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1期   作者: 李珍珍
[导读] 观察分析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的原因,探讨预防措施


 李珍珍
      (乌鲁木齐市军区总医院北京路医疗区眼三区;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的原因,探讨预防措施。方法:2018年11月——2020年1月期间,以本院122例护理人员为调查对象,统计意外针刺伤发生的情况,分析原因,并且提出预防措施。结果:本组122例护理人员共97例发生意外针刺伤,发生率79.51%(97/122),自身防范意识不强(40.21%)是引起意外针刺伤的主要原因,多发生在针头及注射器处理时(41.23%)。结论: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因为各种原因可能发生意外针刺伤,危害其身心健康,故此,我们应该加强干预,积极预防,减少意外针刺伤现象。
【关键词】护理人员;意外针刺伤;原因;预防措施
     针刺伤是护理工作中常见意外事件,针刺伤表面上看来可能仅仅出现轻微疼痛、出血等,但是,由于医疗操作风险系数高,针刺伤可能导致感染以及血液性疾病传播,危害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1】。故此,我们应该明确分析意外针刺伤的原因,采取可行措施进行干预,降低意外针刺伤发生率,保障护理人员生命安全【2】。本文通过调查122例护理人员,旨在观察意外针刺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现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8年11月——2020年1月期间,以本院122例护理人员为调查对象。109例女性,13例男性;年龄22-45岁,均值(31.95±4.82)岁;工作时间1-24年,均值(10.37±2.71)年;学历,87例大专,22例中专,13例本科及以上;职称,67例护士,37例护师,18例主管护师。
1.2调查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统计意外针刺伤的发生情况,并且调查分析针刺伤发生的原因,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其中,调查表中共涉及10个问题:(1)有无发生针刺伤;(2)是否因为未按照操作规范导致针刺伤;(3)是否因为废弃针头处理不当引起针刺伤;(4)是否因为操作技术不熟练导致针刺伤;(5)是否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导致针刺伤;(6)是否因为工作量繁多,精力不足导致针刺伤;(7)是否觉得医院的应对预防措施不足;(8)是否觉得自己的防范意识不强;(9)是否希望医院加强培训;(10)发生意外针刺伤时有无上报。
1.3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录入EXCEL表格中,采用SPSS20.0软件予以处理。例(n)、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予以卡方(X2)检查。检验值P<0.05评定组间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意外针刺伤发生情况
   调查显示,本研究122例护理人员共有97例发生过意外针刺伤,发生率为79.51%(97/122)。
2.2意外针刺伤发生的原因
   分析意外针刺伤发生的原因,自身防范意识不强所占比例较高,其次是未按照操作规范实施操作,与其他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针刺伤是护理人员常见问题,是指穿刺针、缝针、注射针头、手术刀等医疗利器损伤皮肤【3】。研究显示,日常护理工作中,超过40%护理人员出现过针刺伤,国内调查显示,75%护理人员担心护理工作中被刺伤【4】。医疗操作具有特殊性,针刺伤可能引起HIV病毒以及乙肝病毒等经由血液传播,导致护理人员染上疾病。除此之外,针刺伤给护理人员带来巨大的心理打击【5】。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意外针刺伤这一问题,调查分析引起意外针刺伤的原因,进行针对性干预,减少意外针刺伤现象。
  本文调查结果显示,122例护理人员中共有97例发生过意外针刺伤,发生率为79.51%(97/122)。其中,自身防范意识不强(40.21%)是引起意外针刺伤的主要原因,其次是未按照规范操作实施操作(21.65%),废弃针头处理不当所占比例较低(2.07%)。由于护理人员缺乏对职业暴露以及职业性伤害的认识,实际护理工作中,缺乏自我防护意识,缺乏对危险系数的判定,也有部分护理人员为了减少麻烦,盲目自信,没有按照操作规范实施操作,导致意外针刺伤事件。另外,也有部分护理人员相关护理操作技术掌握不熟练,业务水平低,实践经验不足,实际操作中,过于紧张,导致意外针刺伤事件。有些护理人员由于工作繁忙,护理操作时注意力不集中,忽视危险,导致针刺伤。除此之外,医院应对预防措施不足、工作负荷大以及废弃针头处理不当也可能导致意外针刺伤,需重视。同时研究发现,针头及注射器处理时最容易发生意外针刺伤,是关注的重点。
  经本文研究分析,多方面因素都可能导致意外针刺伤,为了减少意外针刺伤现象,保障护理人员生命安全,笔者在此提出以下几点预防措施的建议:(1)加强培训。医院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指导,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培训,通过讲座、学习课程等形式,提高护理人员对职业暴露、职业防护的认知程度,树立自我防护意识,掌握职业危害的防护措施,能够自我识别风险,积极预防意外针刺伤。同时,加强法律法规教育,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操作流程与法律法规,规范护理操作,以免发生意外事件。(2)优化医疗环境。规范各项操作流程,且严格执行落实,合理收集废弃针头,按照《国家医疗废物处理原则》科学处理,以免因为废弃针头导致意外针刺伤。另外,医院为护理人员提供安全的医疗环境,且配备专业防护工作,要求在工作中佩戴好防护工具,保护自我。(3)完善上报系统。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完善意外针刺伤上报系统,优化上报流程,一旦发生针刺伤事件,第一时间按照标准流程处理,及时上报,详细记录每一例针刺伤事件的发生时间、原因等,制定预防措施,且严格落实。(4)规范操作。护理操作中,严格遵守规范流程进行,减少不安全行为。例如,注射器使用之后,不用将针帽套回,破碎的玻璃器皿不可徒手处理,手持注射器时针头不可对着人。
  综上,意外针刺伤是护理人员常见职业危害,危险因素多,需重视,积极干预,减少意外针刺伤现象。
参考文献:
[1]路万婷. 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探讨[J]. 现代医药卫生,2017,33(12):1875-1876.
[2]张剑. 护理人员意外针刺伤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 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0):291-292.
[3]卢姣姣,洪涵涵,王守梅. 护士发生意外针刺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8,4(01):41-43.
[4]马平. 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J]. 中国实用医药,2014,9(21):266.
[5]薛志英. 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效果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07):179.
作者简介:李珍珍,女,汉族,大专学历,护师职称,乌鲁木齐市军区总医院北京路医疗区眼三区,从事护理方面的工作。
安排《医师在线》 
邮寄地址: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林里堡中学对过
李珍珍(收)  电话:133433088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