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型基建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杨锐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迅速发展,各类电力基建工程也在不断增加。
        国网宁国市供电公司  安徽宁国  242300
        摘要: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迅速发展,各类电力基建工程也在不断增加。因此,相应的电力企业为了提升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要加强对于基础电力工程建设的管理。本文介绍了电力基建工程的重要作用以及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提出了目前我国电力基建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强化电力基础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小型基建项目;实施过程;管理措施
        1 引言
        近年来,各行业、领域的用电量均处于持续增加状态。这一状况对电力基建工程建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工程管理是保障电力基建工程质量及施工工期的关键所在。结合当前现状可知,电力基建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较多不足,这些问题限制了工程管理质量的提升。因此,分析电力基建工程管理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具有一定必要性。
        2 项目管理理论的优点
        2.1 能让各基建工程部门形成一个整体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应该按照"统筹资源、属地协调"管理原则,充分保证内部各种工作开展工程中的协调性,不断提高建设协调的效率,保证各种工程子项可按照计划来实施。通过采用科学的项目管理,能够很好分配每名员工的任务,让每个员工负责其中一部分工作,然后将各种工作有效整合起来,保证整体工程目标的达成。此外,在这个过程中,还应加强不同部门人员的配合,让相关干系人在工作过程中形成默契,不断提升工作效率。
        2.2 能加强团队建设,增强员工的归属感
        随着电力建设的不断加强,工程量非常大,每个员工所分配的工作任务非常多。通过项目管理理论的应用,可以合理对每个岗位人员的任务进行划分,如划分为工作包,具体的工作内容在一定范围内可由员工自行去选择,给他们提供选择和发展的平台。在企业健康运营和发展过程中,员工更清楚自己所负责的工作内容及存在的问题,为了让项目管理得到更合理实施,须保证员工真正可以畅所欲言,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最后,项目经理在广泛汲取民意的情况下确定工作目标,将自己的工作能力发挥出来。通过这种方式将所有员工的工作热情、主人翁精神充分激发出来,让他们找到归属感,真正以企业为家。
        3 电力基建工程管理现状
        3.1 配套监控体系缺失
        在电力基建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各机构的负责人及主管都为项目建设机构的主要参与人,多方参与的模式本就为项目经理对整体项目的成本、进度、人力资源等的良好掌控提出一定的难题,再加上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规划设计调整或者资源中断、不重视风险成本投入等情况,造成监控配套体制的缺失,从而导致相关负责人无法就相关信息进行有效的传递,进而导致整体电力基建工程的监控工作不能有效的实施,对整体项目的效益造成严重的影响。
        3.2 管理方法问题
        电力基建工程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于管理工作内容较为复杂,且相对专业,如管理人员未能选择恰当的管理方法开展管理,可能会影响工程整体管理质量。结合当前电力基建工程的实际管理工作现状来看,管理人员多采用传统管理方法进行管理,即依据电力基建工程进展、施工重点的变化,以分散化监管法开展管理。在这一管理模式下,管理人员忽视了电力基建工程各管理环节之间的关联,难以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或安全隐患。
        3.3 相应的施工质量管理模式不完善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电力基础建设工程的监理工作都是有一些与电网公司有关联的监理公司来完成,因此相应的电力基础建设工程监理工作并非按照传统的公开招标方式来确定,通常都是由相应的电力企业来进行直接确定。因此,电力企业可能会由于一些利益关系而选择一些不合适的监理单位,进而导致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缺乏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监督工作。

其次,相应的电力基础工程完工之后的质量检测工作不严格,进而导致整体的电力基础建设工程质量不过关,影响后续的供电。
        4 项目管理理论下的电力基建工程管理
        4.1 完善管理体系
        创优电力基建工程的管理体系时,施工企业作为工程项目的管理主要人员,应该根据项目建设要求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制定并创优管理体系,将其落实到施工作业中,管理人员还应该及时观察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可能出现的施工问题,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与管理体系,并严格监督施工人员,将任务落实于每个人身上,创优负责人的管理权限,激发施工人员与负责人管理的积极性,能够配合管理人员与监督人员的管理工作,共同优化管理水平。另外,还应该落实动态化与全面化的监督管理体系,在动态监督的过程中能及时发觉管理与施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及时制定应对办法为之后的管理工作积累经验,更利于优化管理水平与管理体系,在保障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的同时还能促使我国电力基建工程的可持续性发展。
        4.2 强化电力基础工程的管理模式
        对于电网基础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来说,主要包括了关于整个建设过程中的施工质量管理以及其他项目的管理工作。但是目前我国关于电力技术工程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因此相应的电力技术工程管理人员需要完善传统的管理模式,通过采取合理的责任分化制度来加强对于施工过程的管理。另外可以通过采取合同制度,以法律的手段来保障整体工程的质量的管理。其次要改变传统的招标方式,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来选择一些质量较好的施工单位,加强对于施工各阶段的监督管理,以此来保证电力基础建设工程的质量。
        4.3 加强人才培养,组建专业管理人员队伍
        具体流程如下:(1)人才优选。扩充专业管理人才在电力基建工程管理队伍中的比重,是提升整个管理团队专业性水平的关键。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可面向全社会开展人才引入。为提升对人才的吸引力,可按照表2中的要求,设置电力基建工程管理人员的薪酬待遇及晋升体系。(2)内部人才培养。全面提升管理人员队伍的专业素养,是改善电力基建工程质量及管理工作质量的重要前提。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可为管理人员提供系统化培训,以促进其管理能力、专业素养的提升。
        4.4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管理能力
        企业要多多开展相关技能培训来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不断更新管理方面的方法技能,打造优良合格的管理队伍。可以针对管理的相关问题形成员工工作模板,为管理工作提供便捷。对于电力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企业可以选择提前培训或者定期考核的方式对工作人员进行管理模式的传授,即使是理论知识过硬的管理人才也要通过实际的检验后进行工作的分配。对于电力工程中不普遍的意外问题,应该注意管理人员应变能力和逻辑思维的培养,可以在平日里组织学习过去典型案例来启迪开发。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供电企业需要强化对于基建工程的管理,需要把重心放在质量管理制度以及质量管理体系上,对于管理期间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相应的分析,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除此之外,供电企业需要按照基建工程的现实状况,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对于自身的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措施进行优化,从而促进电力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吴佳祥.电力系统小型基建项目管理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29):205+207.
        [2] 潘志达.电网企业小型基建项目全过程精益化管理研究[J].江西建材,2017(18):249+253.
        [3] 宁建武,付晓春,罗丽玲,刘俊喜,徐庆鹏.电力系统小型基建的项目管理[J].经贸实践,2017(16):235.
        [4] 谢程明.电力系统小型基建的项目管理方法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6(23):125-126.
        [5] 翁兴.浅谈小型电力基建工程的项目管理[J].福建质量管理,2015(12):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