心理护理对先兆流产保胎孕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1期   作者:冯莉莉
[导读] 探究并分析对先兆流产保胎孕产妇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


冯莉莉
(邯郸市邯山区妇幼保健院;河北邯郸O56001)
摘要:目的 探究并分析对先兆流产保胎孕产妇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78例先兆性流产保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并分析以上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实施常规护理的39例患者视为常规组,另将实施常规结合心理护理的39例患者视为实验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情况、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以及保胎的成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焦虑及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接受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心理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保胎的成功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先兆流产保胎孕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不仅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情况,提升其护理满意度,同时更有助于提升患者保胎的成功率,具有十分积极意义,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中。
关键词:心理护理;先兆流产;保胎;心理状态;影响

    近年来,先兆流产已成为妇产科常见且多发的病症之一,高发人群为中青年,患者发病后通常采取常规治疗,然而由疾病引发的紧张、焦虑等心理问题对保胎效果具有一定影响。由于先兆流产有着较为复杂的病因,因此其治疗效果同样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患者极易产生极大的心理负担,严重的甚至威胁生命[1]。临床多采取止血与抑制缩宫等药物实施保胎治疗,但由于妊娠期女性的心理问题会使其免疫力受到影响,因此致使保胎的成功率有所降低。本次研究重点分析了对先兆流产保胎孕产妇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现做出如下整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78例先兆性流产保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并分析以上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实施常规护理的39例患者视为常规组,患者年龄为22-42岁;将实施常规结合心理护理的39例患者视为实验组,患者年龄为20-44岁。以上患者均妊娠期间有阴道出血现象,经诊断为先兆流产,且所以患者均无精神类疾病,能够正常阅读和交流,可以自主完成问卷。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具有之情权,并签署了相关同意书。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学历等基本资料,(P>0.05),可实施对比。
1.2方法
    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即对患者实施密切的生命体征检测,确保患者基本正常;对患者腹痛及阴道出现象进行及时的治疗;指导患者健康饮食,帮助其调节作息时间;定期对病房实施消毒,经常更换床单,使患者能够拥有良好的住院环境,以此降低患者心理负担。给予实验组患者常规护理的同时,对其实施心理护理,具体操作如下:
    首先,建立心理护理小组。由科室医生、心理医生以及护士共同构成护理小组,对小组成员采取统一指导与培训,减低研究中的偏倚,实施质量控制。
    其次,干预方案的制定。护理人员要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并将先兆流产的相关知识告知于患者,使患者对疾病形成正确的认识,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与心理负担。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引导其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2]。针对患者对治疗的预期,与其一同探讨并制定科学的保胎计划,研究保胎过程当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策略,使患者能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并树立对抗病魔的信心。要想患者对讲解一些成功的治疗案例,使患者明白心态对保胎成功率的影响,以免因过分担心自身病情而产生心理问题,提升治疗效果。
    再次,对患者家属实施指导。护理人员要鼓励家属多多关心患者,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给予的支持,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负担。
    最后,定期访视。针对计划实施较好的患者进行适当的鼓励,针对计划实施较差的患者,要帮助其分析原因,同时修正治疗方案并实施心理疏导。在对患者进行访视的时候,要指导患者对预后给予关注,使其主动作出使预后得以改善的行为[3]。
1.3观察指标
    应用焦虑量表与抑郁量表调查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且患者评分越低,证明其心理状态越好,焦虑抑郁的程度越低。运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对全部患者展开调查,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即满意、一般与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对比数据通过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以t来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焦虑及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接受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心理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详情见如下表1:


3.讨论
  对于先兆流产来说,即孕妇妊娠28周以内发生阴道流血的症状,其主要是由生理、环境以及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导致的。患者通常伴有腹部酸疼,但经检查胎儿并未死亡。现阶段,先兆流产的发生率呈现出逐渐上涨的趋势,对妊娠女性的影响较为严重。研究表明,护先兆流产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有改善其心理状况,极大的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究其根本,心理护理重点培养患者思维方式,使其能够主动参与到保胎治疗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帮助其树立对抗病魔的信心。在本次研究中,重点分析了对先兆流产保胎孕产妇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焦虑及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接受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心理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保胎的成功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
  综上所述,对先兆流产保胎孕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不仅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情况,提升其护理满意度,同时更有助于提升患者保胎的成功率,具有十分积极意义,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中。

参考文献:
[1]赵翠萍.心理护理在有多次流产史先兆流产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保胎成功率评价[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0,7(02):116.
[2]徐金花.心理护理干预在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30):116.
[3]王艳,田莉,成静.心理护理干预在先兆流产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及对生活质量影响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27):183-1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