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程造价在建筑工程管理技术中的应用 张一帆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张一帆
[导读] 摘要: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使得行业对造价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天津新城悦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天津  301503
        摘要: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使得行业对造价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改变以往过于死板的造价管理方式,实现对工程项目各个阶段的动态化管理和把控,成为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发展的主要方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具有便捷和灵活的特征,能够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调整工作重点,减少相关因素对项目顺利实施的影响,更好地在工程中发挥造价管控的价值,为项目的顺利实施与资金的合理应用提供根本的保障。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全过程管理
        1.概述
        随着现代城市的不断发展,城镇逐步向周边蚕食及辐射,大城市、特大城市越来越多。加上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幅度加大,老城区、新城区的交替,政府相关部门及相关职能的逐步细分,导致城市范围越来越广阔。随着不同级别新区、高新区的建设,人们的吃住行需求越来越大,建筑工程的市场越来越广阔。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三控三管一协调”中成本(对建设方来说为投资)、合同管理的前提。
        建筑工程施工中造价管理工作开展非常重要,能够针对需要消耗的资源提前进行预测,科学合理的控制施工成本消耗,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做好资源和经济的一切协调工作。建筑施工企业加强工程造价管理,通过项目部级、公司级等多个层面进行全方位的造价管理,实现“形象进度、施工进度、原材料使用”三同时控制,优化项目管理,控制成本管理,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层级及各级别的施工企业众多;施工企业也是大小不一,项目种类也是千差万别,导致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水平和层次也不一样。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还存在较多问题,需要管理人员能够针对问题尽快形成解决方案,提升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笔者从事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多年,与很多相应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造价咨询单位等都有深度合作,深谙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发现了其中的很多弊端及可以改进、可以探讨的地方。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及工作实际,结合目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就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优化措施等与业内人员进行探讨。
        2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的因素
        2.1施工设计的不完善
        在建筑工程中,不同的设计施工设计方案所产生的成本投入会有所不同,因此设计因素会对建筑工程造价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前期的施工设计工作是为了对后期的具体施工提供指引,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建筑公司针对建筑工程所制定的施工方案存在明显的不合理之处,因此,施工方案在具体施工环节中的指导作用也无法突显。受此影响,则会导致施工人员具体的施工工作中存在明显的随意性,进而引发不必要的工程投入。一些建筑公司在建筑施工方案设计中考虑不够全面,在施工问题出现后,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但是也会因此而出现不必要的投入,增加工程成本。
        2.2决策因素
        在建筑工程中,由于前期的决策失误,会引发不必要的投资,进而造成资金浪费。针对施工方案的使用,一些建筑公司经验不足,因此会委托设计单位进行方案的可行性研究,但是一些设计单位为了获得建筑工程施工设计任务,并获取相应的经济利益,并没有按照经济实用的原则编制相应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而是直接套用已有类似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然后将其中的相关数据等进行适当的修改,但是,因此而生成的可行报告并不具备针对性,因此并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一些设计单位为了争取到这一设计任务,甚至不惜将不可行的结论擅自改为可行内容。而上述不合理的可行性报告,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参考价值,还会对建筑施工项目决策产生误导,进而直接引发前期决策的失误,进而使建筑公司出现不合理的投入,影响到建筑工程造价。


        3.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措施
        3.1设计和规划阶段的造价动态管控
        建筑工程项目设计作为造价管理最重要的环节,在工程实施中产生的其他成本均受到项目设计方案的影响,因此,在项目造价动态管理中完善项目设计至关重要。首先,要对项目实施的价值作为合理的预判。建筑工程的价值主要是指项目功能和产生成本的比值,在项目设计阶段相关造价管理人员可利用专业数值分析法对工程进行定义,评价工程实施的价值。然后,造价人员依照不同功能类型划分造价管理的目标,保障工程实施成本的合理分配,发挥在项目价值分析阶段,工程设计可发挥其价值,工程资金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其次,进行项目工程设计工作时,要考虑设计方案的整体可操作性和合理性,要求设计人员利用限额设计方法,在了解项目审批任务书要求后,进行施工图的设计。然后,将工程设计中包含的工作量依照整体工程规划进行划分,确认工程后期的造价具有参考依据,避免出现工程施工成本超额的问题。最后,要降低整体的实施成本,要求设计人员协调资金应用,保障资金的有效流通,在施工中既不会出现成本过高的情况,也不会出现资金运转的困难,保障工程在规划的合理时间内完成。
        3.2合同签订阶段造价动态管控
        建筑工程项目合同是对项目主体责任和义务的明确规定,如果在工程施工之前缺少合同管理,不能发现合同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就会产生增加项目造价的风险,因此,对于建筑工程合同的管理也是重要的环节。比如,在工程施工合同中,没有明确说明因为外界因素造成施工方案的变更,而引起施工成本和造价提升的问题,就会对项目主体人的合法利益造成不同程度的侵害,而减慢项目顺利施工进度,又一次造成项目造价的提升。针对这类问题,在项目合同管理阶段,相关造价管控人员应在合同正式签订之前,帮助项目主体了解合同主体内容,对于合同中呈现的不利于主体利益的条例,应在双方许可的情况下展开调解,避免合同在签订后出现变更,发挥合同约束双方的施工,并为工程动态造价管控工作带来指引和帮助。
        3.3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是提高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之一,为了确保施工顺利,在工程正式浸出施工场地之前需要对工程施工图纸进行审核,目的在于施工企业与设计单位进行充分的交流沟通,尽可能的消除设计图纸的模糊性,并对设计图纸进行反复论证,尽可能的将各种安全隐患解决在施工场地外。在完善建筑工程设计的基础上,针对每个建筑环节进行造价成本论证工作,包括工作量与施工周期的有效控制等,再结合建筑市场动态变化现状和工程建设目标有效的控制建设资金的投入,尽可能的提高建筑施工造价成本的控制能力。
        3.4建筑工程项目竣工验收阶段造价控制
        建设工程项目竣工后需要组织第三方质量验收单位进行竣工验收,影响着整个建设工程项目整体质量以及造价成本的控制水平。竣工验收阶段的造价控制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验收方应根据施工合同、行业规范对工程施工整体状况进行验收及评估;②仔细对比关键参数、数据、计量等数据,为造价控制奠定基础;③仔细核对竣工后验收标准,对建设过程中设计变更、施工变更等进行审核,确定最终的施工工作量以及视功能质量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控制是提高建筑企业和投资方经济效益的基础,也是控制施工周期以及施工质量的手段之一。本文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经历,在分析造价控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4个方面讲述了控制造价成本的措施,并分析了BIM技术在造价控制中的应用,为提高建筑工程项目造价控制效率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陈仕才.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36):196-197.
        [2]柳爱明.建筑工程管理中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运用[J].中国建材科技,2019,28(06):115-116.
        [3]谢颖.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04):20-22.
        [4]王锋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效果探讨[J].山西建筑,2019,45(02):215-217.
        [5]刘章虎.论建筑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与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山东工业技术,2019(01):1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