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铁换乘站建筑设计分析 贺恩怀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贺恩怀
[导读] 摘要:以地铁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充分改善了城市交通拥堵的现象,促进了城市的良性发展。
        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3
        摘要:以地铁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充分改善了城市交通拥堵的现象,促进了城市的良性发展。为更好的为民众出行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在本文中,我们就城市地铁换乘站建筑设计展开了相关的分析与研究,旨在为后续城市地铁交通的发展提供重要借鉴。
        关键词:地铁;换乘站;设计
        新时期,城市人口规模逐步扩大,其对空间的要求也就更大,基于此,居民的出行次数与机动车数量也会逐步增加,从而引发交通堵塞、出行拥挤、机动车污染以及交通噪音等问题。为改善当前现状,地铁公共交通逐步发展起来,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更为复杂、成熟的地铁交通网络,其换乘点也大大增加。在地铁线路中,地铁换乘站的作用十分重要,其设计布局的规范性与合理性直接影响着换乘质量、换成效率以及整体服务水平。然而,当前,城市地铁换乘站建筑设计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需要亟待解决。
        一、地铁换乘站的基本概述
        换成属于轨道交通系统中的专业术语,主要是指乘客为了快速到达目的地,会选择不同的线路相交节点实现转换通行的活动[1]。换乘站是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路相交点,能够为乘客提供线路转换条件,可用在多条线路、多个方向的换乘。在整个交通系统中,换乘站主要位于枢纽位置。结合线网的具体规划,其主要是城市副中心或者区域核心,是交通密集区域、综合开发区与商业核心区。线网规划直接影响着车站换乘的形式,且车站设计形式也会对整个线网规划产生很大的影响。从整体角度来看,设计人员必须要考虑交通线网的基本功能,确保换乘站的换乘形式与节点布置要做到灵活性、多元化。
        同时,换乘站也是为乘客提供线路转换服务的,乘客能够借助换乘站中的换乘方式与换乘设施来达到换乘的目的[2]。换乘形式与换乘站的设计均要根据区域内车站布设情况来确定,旨在为乘客创造更为理想的换乘条件,实现高密度换乘客流,尽可能的减少人流的交织,以提高换乘效率。
        二、城市地铁换乘现状分析
        1、换乘距离较长
        目前,换乘距离较长是地铁换乘的主要问题,即乘客需要更改线路时会行驶比较长的距离。导致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在最初规划地铁工程时,未考虑各个枢纽换乘问题,致使换乘结构不是很合理[3]。此外,由于新旧地铁的尺寸存在差异,也会加大旧站台的改修难度,也就无法实现换成功能与车站枢纽的有效协调,这就需要构建全新站台,才能保证每个通道都能进行紧密的连接。
        2、换乘方式不科学
        当前,在地铁换乘方面,有些城市主要采取通道换乘的方式,主要是因地铁站实况与客流量变化情况而定,也可看为是一种补救方式,不过,此种换乘方式要求乘客行走的距离比较长,会给乘客带来诸多的不便。此外,还有一些城市选择垂直换乘方式,虽然此种形式的建筑设计相对紧凑,若地铁换乘站的客流量比较大,而垂直换成属于单向换乘,也就无法控制换乘距离[4]。
        3、换成时间过久
        就目前实况来看,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城市地铁换乘站滞留着大量乘客,特别是在多条地铁线路相交区域。以上问题主要是因为地铁换乘通道设计不规范所致,或是由于两个换乘车道处在一个通道空间中,但是其缺乏一定的过渡段。同时,在检票位置设置不规范时极易导致客流拥挤,由于进出站客流量是不同的,进站客流量则需要依照时间段进行合理的分配,然而,出战区域的客流量主要集中到某一个时间段,因此,检票口设置不合理,会严重浪费乘客时间,会大大增加检票难度。
        4、换乘距离不平衡
        在开展建筑工程设计时,换乘站距离的平衡度是首要问题。若城市地铁换乘站的客流量比较大,若想避免乘客彼此干扰,换乘站建筑设计主要是单向通道,由于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仅仅考虑换乘的平均距离,未考虑双向换乘距离与平衡性,使得同向换乘距离的差异大,也可能导致一些顾客逆行,使得地铁管理难度升级。


