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桥工程中沉降段路基面的施工技术探讨 刁华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刁华
[导读] 摘要:伴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蓬勃发展,路桥工程建设项目日渐增多。
        合肥新站工投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伴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蓬勃发展,路桥工程建设项目日渐增多。在路桥工程项目建设中,路桥沉降段的施工质量备受关注。一旦路桥沉降段施工质量出现问题,极易引发交通事故,桥头跳车就是典型的例证。本文重点就路桥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中常见问题及施工管理展开论述。
        关键词:市政道桥;沉降段;路基;施工技术
        1 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形成原因
        1.1 桥头沉降段的结构科学性不高
        在建设道路桥梁项目工程的整个阶段当中,绝大部分情况下是通过钢筋混凝土的浇筑以及粗料填筑的方式进行处理的,这种操作方法的主要目的是确保道路桥梁建设过程中能够避免出现刚度差异、沉降不均匀等情况,并确保通车过程当中不会出现跳车的现象。但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绝大部分情况下会采用搭板结构进行建设,且该方式并不能够妥善处理跳车问题。
        1.2市政道桥的引导地基的问题
        跳车现象和桥梁工程问题的共同作用下导致地基的下沉,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整体工程的结构设计出现了问题。即工程建设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没有充分注重施工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缺乏对地基软土层的认识,进而导致了软土地基的处理不当。由于这种对实际施工路段现状的认识不足,便出现了路基沉降等一系列问题,若长时间受雨水的冲刷,还可能导致沉降的路段成不规则性。
        1.3桥台背路堤的压实度不足
        在设计公路的整个阶段当中要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操作,绝大部分情况下要对桥梁以及各部分通道进行桥台背的填土处理,然而在应用这一技术进行操作的整个阶段中还具有较大的难度,同时整体流程较为复杂,并且还会存在较多的影响因素,因而便导致建设道路桥梁的整个阶段当中容易使沉降段出现沉降不均匀的情况。同时,就公路来看,由于其长时间以来的通车数量较为密集,并且每天的承载量也相对较大,同时还会由于外部资源环境的影响而受到干扰,这就导致公路桥梁在长时间的影响下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并由此导致整体的路面平整性受到一系列的影响。
        1.4桥头引道的地基位置的设计缺乏科学性
        在建设地基的整个阶段中,由于相关工程的建设人员并未设定较多的地质钻孔,同时整体来看,钻探的深度也没有达到具体标准,导致施工人员在地基软土层进行区位以及性质分析时达不到指定的标准,由此导致其在处理桥梁路堤的地基软土时没有采用规范化的技术操作。同时,工程设计者在软土地基的优秀防治理论上还存在一系列的不完善之处,导致绝大部分设计与实际的地基情况存在较大的偏差,并且由于雨季天气的影响也对道路桥梁进行了一系列冲刷,使得路基整体受到损害的程度进一步加深,进而对路基的一系列基本性能产生影响,由此来看,道路桥梁在经受长时间的外界环境的影响之后,容易导致不均匀沉降的情况。
        1.5地基处理不符设计要求
        调研市政道桥桥头跳车问题可发现,软土路段产生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地基产生沉降,主要是因相关人员在施工图纸设计时未达到设置的地质钻孔数量,沉降深度与标准深度存在一定差距,不能在最初发现存在软土地基,或勘探中对软基深度及具体范围未能准确探测,在对桥头路堤软土地基处理中缺乏较强的针对性,而影响整体工程。另外,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过程中,计算参数不符合软基情况,在实际工程中软基处理的设计方案不能正常应用,造成桥头软土路基产生沉降问题。而且经过长期的雨水侵蚀,在路堤位置容易产生流失,难以确保其强度而引发沉降。
        2 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
        2.1 搭板施工
        在道路桥梁施工中,搭板设置十分重要。在外在作用力的影响下,路基路面的刚度会出现变化,所以施工难度则会随之而提高。在搭板施工中,要充分确保路面与搭板之间的平衡性,此时搭板的顶面和桥面的底层标高则在水平状态下具有一致性,并且确保搭板的顶面标高与路基的顶高之间处于相对一致的水平高度,实现路基与桥梁的平稳过渡。为了避免搭板滑移而引发桥梁出现内陷,在桥头的搭板和台背进台位置要设置竖向锚栓,或者设置水平拉杆,并且钢筋的间距要保持在75~80cm。同时利用填充材料对搭板和桥台连接区域进行填充,避免雨水渗入而影响工程后期使用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2.2 路桥路基施工
