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继平 刘林林 李凤军
(聊城市脑科医院神经内科;山东聊城252000)
摘要:目的:观察强化护理干预对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于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中出现吞咽
障碍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
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强化护理干预,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口腔卫生。结
果:观察组总的有效率和口腔卫生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吞咽康复护
理对改善脑卒中病人吞咽功能和口腔卫生的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卒中;强化护理;吞咽
近些年,由于我国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脑卒中已经成为我国目前老年患者一种高发疾病。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心理和社交障碍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据相关文献[报道,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生率高达42%~67%。在老年人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口、咽、食管部位的组织结构发生退行性改变、疾病及药物等因素更加容易导致吞咽障碍的发生[1-2]。因此患者在进行脑卒中治疗后的吞咽困难后遗症,有必要采取强化护理措施,改善患者的吞咽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以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中出现吞咽障碍者作为对象开展研究,探讨强化护理对脑卒中病人吞咽功能的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于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中出现吞咽障碍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60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42-75岁,平均(58.53±6.32)岁;观察组60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21例,年龄40-78岁,平均(57.95±6.27)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具体的方法是:1)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为患者讲解与脑卒中有关的知识。2)对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定时协助患者翻身、换衣服等,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其病情的变化。3)对患者进行常规康复护理。指导患者在床上排便,为患者进行肢体按摩,待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后,指导其在床上或床边进行被动活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强化护理。具体的护理方法是: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每天与患者进行半小时左右的交流。告知患者只要配合进行治疗和护理,就能改善吞咽功能。进行交流时,可适当让患者通过听音乐、进行意向放松训练等消除焦虑、烦躁等不良的情绪。2)饮食护理:告知患者进食要定时、定量,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尽量让患者在餐桌前以坐位进餐。让患者在进餐时集中注意力,避免外界因素干扰其进餐。告知患者进食的速度不宜过快,进食量不宜过多。3)吞咽功能训练:让患者将手洗干净后放入口中,做吮吸的动作,然后控制甲状软骨上下滑动。待两个动作均能单独熟练完成后,尝试将两个动作连续完成。
1.3观察指标 (1)有效例数 :①显效例、有效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显效例数和有效例数,例数越多效果越好;②无效例。比较两组的无效例数,例数越少效果越好。总有效率=(有效+显效)/总人数×100%。
(2)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3]?该量表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初步对患者的整体评价,包括意识水平、头与躯干的控制、唇闭合的控制、软腭运动、呼吸方式、喉功能以及是否存在咽反射及自主咳嗽,总分为8~23分;第二部分是通过让患者饮水约5 ml并重复3次,观察患者饮水后是否有口角流水、吞咽时是否有喉部的运动、是否重复吞咽,吞咽时有无喘鸣以及吞咽后喉功能情况,总分为5~11分;如果第二部分重复3次后≥2次吞咽正常,则开始进行第三部分评估。让患者饮水约60 ml,观察患者是否能全部完成,吞咽时有无咳嗽、喘鸣,吞咽后喉功能情况以及是否存在误吸,总分为5~12分。该量表的最低分为18分,最高分为46分,分数越高,表明吞咽功能越差。
1.4统计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SSA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SSA评分无差异,干预4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SSA得分均低于干预前水平,且观察组SSA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png)
3 讨论
吞咽困难是脑卒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脑卒中吞咽困难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和发音困难,吞咽困难可使患者发生脱水和营养不良,严重还可因痰液阻塞引起窒息而危及生命[4-5]。强化护理干预可通过训练患者吞咽活动,使其吞咽功能得到改善,吞咽功能训练是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有效方法, 可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通过向大脑不断输入刺激信号,促使相关的运动神经元和病变神经末梢形成新的传导通路,重新建立起运动反射弧,以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6-8]。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4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SSA得分均低于干预前水平,且观察组SSA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干预后,观察组显效例数、有效例数以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强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提高临床有效治疗率。
综上所述,强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的吞咽功能,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霞.康复训练配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16):181-183.
[2]侯晓红,陈霞,崔新,高雁飞,李革芹,孙芳芳,杜艳,冯梅,杨丽娟.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识别的循证护理实践[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0,36(16):1245-1251.
[3]ELLUL J,BARER D.Interobserver reliability of a 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J].Cerebrovasc Dis,1996,6(Suppl 2):152-153.
[4]潘丽杰,闫素芹,李永秀,孙立萍.改良Beck口腔评分的综合口腔护理干预在ICU经口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患者中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9,19(12):906-910.
[5]董宿利,平付敏,付继京,宋利华,王冉.不同胃肠营养支持方式对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的效果分析[J].河北医药,2020,42(11):1695-1697+1701.
[6]郜艳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重症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营养状态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20,23(06):550-553.
[7]王晓芳.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的康复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8):3061-3062.?
[8]李红梅,张力川,靳帅,龚丽青,王艳莉,孙艳,肖绍文,路潜.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吞咽困难状况及其与体重变化的关系[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19(03):149-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