        三、城市地铁换乘站建筑设计策略
        1、高效性与安全性设计
        地铁换乘站是快速交通空间,高效性与安全性是其首要考虑的问题,这也是确保地铁换乘站高效运行的重要基础。与欧洲地铁换乘站建筑设计相比,我国地铁交通系统发展相对缓慢,且地铁运行线路也比较少,换乘站未进行复合式设计,且地铁换乘站主要集中在室内,主要是为了避免乘客出现碰伤、跌落、摔倒的情况,然而,还要进一步重视各种意外事故的出现,例如,优化与完善安全通道、防火通道,可在原本空间功能方面予以优化,以打造更为舒适的换乘氛围。一旦出现意外状况,需要传到最为精准的信息,保证整个安全疏散通道能够快捷的应用。例如,由于建筑规模比较大,消防设计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换乘站需要在站厅、站台、站台层右、站台层左均设置一定的防火分区,且每个防火区域最少会设置2个安全出口,每个防火区域面积保持在1500m2内,最好选择耐火极限是4h的防火分隔墙[5]。
        2、功能拓展设计
        如今,我国地铁工程建设步伐逐步加快,且地铁广告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交通系统中,地铁属于大众交通工具的一种,其贯穿在整个交通枢纽系统与商业中心,每日客流量为几十万,乘客是主要消费群,其品牌认知能力与消费能力都比较强。对此,地铁广告的注目率很高,且视觉效果与广告创意都比较好,也会加深乘客的记忆。地铁换乘站的广告形式多种多样,也形式都在不断的创新,主要有电子信息屏广告、贴附式广告以及灯箱广告等,其风格与形式都是和车站室内设计比较协调的灯箱式广告,其是地铁广告媒体的普遍方式,那些出彩的广告更具潮流感,从而成为地铁换乘站建筑的一个重要景观。
        设置广告时,主要是站台广告、站厅广告、通道广告、站厅陈列柜与橱窗广告、楼梯与自动扶梯沿口位置的广告等。以站台广告、站厅广告、通道广告为例展开具体的分析。1)站台广告。通常情况下,站台是乘客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且站台广告的收益率也是最高的。广告灯箱通常会被设置在岛式站台轨道的侧墙之上,侧式站台是在两轨道间,站台广告的面积都会比较大,尺度也比较大,还要保证均匀的布置。2)站厅广告。站厅主要扮演导向性的角色,当导向指示系统与墙面广告存在冲突时,通常会以指示牌为主。3)通道广告。一般来讲,地铁通道属于相对特殊的空间,除灯箱广告外,主要是选择易贴附式广告,这样可增加空间装饰率,且所呈现的广告效果也相对理想。
        3、人性化设计
        如今,我国地铁文化发展愈发成熟,人们对空间的实际要求也逐步提高,与复杂的换乘空间相对比,乘客需要考虑准点准时、舒适、安全,还要考虑其是否能带给人心情上的愉悦感。此外,地铁换乘站建筑设计还要考虑到乘客的基本需求与情感需要。地铁换乘站是公共空间,会调动乘客参与的积极性。例如,在建筑中会提供公共电话、公共休息设施以及公共卫生间等服务功能。设计人员必须要考虑到人群在整个空间的实际活动需求与行为需求,然后合理的配置各种需求,例如,可设置成人与儿童的高度不同的饮水机。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铁换乘站是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证整个轨道佳通运行高效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大力研究地铁换乘站的建筑设计课题,然而,由于地区不同,其人口密度、设计规范等都有所差异,工作人员应在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建筑设计的相关知识,和交通运输工程、轨道交通等开展合作性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吴玉洁.地铁换乘站设计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02):18-20.
        [2]覃柳.城市地铁换乘站建筑设计初探[J].建材与装饰,2018(48):250-251.
        [3]蔡旭星.城市地铁换乘枢纽建筑设计[J].中华建设,2016(06):98-99.
        [4]杨慧敏,杨艳红,杨航.地铁换乘站空间软导向设计——以天津地铁营口道站为例[J].天津城建大学学报,2016,22(03):227-231.
        [5]姚洪桃.城市地铁换乘站建筑设计探究[J].低碳世界,2016(09):206-2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