        针对道路桥梁软土路基施工,通常是采用平铺土工艺处理方式,实现对浅层软土路基的有效处理,避免路堤和桥台之间出现沉降现象。而较厚层的软土路基处理,是利用减少回填材料的具体用量以及增强土体强度的方式,实现有效控制和降低路基沉降的发生概率。如果路基位于沟壑区域,则要对沟壑的土质情况进行分析,在充分结合沟壑土质孔隙的实际大小与具体水分含量的基础之上开展全面施工。若沟壑地段的水分较高且土质孔隙较大,则可进行黏土层换土施工,并在黏土层的挖掘施工后要进行土层的翻晒与回填,确保回填的严密性,从而有效提升路基的实际强度,避免路基路面沉降问题的发生。
        2.3 路基路面排水施工
        积水问题是引发道路桥梁沉降现象的直接性因素,所以提升路基路面的排水效果非常重要。在路基路面排水施工中,常见的方式有设置边沟、急流槽或截水沟,设计合理的地表排水管,另外,使用混凝土预制板对沟渠进行加固也能提升路基路面的排水效果。在设置排水沟时,要对排水沟或管道的长度进行合理的控制,并且充分结合当地的地质特点与水文情况,严格按照预防第一与就近选材的基本原则开展排水施工,提高排水沟渠的通畅性与有效性。
        2.4 台后填筑施工
        填筑材料的实际性能与质量对道路桥梁路基沉降现象有直接性的影响。所以在填筑施工时,要加强对新型填充材料的选择和应用,以此保障地基沉降现象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在台后填筑施工时,应当选择透水性强且自重轻的材料。除了传统型的填筑材料,例如中粗砂、砂砾石等,具有高强度的工业废渣也是填筑材料的选择之一。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影响下,各类新型的填筑材料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例如泡沫型苯乙烯材料,泡沫混凝土材料等,都能获得非常理想的填筑质量。
        2.5 桥台软基施工
        同其他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相比,道路桥台软土层施工技术具有明显的高效性。在道路桥梁施工技术不断完善的影响下,道路桥台软土层地基施工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理想的应用效果。该技术主要包括:塑料排水板施工法、水泥粉喷桩施工法、爆破法以及强夯法等。在具体施工方式的选择时,要充分结合影响桥台路基施工的各项因素以及道路工程的实际现状和特点,选择最佳施工方式,从而降低软土路基出现沉降现象的概率,提高地基的实际承载力。
        3 路桥衔接段软土地基区域路基路面的构造工序
        3.1桥台区域软土地基的构建
        在各种大型的桥台区域软土地及的构建工艺下,应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工艺。而按照建设程序去选择具体工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抑制软土地面积不平衡出现沉陷的情况;所以实施构造工业过程中,应格外关注软土地基的构建。
        3.2填充台后基坡
        事实上,路桥沉陷的情况分两种:一种是路基的下陷;另一种是路体表面负重后产生的压缩下陷。路体表面下陷,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在所难免。然而,路基下陷则是填筑材料出现问题。在大量的事实面前都表明,轻质的材料会使路基下陷,所以在选取材料上至关重要,应优先选择高质量的材料。
        3.3严格进行软基路堤沉降检查
        路桥工程竣工后,对路堤的沉降检测是必然的。它能够及时的发现软基路堤的问题,然后再增强软基路堤的稳定性。所以,这就要求必须严格的按照设计工程进行检测,坚守最初的设定原则;只有在其达到规定上的标准后,才能开始路桥的通行。
        结语:路桥工程建设事业正如火如荼的开展,路基沉降段路基路面作为路桥工程施工中的重要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路桥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高度重视沉降段施工质量,优化设计,科学设置搭板,处理好软土地基问题,做好排水工作,落实施工工艺细节,强化施工管理力度,从而确保全面提升路桥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水平,确保车辆的通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林琪琪.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相关研究[J].居舍,2019,39(24):177-178.
        [2]冷向杰.关于市政路桥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6(7):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