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高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潍坊 261041
摘要:建筑工程质量关系到人们的自身利益,房屋发生渗漏水问题会影响用户的日常生活。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做好防水防渗施工,利用有效的处理措施,科学规避房屋渗漏问题,提高房屋建筑的舒适性和安全性,稳定发展我国建筑行业。本文就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施工;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引言
工程发生严重漏水问题会严重影响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相关建筑企业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做好防渗设计工作,针对建筑容易出现渗水问题的部分使用先进的防渗漏处理技术,有效地提高建筑结构的防渗透性。除此之外,工程单位必须对泄漏问题采取适当的预防和解决措施,万一出现泄漏问题,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其造成严重损害。
1建筑工程渗漏的类型和原因
1.1屋面渗漏及原因
屋面渗水是建筑物防水防渗施工是常见的一种,对于整个建筑的施工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产生屋面渗漏的主要原因有:使用的防水防渗材料不符合相关的验收标准;施工人员没有严格按照图纸以及相关的工艺标准进行施工,如合理设置排气层、控制基层含水率等;屋面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施工工序进行尤其是女儿墙处、檐口处、雨水口处、上人孔处等细部构造部位;屋面防水渗水验收没有达到验收标准。
1.2外墙渗漏及原因
建筑外墙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环境因素很容易影响到建筑外墙质量,如果建筑外墙出现渗漏问题,会降低用户的生活质量,甚至造成经济损失。在外墙和门窗附近经常出现渗漏问题,因为这些部门集中建筑应力,如果建筑发生沉降,在雨雪天气外墙会产生裂缝,雨水深入到室内,会影响到室内的温度和湿度等,室内设施因此发生腐蚀问题,建筑工程门窗结构会利用装饰材料,如果装饰工程出现质量问题,也会引发渗漏问题。
1.3卫浴间地面渗漏及原因
浴室和厨房在建筑完成之后是用户使用非常频繁的地方。造成卫浴间地面渗漏的原因主要有:卫浴间防水材料不合格或者没有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管道与周围楼板或者墙体没有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接缝不严密;防水施工完毕后没有严格按照验收标准进行蓄水或者淋水检验。
1.4地下室渗漏问题
现代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纳入地下室设计,可以扩充现代建筑空间,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利用空间,但是地下室也是建筑渗漏水多发部位。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如果没有合理选择混凝土和钢筋等材料,选择的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含泥量,或者施工缝宽度不符合施工规定,地下室结构的密封性会因此受到影响,上层建筑的水分可能会渗入到地下室内部。此外地下室涉及电路管和污水管等较多的管路,导致地下室结构接缝比较多,提高了地下室渗漏水的发生概率。
2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2.1屋面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施工材料和施工工艺直接影响屋面防水防渗性能,因此施工单位需要提高建筑屋面防水防渗性能,施工单位需要控制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满足国家施工标准。施工人员需要结合施工方案加大力度养护混凝土材料。在混凝土浇筑阶段,施工单位需要做好振捣工作,使混凝土的密实度提升,避免混凝土内部存在较多气泡。在建筑屋面防水防渗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严格控制防水材料的质量,根据屋面施工要求综合对比各种防水材料,预测屋面施工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选择的屋面防水材料需要具备较高的性价比。环境因素很容易影响建筑屋面,在建筑屋面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选择科学的屋面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根据规范选择建筑屋面防水卷材材料,避免屋面基层出现变形问题,提升建筑屋面的防水防渗性能。在防水卷材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彻底清理接缝部位,将接缝内部的空气排除干净,平整地搭接卷材。
2.2外墙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外墙穿墙管道经常会出现渗漏水的问题,施工单位需要根据工程规范要求埋设防水套管,合理焊接防水套管的止水翼环,安装好管道之后,需要严密的封堵洞口。外墙砌体结构也经常会出现渗漏水问题,施工单位需要根据规范要求提高外墙砌体质量,落实质检工作,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出现干砖上墙的情况,在砌筑过程中避免出现通缝、瞎缝等问题,合理把控顶砖斜砌的间隔时间,根据工程设计要求设置构造柱和拉结筋。施工单位要着重处理外墙窗边渗漏水问题,施工单位可以利用预设金属附框方式,根据施工要求控制门窗和洞口墙体间隙,保护门窗外表面。浇筑窗台压顶的过程中,需要提高振捣的密实度。窗框塞缝部分需要利用防水砂浆材料,检查窗框塞缝的质量,避免出现空鼓输送的问题。对比内窗台,施工单位需要缩短外窗台20mm以上,严格控制向外排水的坡度。
2.3卫生间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建筑内部卫生间耗水量非常大,也经常出现渗漏问题。施工单位需要做好这部分的防水防渗工作。在施工之前,施工单位需要严格检查密封材料和防水材料以及管道等材料,保障施工现场使用合格的施工材料。针对穿板管道,在浇板浇筑阶段,施工单位需要根据尺寸预留孔洞位置。施工单位需要减少套管使用量,在管材表面涂刷防水涂料,做好水池和马桶等部位的防水防渗工作。结束施工工作之后,施工单位需要全面检查卫生间的防水防渗性能,利用针对性的措施修正出现的问题,避免用户日后使用出现问题。
2.4地下室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因为地下室比较特殊,因此地下室防水防渗施工程序更加复杂。在地下室防水防渗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合理浇筑混凝土,做好地面找平工作,严格处理施工缝部位,根据设计方案有序铺设防水卷材,提升卷材的密封效果,提高地下室防水防渗性能。施工单位在地下室防水防渗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加大力度管理施工工艺,保障施工人员做到持证上岗。根据建筑工程规模,定期培训施工人员,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有序落实地下室防水防渗施工。
3加强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漏的措施
(1)选取高质量防水防渗材料。想要增强建筑内防渗漏环节的建设品质,第一,必须选取高质量的防渗漏施工建材。第二,对于不同的空间进行防渗漏建设活动时,需要选取性能不等的防渗漏施工建材,如在对屋面实施防渗漏作业期间,必须选取拥有较强抗磨性和延展性的建材;在对地下室空间进行防渗漏作业期间,就需要选取拥有较强耐泡性和抗渗漏的建材。另外,在购进这部分防渗漏建材时,必须选派职业素养比较强的工作人员,避免出现选购人员贪图小利而购进不合格的建材的情况。(2)加强人才培养。目前,我国建筑项目建设工人的专业技能、知识水准和整体素养均待提升,所以,在进行建设工作前,需要增强工作人员的培训,提升建设工人对于建筑中知识的充分了解和掌控,创建出知识水准和素养较高的建筑项目建设队伍。(3)严格把控施工过程。在实际的建筑工程防水防渗施工中要加强对其施工细节的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够增强建筑整体的防水防渗性,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把防水防渗工作做到最好。
结束语
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当中,建筑渗漏问题会直接影响人们在建筑完成后使用过程当中的生活质量,而如果渗漏问题一旦出现比较严重的情况,甚至会导致建筑物的质量受到巨大影响。所以相关工作人员要不断进行相应的考察,了解建筑当中有可能会产生的渗漏问题,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而一旦建筑物已经出现了渗漏问题,要及时采取有效办法予以解决,从而使建筑物的质量能够更加优质,让建筑物的使用更加舒适,从而使我国的建筑行业获得更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肖良辉.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究[J].建筑与预算,2019(11):102-104.
[2]叶丹.防水防渗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9(11):167-168.
[3]祝羿,韩峰,陆杰,叶方征,曾云龙.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22):21-22.
[4]崔韶云.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9(33):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