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万得福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10
摘要:老旧城区现有道路大都规划年代较早,建设标准较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保有量的增加,相应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已经不能满足如今的交通及生活品质提升发展需求。对老城区道路进行改造,可以进一步完善市政配套,提高周边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市容市貌,提高城市知名度,进一步提高旅游产业创收,改善交通现状,提高交通安全及舒适性改善片区交通,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促进投资、迅速形成沿线带状经济区,产生“通道效应”,加强沿线片区发展的需要,以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老旧城区;道路改造;策略
1城市道路现状
原有道路工程施工技术低于现行要求标准,高等级路面建设所占比例较小;现行道路建设速度和规模已不能满足我国城市经济增长的需要,道路建设水平落后于经济增长速度,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大部分城市道路路权不清,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使用,没有专用非机动车专用道,机动车占用非机动车专用道和人行道,严重影响城市交通服务质量,以及大量销售商的非法经营。
2道路提升改造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剖析
2.1监理方的问题
当前的城市道路工程监理方的作用相对较弱,监理从业人员的权力缺乏应有的制度保障,从业人员的总体技术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2施工方的问题
当前的城市道路工程建设存在严重的分包、转包的现象,但缺乏对分包单位的客观、科学、全面的评价,对工程质量带来较大的隐患。同时,现场管理的分项工程技术指标、工艺水平尚存在欠缺,暴露出对分包方控制力明显不足的问题,管理协调的难度较大,增加了工程质量隐患。
2.3项目业主的问题
在部分城市道路工程建设中缺乏全面管理的理念,普遍关注工程建设阶段的管理,而缺乏对前期勘察设计、后期养护方面的管理,对施工过程的控制也较为薄弱,局限于对完成工序的检查和质量验收,而缺少系统、成熟的质量管理。
2.4设计方的问题
在城市道路提升改造工程建设中,一些设计者存在照搬照抄的现象,缺乏对实际情况的统筹考虑和分析,存在材料选用不当、施工工艺不合理、工艺流程不够优化等问题,引发工程质量隐患。
3相关处理对策
本文结合某市老城区市政设施提升改造工程施工范围内道路路网的现状条件,探讨了道路改造的难点及对策。
3.1认真细致的做好图纸会审
管线设计的重要依据是物探部门提供的管线检测资料。尤其是管道交叉口的标高,由于管道与周围建筑物的标高设置不够准确;因此不能根据管道的设计标高进行检测,应注意图纸会审,结合现场复测后的现状,检查管道、路面的平面位置和垂直标高,检查设计是否合理。必要时,建议调整局部管道的综合设计,以满足各类新建管道正常施工的要求;相应的设计和选材是否合理;根据道路实际标高与临街建筑的关系,设计是否合理;设计是否与原建筑路面一致,是否会影响工期等。
3.2落实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方案
针对现状道路片区路网密度较高;内部道路多为支路,而无序;施工路段沿线支路集散条件一般,具有路面状况差、车道窄、车流量大且道路周边商铺及游客较多的特点。因此,有必要对施工期间交通组织进行专门研究。
故本项目提前委托一家有资质的交通研究单位对施工范围周边的交通进行研究设计。施工期间交通组织结合周边地块及出入口分布情况进行设计,尽可能降低项目施工对周边的影响,应遵循以下原则:(1)做好交通管制告知原则。利用宣传媒体包括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手机短信、宣传单张、宣传横幅、工作联系函等,通过以上宣传媒体告知社会各界有关道路施工事宜及其注意事项。设置公告牌、分流标志牌等,公布本工程施工的时间及交通组织、管制措施,以提醒司机在施工期间择道行驶。(2)安全原则。工程施工期间,尽可能保证周边居民、施工人员和过往人员的安全;(3)少影响原则。尽量减少施工对现有交通的影响(影响强度最小,影响时间最短);要尽量避免或减轻施工对周边交通的影响,夜间施工,白天铺设钢板恢复交通并对钢板进行减震降噪处理,应尽量减少施工对周边商铺、居民的影响。
3.3成立总协调单位,做好施工组织统筹安排
在道路改造过程中涉及各工序的交叉作业,涉及多专业的沟通协调,故本次改造明确施工总协调单位统筹梳理各专业管线施工的先后顺序,同时明确了采取分阶段进行改造施工任务。第一阶段为各专业综合管线单位施工,结合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方案做好各类管线的施工时序安排,按照管线埋深“由深到浅”,管径“由大到小”的顺序对各家管线施工时序进行统一安排,避免管线先来后到随意施工,造成平面上“先施工管线占据未施工管线断面位置”的现象,竖向上“先施工管线随意埋设,后施工管线上不去下不来”的尴尬;同时,也避免了深埋管线较迟施工,对已浅埋管线管基和检查井基础等的破坏现象;第二阶段为道路土建施工,整段分幅错时施工(施工时间:白天+夜间施工),出入口倒边施工:经过交叉口和小区出入口均采用倒边施工,施工期间车辆进出施工区域要做到尽量不影响交通,利用夜间车少的时候进行废渣外运、浇筑混凝土等。同时施工车辆要与车流同向进出,以免影响交通。优化施工工艺,缩短工期,尽量减少对老城区生活及旅游观光的交通影响。同时成立交通疏解应急小组,若发生交通事故等引起交通拥堵的现象,立即组织人员对车辆进行疏导,并及时到事故现场帮忙沟通,及时疏通道路,确保车辆安全有序通行。
在项目进度管理过程中建立动态作战图,制定各专业施工单位节点目标,要求采取“分段作业,快进快出,滚动推进”的方式组织施工,并要求各施工单位严格按节点目标执行,针对工期紧的特点,应根据动态作战图时间节点每日进行动态监督管理,检查进度落实情况,及时对存在问题进行协调解决、进度纠偏,确保节点目标按期完成。
3.4加强施工管理及细部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对管道安装、回填、井盖安装、路基、路面基层、面层、人行道铺设、排水系统完善等进行详细的质量控制。管道施工应遵循“先地下后地面”和“先深后浅”的原则,并特别注意管道回填的质量控制。在允许工期内避免重复投资的情况下,可考虑回填由道路施工单位同时施工,以保证压实度满足路基压实度要求和道路整体质量。对既有管道采用合理、经济的加固方案。同时,应考虑交叉施工的顺序。沥青路面井盖施工一般先铺后吊。沥青混合料摊铺前,应检查基层或下层沥青层的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沥青面层不得铺设。基层或下层沥青面层被污染后,在铺贴胶层和沥青混合料前,必须进行清理或碾磨。同时,应有足够的维护时间和半成品的保护。必须注意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控制好下部的填筑和表面平整;控制人行道底层砂浆饱满密实,面层砖缝平直,与周围的商店或小巷要平整,加强成品保护。
结论
综上所述,城市道路提升改造工程质量管理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要从不同方面分析城市道路提升改造工程质量管理的问题,加强城市道路提升改造工程的质量管控。后续还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工程质量管控技术,优化分包单位选择方法,不断提升城市道路提升改造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谭专专,刘李平.道路改扩建路面结构研究[J].珠江水运,2018(22):77-78.
[2]韩红.道路改扩建工程设计要点研究[J].居舍,2018(11):1.
[3]关永红.道路扩建工程施工技术指标决策研讨[J].技术与市场,2014,21(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