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荣耀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广西玉林 537000
摘要:在市政公用工程建设中,由于工程较为复杂并且涵盖的内容相对较多。所以,在施工阶段,难免会存在诸多的问题,为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了很大影响。因此,为了可以进一步提升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水平以及效率,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那么在施工阶段,一定要强化对现场管理工作的重视,加大监管力度,严格把控好每一个施工环节,切实实现动态化管理,以便施工管理效果能够得到保障。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
引言
在如今,我国的社会经济在快速的发展进步,而随着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在不断的向前发展。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直接从整个建筑物的安全密切的相关联,同时又因为建筑工程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整个施工过程当中有着较长的施工周期,在施工过程当中需要投大量的人力以及物力和机械设备,确保质量安全是首要目标,否则影响到现场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甚至可能会带来安全事故。对整个建筑工程单位的经济效益也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建设单位必须重视起施工过程当中的质量安全监督问题。
1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的概念以及基本特点
市政公用工程和人们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现代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市政工程项目越来越多,需要有关人员对此加强重视,并认真做好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项目,为人们的生活打好坚实的基础。整体而言,整个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所涉及到的时间比较广,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也比较大,同时还会涉及到整个市政工程的成本,人力资源等等各方面的内容,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会面临着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天气,供应商材料等等方面,如果任意方面存在了一定的偏差,就会对整个工程的施工管理造成一定的影响,除此之外,市政公用工程还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出现一定的影响,会导致整个工期出现一定问题。
2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2.1政府安全生产管理及监督存在问题
政府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和机构改革等原因造成了安全管理职能分散,出现各政府管理部门的职能交叉、权责脱节等情况,导致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和配合存在问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无法得到很好的落实。例如由于安全生产管理职能和工伤保险的单独管理,导致在安全生产预防和工伤保险理赔方面无法紧密衔接,影响了安全生产管理效果。另外,行政管理部门在监督管理过程中,由于安全监督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专业知识较欠缺等原因,影响了行政主要部门的监督管理效果,破坏了建设工程市场环境。
2.2质量安全监督体系不健全
健全的质量安全监督体系是建筑工程企业健康发展的保障,但受企业规模、专业、性质等存在差异影响,各企业质量安全监督体系并不统一。部分建筑企业虽然制定有质量安全监督体系,但监督体系较为粗糙、不全面,实际应用中难以达到期望目标,也有部分微小建筑企业缺失质量安全建筑体系,这种不良现象是造成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质量问题频发的根源。另外,政府与第三方组织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方式也并不规范、方案并不完善,实际监督管理过程缺乏约束条件。因此,我国质量安全监督体系尚不够健全,亟待进一步补充修改。
2.3施工质量的管理方式和技术不完善
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方式和技术上存在着较多缺陷,部分建筑工程企业缺乏科学的管理方式,部分企业质量监督部门缺乏先进的技术支撑其对建设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管理。这些问题是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低效并形成较大不良影响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很多建筑企业技术落后,建设工程仍然采用传统施工技术,工程质量与效率偏低,不符合时代发展,严重影响了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水平,对于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的实现起到了制约作用。
3加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措施
3.1改进监督管理方式
完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方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步到位很难,需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改进和完善,才能为下一次改进提供支持,这个过程同样符合PDCA管理特点。因此,在监督管理方式不断改进的过程中,要直面现状,对产生的情况进一步进行梳理、汇总、分析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不存留问题。同时,还要结合时代发展和行业发展现状,不定期更正和更新整体管理方式,制定符合各个阶段发展的管理制度,进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要担负其自身管理责任,以监督管理者的角色,加强管理力度;做好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最大限度发挥监督效能,整合监督机构资源,避免职能重叠,实现优化重组。同时,要积极借鉴发达国家或国内其他城市的先进经验,找出自身的缺点,及时改进,并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质量安全监督之路。
3.2加强政府部门安全监督管理力度
优化政府监督管理部门职能和管理内容,增加建筑工程监督管理资源,完善监管部门内部专业层次,提高建筑监督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树立科学的安全生产管理理念,保证在建设工程安全管理过程中发挥监督管理作用。在建筑工程安全执法时严格把关,对不具备施工资质的承包商和不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的企业和个人,严格禁止其执业,把安全生产管理检查作为常态化管理,对发现安全隐患的项目责令其立即整改,使建筑相关单位统一安全生产思想,严格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3.3创新完善管理体系
转变传统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思想,正视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性是实现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有效管理的首要条件。因此,首先需要从实际条件出发,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补充完善现存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现场管理制度以支撑现场监督管理工作、保障各个环节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提高各项制度的可行性、针对性、科学性。同时,详细划分不同单位的质量安全监督职责,明确各部门的权限,建立各单位之间相互协调作业机制,保障监督管理各方都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各自权属范围内的施工信息、施工情况,为各方准确及时的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和隐患解决办法提供条件,最终实现降低发生质量安全问题的概率。
3.4积极引入先进的现代监督管理技术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强化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监督与管理工作,可积极引入先进的现代监督管理技术。主要可体现为,将远程视频监控技术应用于建筑施工中,利用该技术留在施工现场的传感器及客户端,对管理系统加以完善。通过视频监控的方式,及时掌握施工现场的环境,确保安全监督与管理工作,能够在实际施工中得以落实。在应用视频监控技术时,可将其安装于施工主出口、入口,选择视线比较开阔的区域,做好点位处理。由此,实现对建筑施工现场人员、设备、材料的全面监督、管理。
结束语
影响市政公用工程质量安全的因素较多,其中,人、机、措施是主要因素,创新完善管理体系、培养专业管理人才、严格执行工程检查制度和工序交接制度是关键。随着我国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升级,施工活动复杂程度不断提高,未来加强在工程质量现场监督管理措施上的研究依然非常必要。
参考文献
[1]解厚亮.浅析市政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9(18):178-179.
[2]陈峰.市政工程施工安全政府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9.
[3]宁鹏飞.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9(14):184-185.
[4]赵勇.基于市政工程施工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34):143-144.
[5]文晓光.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对策分析[J].山西建筑,2018,44(21):2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