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诚信公路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1431
摘要: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提升,路桥工程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环节,其建设规模持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路桥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社会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转,在实践中可以发现,当前我国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影响了其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为了保障路桥工程的基本质量,满足基础设施建设的现实需求,必须加强对路桥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的有机把控。
关键词:路桥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探讨
1桥梁病害典型特征
1.1桥面系
通过调查发现,各种旧的桥面系和辅助结构都有不同程度的病害,主要包括桥面板的沥青层剥落,混凝土桥面板裸露。由于车辆撞击,伸缩缝严重损坏,伸缩缝充满淤泥,其横梁发生纵向位移,护栏出现滑动、折断、掉落等。
1.1.1桥面铺装
桥面铺装沥青混凝土主要病害有开裂、剥落等现象。沥青路面出现的病害是裂纹,严重时会出现纵向和横向裂缝、凹坑、车辙,以及表面平整度或粗糙度不合格,附着系数降低,雨季容易使车辆打滑。
1.1.2伸缩缝
伸缩缝位于梁体端部,是桥梁结构的薄弱部位,若桥梁伸缩缝填满,随着交通量的增加,重型车辆数量增加,伸缩缝损伤逐渐增加。伸缩缝的损坏,不仅会影响桥梁的性能,还会损坏桥梁结构。如果桥面板的伸缩缝损坏,雨水将渗入,这将造成主梁的端部结构及梁体支撑构件腐蚀。
1.1.3排水设施
排水设施缺陷会造成桥面积水,导致车辆雨雪季节打滑和交通事故。桥面板的防水性能不佳,会造成梁跨部位泄漏,梁体渗水损坏。梁的一端被雨水侵蚀,导致混凝土开裂和脱落。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某些简支梁的桥梁桥面上的排水系统损坏,排水管不完善,生锈,折断,掉落。排水管在梁的底部太短,或排水管不合格。桥板上的水会沿着梁体结构渗透,造成侧面梁体混凝土剥落,钢筋腐蚀,这降低梁体结构强度。
1.2桥梁上部结构
1.2.1梁板
梁板通常有混凝土开裂、剥落、断面损坏、露钢筋及钢筋腐蚀,某些梁体混凝土质量差、湿接缝漏水、梁体与桥面板处出现漏水等缺陷。应检查是否有裂纹、蜂窝、凹痕、孔洞、剥离和游离石灰等,分析裂纹结构及深度。
1.2.2预制梁和平板梁
简支梁可能出现中跨裂缝和梁端的混凝土裂缝。最初是主车道处梁片连接处混凝土裂缝,之后向两端逐渐扩展,出现长的纵向裂缝。裂缝继续发展后,由于板与梁之间的横向连接失效,载荷无法横向分布,应力由单片梁承担。若进一步的发展,板梁挠度逐渐增大直至梁体断裂。根据简支平板桥的破坏规律,应注意梁体横向连接混凝土和桥面铺装状况。当出现裂纹时,必需观察裂纹的发展和变化,掌握裂纹的发展速度。横向连接的损失伴随着板梁挠度的增加。桥梁变形严重,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尽快进行临时加固,确保桥梁安全。
1.2.3现浇梁
现浇实心扁平梁容易出现全长或断续的纵向裂纹,大多数裂纹宽度小于0.20mm,但有些宽度可达1mm。由于梁的横向宽度较大,在荷载的作用下,会有很大的横向弯矩,超过了横梁的横向抗弯能力,就会造成纵梁的纵向开裂。大多数裂缝不会超过维护规范中指定的值,并且裂缝中不会渗水,这表明裂缝没有渗透到板梁的整个高度范围。有些裂缝会较宽,出现渗水。这些裂纹会削弱梁体结构的完整性。当重型车辆施加载荷时,纵向裂缝会加深,甚至穿透整个梁体截面,并出现在桥面板的顶部,导致雨水渗入桥面板,从而影响桥梁的耐久性。
2路桥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战略策略
2.1做好前期的勘察工作
施工前期的勘察工作直接影响着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因此,要实现有效的路桥工程质量控制,必须加大施工前期勘察工作的投入。在这一过程中,要由施工项目部人员结合工程的设计方案,利用现代化设备仪器对施工场地进行全面的勘察,根据勘察信息制订施工方案,以有效排除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风险。
