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行胃穿孔修补术围术期对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模式的价值探讨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1期   作者:刘静
[导读] 分析探讨腹腔镜行胃穿孔修补术围术期对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模式的价值效果。


刘静
(江苏省沭阳仁慈医院普外科;江苏沭阳223600)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腹腔镜行胃穿孔修补术围术期对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模式的价值效果。方法 此次采取随机盲选法,对我院在2018年2月—2019年1月为期1年收治的90例腹腔镜行胃穿孔修补术的患者分成两组,各为44例;对照组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围术期给予优质护理模式方法,然后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1)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44%,与对照组的22.22%比较明显更低(P<0.05)。结论 腹腔镜行胃穿孔修补术围术期对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模式方法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手术预后效果,所以值得推广及使用。
关键词: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优质护理模式方法;护理效果
   胃穿孔,为腹外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因消化性溃疡所致,患者常见的症状有:腹痛、休克、恶心呕吐等。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是治疗胃穿孔的常用方法,且手术疗效显著,但从改善患者手术预后效果角度考虑,有必要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1]。因此,本次我院在2018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90例腹腔镜行胃穿孔修补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分析评价优质护理模式方法在其中的应用效果,涉及的研究成果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纳入研究的90例腹腔镜行胃穿孔修补术的患者,入选时间在我院2018年2月—2019年1月,均符合临床有关“胃穿孔”疾病的诊断标准[2],且满足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的各项指征条件,排除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严重精神障碍及存在手术相关禁忌症者。按随机盲选法分成两组,观察组45例,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跨度在32-65岁,平均为(42.8±1.1)岁;发病到手术时间为1.8-11.5h,平均为(6.5±1.3)h。对照组45例,男性27例、女性18例;年龄跨度在33-64岁,平均为(42.9±1.0)岁;发病到手术时间为1.7-11.6h,平均为(6.4±1.2)h。在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代表后续数据有可比的价值。
1.2方法
   本次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即:基于围术期对患者严格按照常规护理流程执行,对患者实施常规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及用药指导等。观察组患者基于围术期则实施优质护理模式方法,具体包括:
   (1)术前优质护理。术前,加强患者病情评估,了解患者心理症状,及时疏导患者的负性心理,比如焦虑、抑郁等;可采取伴乐疗法,播放患者喜爱的音乐,转移患者注意力,消除患者负性心理。同时,术前耐心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包括疾病、手术、注意事项等知识的普及,消除患者顾虑,提高患者围术期配合度及依从性。
   (2)术中优质护理。术中,加强患者保暖及隐私部位保护,将手术室温度控制在22-25℃之间,相对湿度控制在40-60%之间;同时,护理人员需密切配合术者,确保手术的顺利、有序进行。
   (3)术后优质护理。术后护理是重点环节,加强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评估,若有异常,及时对症处理;为患者提供优质、营养饮食,从流质→半流质→普食,循序渐进过渡,保证患者术后机体营养。此外,加强术后并发症预防护理干预,密切观察患者穿刺口是否存在渗血情况,加强腹腔、呼吸道防护,避免腹腔感染及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为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可采取伴乐转移注意力疗法,疼痛严重则需合理使用镇痛药物,进而达到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的作用。
1.3评价标准
   (1)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情况,包括:①肛门排气时间;②肠鸣音恢复时间;③住院时间。
   (2)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4.0处理数据,计量数据采取(+S)表示,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取百分率(%)表示,用χ2检验;P<0.05,表示两组数据有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相关手术指标情况比较
   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2.2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45例患者,术后发生腹腔感染1例、呼吸道感染1例,总发生率为4.44%;对照组45例患者,术后发生腹腔感染3例、呼吸道感染3例、穿刺口渗血4例,总发生率为22.22%。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11.276,P<0.05)。
3.讨论
   在临床中,针对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患者,基于围术期实施优质护理模式,需重视对患者实施术前心理疏导、术中保暖及隐私保护、术后营养支持及并发症预防干预等[3]。结果显示,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各项手术指标均明显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仅为4.44%,显著要比对照组的22.22%更低;由此可见,优质护理模式方法的应用价值颇高。
   综上所述:腹腔镜行胃穿孔修补术围术期对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模式方法的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可改善患者手术预后效果;所以,值得推广及使用。
参考文献:
[1]王劼,张毅.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围术期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04):150-151.
[2]贺海鹰.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围术期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作用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58):130-132.
[3]张伟.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围术期的优质护理要点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03):230-2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