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晨 宜兴市供电公司 江苏省宜兴市 214200
摘要:电力工程是我国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基础工程,对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在进行电力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配网架空线路是重要的施工环节,其建设力度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经济效益。所以,电力工程在进行配网架空线路施工过程中,必须采用成熟先进的施工技术,并对施工过程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进而保证电力工程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关键词:电力配网;架空线路;施工技术
在现代科学技术水平日益提升的今天,人们对电力需求逐渐增加。但是,由于配电架空线路施工属于高空作业,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时常有安全事故发生,不仅会影响施工进度,而且还会降低施工质量,影响配电架空线路的稳定运行,因此,对配电架空线路施工技术管理措施进行探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需要对其予以高度重视。
1电力配网架空线路施工常见问题
1.1杆塔施工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的施工中,即使施工区域的风力不到10级,也有必要确保配网架空线路能够避免一定风强度的破坏,以保证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要按照操作标准进行此项工作,以确保工程至少可以承受10级台风的破坏。但是实际情况是,大多数电力公司为了降低建造成本,存在缩减施工期和偷工减料的现象,导致了工程施工质量不达标,杆塔质量未达到风力抵抗要求,从而使得配电网的架空线无法承受台风的影响。给后期的检修和检修工作带来很大困难,致使故障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从而影响了地区的正常供电。
1.2线路遭到雷击,出现安全事故
在电力工程配网架空线建设过程中,被雷击的可能性非常大。当架空线路被雷击的瞬间,极高的电流就会导致线路出现爆裂或者短路等重大事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般在施工过程中,会采用线夹来处理电路[4]。导致线路被雷击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线路质量不达标,另一方面是没有正确的选择施工技术。为了减少线被雷击的几率,在进行配网架空线路施工之前,应当对施工地进行实地勘测,根据结果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施工技术。但是由于施工技术不够成熟,导致实际建设过程中,实际建设与理想建设之间存在很大的误差。
2电力配网架空线路工程施工技术
2.1完善制度,健全体系
电力工程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工程,其关乎到人们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所以,在电力工程建设时,应当有专业技术才做支撑,而且还要完善工程的制度,健全施工过程中的体系,从而使工程能够有序地进行。要想达到这一点,首先应当提升相关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在招聘管理人员时要制定严格的招聘标准。另外,对现有的工程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方面的培训,期间需要进行一定的培训考核,并进行成绩的记录,这样能提升培训人员的积极性。另外,在确保施工技术人员专业知识、专业素养较好的前提下,需要开展工程监督机制,当发现问题时及时处理。通过完善施工制度、健全施工体系,有效保证配网架空线路施工技术使用的准确性。
2.2加强基础环节技术
当前的配电架空线路工程发展速度较快,而且很多地方都对工程本身给予了较高的支持。为此,我们必须在基础施工技术上进行高度关注,绝对不能表现出任何的疏漏现象。首先,混凝土施工、钢筋混凝土施工,对于配电架空线路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都是非常重要的举措,可以确保工程自身的风险降到最低,得到了业界内的高度肯定。
首先,杆塔的选择,以及地理位置上的分析,或者是周边的岩层结构勘察等,都要按照精细化的方式来完善,确保在杆塔的创建、施工过程中,尽量对地形地势方面的优势开展科学的利用,从而减少不必要的问题发生。其次,基础施工的过程中,势必会在岩层上开展钻孔工作、钢筋施工工作、浇筑工作等,这就要充分观察配电架空线路工程的特点,以及线路本身的架设方法,还有线路自身的性能等等,尽量的对安全保障效果提升,加强对自然灾害的科学应对。
2.3优化杆塔的技术操作
从长远的角度来分析,配电架空线路工程的变革,一定要从施工技术上良好的调整,这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自身所能够产生的影响力非常显著,即便是出现了很小的问题,都容易导致将来的工作安排,陷入到较大的困境。为此,我们在杆塔的技术操作方面,要做出综合性的转变和优化。杆塔施工环节要做好杆塔选择工作。通常情况下,杆塔的选择需要结合配电架空线路的具体施工环境对其的要求,还需综合考虑配电架空线路的施工成本、周期及供电稳定性;杆塔选择完毕后,需要考虑到其组立形式,根据目前的情况看,应用较为广泛的组立形式为分解组立。随着分解组立方式的不断丰富,衍生出了多种分解组立方式,比如内悬浮带摇臂抱杆、外抱杆分解组立形式。因此,在杆塔施工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杆塔组立形式,确保杆塔的组立形式满足其刚度和强度需求。
2.4防雷技术
由于配电网络的架空线主要位于山区的中部或顶部,因此很可能受到雷击,这将影响线路的安全使用。因此电力公司必须结合实际情况,积极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实施优质的防雷施工技术。例如,在线路施工时,必须为配电设备建立相应的避雷线,以分解雷电流并进行线路保护。另外,塔架结构也可用于防雷,安装相应的导引装置以将雷电产生的电流导引到地面上,从而实现了对设备的保护。在相应的避雷技术使用中,要系统地了解避雷设备的绝缘性能。同时在线路设施中设置相应的避雷装置,以增加配电线路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实现对线路的防雷保护。最后,技术人员还应加强对新技术和新设备的积极利用,并在配电网架空线路的防雷中增加对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积极利用。例如,积极使用消雷器来提高线路的防雷能力,实现雷电流的吸收,从而保护线路和供电设备。
2.5加强施工检查和监督
第一,配电线路工程的技术落实,必须对不同的岗位和操作模式,进行正确的监督、指导,尤其是高空作业或者是基础施工方面,必须进行有效的衔接,在技术数据上不断的优化,改进配电线路工程的质量,坚持对不同的功能进行最优秀的展现。第二,配电线路工程的进行过程中,应坚持做出差异性的测试。现阶段的电力产业和工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量的布置,各个区域的工程之间,势必存在密切的联系,如果继续按照独立性的思维来操作,并不能得到最好的成绩。此种情况下,要开展区域性的检查和督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范、标准,分析配电线路工程的现状和走向,由此可以在后续的工作安排上,进行价值的更高创造。
3结语
电力配网架空线路工程的质量是保证周边居民用电安全的基础工程,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持续很多年,在进行施工作业时,要严格按照相关技术体系的要求进行,保证工程质量和效率,使电力行业更好的服务于民。
参考文献:
[1]漆勇.解析电力工程配网架空线路的施工技术[J].低碳世界,2017(22):50-51.
[2]缪雅云.简析电力配网架空线路工程施工技术[J].南方农机,2019,50(15):250.
[3]韩文凯.10kV架空配电线路施工技术管理分析[J].环球市场,2016(28):77.
[4]曾令楷.电力工程配网架空线路施工技术及处理[J].电子世界,2014(18):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