2.2建立健全路桥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质量管理制度是指使各项施工技术有效应用、各个施工环节有序完成的制度规范,也是现代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路桥工程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施工流程日趋复杂,因此,必须配套更加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采用全过程管理的理念实现对施工各环节质量的有效把控。首先,要落实目标责任制度,明确各施工负责人承担的质量管理责任,引导其自觉约束各环节施工人员的具体施工行为,将其绩效考核直接与施工质量管理相联系;其次,要做好动态化的施工技术管理,及时依照新技术的应用特点、相关管理部门的最新要求,对施工技术方案进行调整;最后,要将施工技术交底、技术数据采集、施工反馈纳入统一的管理体系中,为后续的质量审查与调整提供依据。
2.3加强对施工材料与设备的管控
在做好施工技术把控的同时,要加强对施工材料与设备的管控,为施工的有序进行奠定基础。在材料管控中,首先,要严格执行材料进场制度,供应商运送材料至施工现场时,要由项目部组织专门的材料质量审核小组,对材料的参数、数量以及资质等进行审查,严禁存在质量问题的材料进场;其次,在施工过程中,要对储备材料进行有效管理,根据各材料的特殊性能对其进行防水、防高温处理,避免材料变质;此外,要建立施工材料动态化管理机制,各施工环节的负责人在每个工作日后,要及时记录材料使用情况并上报至项目部门,对其中的超定额问题要及时反馈,确保材料应用到位。在施工设备管控中,在项目前期要结合本工程的规模、特点以及技术方案做好设备租用的联系工作,尽可能选择大型供应企业,以保障设备的性能。同时,设备进场后,要落实目标责任制度,由各环节的施工负责人作为设备管理的负责人,负责日常的维护工作,尤其是要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连续运转、超负荷状态。
2.4加强施工监督
由于道路桥梁施工流程极为复杂,各环节的交叉情况也十分常见,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均可能对最终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施工企业要建立监督制度,实现对施工质量的动态化、全局化监督。具体来说,要重点把握如下环节:首先,要重视对“人”的监督,在施工前期,要依照技术交底方案,明确各环节施工人员应采用的具体技术,并为其提供标准化的施工参考,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技术冲突问题,要由监督人员及时指出并纠正。同时,要针对不同施工环节的具体进度,做好施工参数的统计工作,由监督部门依照整体施工方案,对照现场进度情况,决定是否变更相应的施工进度要求。其次,要综合应用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的监督方式,营造严谨的施工氛围。最后,要做好施工安全监督工作,除了要做好安全防具佩戴工作的日常监督之外,还要严格约束施工过程中的操作行为,如果出现违规操作,要由监督人员及时叫停并予以惩处,形成警示效应。
3结语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量显着增加,交通密度及车辆的载质量越来越重,公路桥梁的负担越来越大,降低了桥梁的安全等级。雨水、盐分和其他外部因素,导致某些桥梁部件对混凝土和钢的腐蚀非常严重,影响桥梁的正常使用寿命和车辆的安全运行。一部分现有公路桥梁不能满足最初的设计使用要求,桥梁设计、计算、架设不合理,还可能存在潜在的质量问题。因此,必需对既有桥梁进行科学检查,充分了解桥梁的实际情况,避免发生灾难性事故。
参考文献
[1]颜波.对路桥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的探讨[J].居舍,2018(23):47.
[2]韩健,董向飞.对路桥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8,37(10):68-69.
[3]李世军.对路桥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的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05):206-207+210.
[4]黄铮.对路桥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4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