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护理中亲情式护理模式的价值分析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1期   作者:王番
[导读] 分析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护理中亲情式护理模式的价值

王番
(广州市荔湾中心医院儿科;广东广州510145)
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护理中亲情式护理模式的价值。方法:在所有本院接治的感染性肺炎护理患儿中,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的86例临床信息完整的患儿纳入研究。应用双色球进行分组,抽到白色球为实验组,抽到绿色球为对照组,每组均包含43例患儿。实验组患儿接受亲情式护理模式,对照组患儿仅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长、临床症状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恢复情况和实验组相比明显更差,数据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长也更长,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差异显著且P<0.05。结论:将亲情式护理模式应用于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护理中,能够帮助患儿尽快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住院时间也随之缩短,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亲情式护理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是新生儿中比较常见的疾病,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关键因素。有实验显示,围生期感染性肺炎死亡率大致为15%,在宫内或分娩时、分娩后,是由于病菌、细菌、霉菌等不同病原体引起的[1]。其主要以呼吸困难、口吐泡沫为主要症状,该病很可能引起患儿自身意识出现障碍,严重影响其身体健康,且在感染后会快速扩散,对身体其他器官造成损伤。所以,在临床治疗的同时配合相应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儿快速恢复[2]。本次实验在所有本院接治的感染性肺炎护理患儿中,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的86例临床信息完整的患儿纳入研究,分析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护理中亲情式护理模式的价值,现将结果呈现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所有本院接治的感染性肺炎护理患儿中,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的86例临床信息完整的患儿纳入研究。应用双色球进行分组,抽到白色球为实验组,抽到绿色球为对照组,每组均包含43例患儿。实验组有21例女性患儿,22例男性患儿,出生天数1-15天,平均天数(8.2±0.7)岁,对照组有20例女性患儿,23例男性患儿,出生天数2-18天,平均天数(9.8±1.2)岁。其中有13例早产儿、73例足月儿。两组患儿家属均知情且签署相关文件,对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仅给予常规护理,包含告知家属用药剂量、病房护理等。实验组患儿接受亲情式护理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1、在护理前,护理人员应告知家属护理方式和目的,获得家属支持后再进行护理。同时护理前多和患儿进行肢体接触,了解其身体健康状态,合理控制病房的温度和湿度,严格消毒杀菌,给患儿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保持病房空气流通,给予充足的氧气供应,降低空气当中的病菌。
   2、定期对患儿进行体温测量,若发热严重可给予物理降温,测量过程中动作舒缓轻柔,将50℃左右的温水带放置身体两侧,但需要注意不要烫伤,每2小时左右更换。同时给予机械雾化吸入治疗,让其气道保持湿润,以顺利排出气道的痰液,缓解支气管痉挛,在雾化过程中轻轻扣背以防止出现肺不张,过程中动作轻柔,保证患儿能够承受的力度。
1.3 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长、临床症状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Excel表格进行数据记录;选择SPSS?For?windows进行数据分析;选择T值进行临床症状恢复情况和住院时长检验;选择X2进行并发症发生率检验;实验数据中采用P<0.05确认本次实验统计学意义存在,反之则不存在,借此进行数据关系判断。
2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恢复情况和住院时长对比
   对照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恢复情况和实验组相比明显更差,住院时长也更长,数据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会对患儿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同时患儿年龄小,身体各项机能尚未完全发育,抵抗力弱,在发病后很容易导致其他疾病,现阶段主要应用药物治疗,可以对临床症状进行改善[3]。
   在治疗时患儿可能因为不适或疼痛而哭闹,为保证顺利完成治疗,在治疗过程中给予相应护理措施,能够帮助患儿尽快恢复,同时保证各个操作环节和工具做好清洁消毒工作,防止出现交叉感染的现象[4]。此外,需告知患儿家属如何保证患儿营养充足,喂养方式正确,并讲解在治疗时家属需注意的事宜以及疾病的发生原因,治疗目的等知识,让家属对病情有所了解,做好相应预防措施,避免病情反复发作[5]。
   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对照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恢复情况和实验组相比明显更差,数据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长也更长,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差异显著且P<0.05。提示亲情式护理模式有助于快速缓解患儿的病情,避免身体其他器官受到损伤,患儿耐受性较好。
   综上所述,将亲情式护理模式应用于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护理中,能够帮助患儿尽快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住院时间也随之缩短,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谭兰英,刘琰.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护理中采用亲情式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2):100.
[2]费晓甜.探讨亲情式护理模式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34):114.
[3]吉林.亲情式护理模式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65):77-78.
[4]王凌云.亲情式护理模式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04):118.
[5]史来芳.亲情式护理干预对初产产妇剖宫产术后保健认知、母乳喂养及新生儿照护能力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24):4697-46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