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科工重庆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 400000
摘要:在中国,老龄化的速度越来越快。以人为本的养老院设计有助于解决我们的老龄化问题。以人为本的做法不仅可以改善老年人的生活条件,同时,减少社会问题的同时,安度晚年是对老年人的一种尊重。因此,国家和政府应该重视对敬老院以人为本设计的研究,社会要保证老年人能够自力更生,在社会中发挥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为老年人设计的人性化建筑,希望能帮助更多的老年人过上安宁祥和的生活。
关键词:老龄化;养老院;建筑设计
前 言:目前,我国建设养老院的设施有很多,它所建设的疗养院存在功能缺失、环境简陋等问题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在我国新时期发展的大背景下,养老院的建设必须高度人性化,这是理论基础,设计和建设更适合老年人身心发展和舒适的设施。加强疗养院的建设功能,应更加科学合理地改造绿色景观。
1 现代社会的养老模式
1.1 目前,通过对我国传统家庭模式的研究发现,现代社会的养老方式仍然是家庭养老
老年人的住宅设计还是会选择连体家庭式的同楼居住户型,因为它是非常适合居住在现代家庭中的老年人居住的住宅,而这种老年人的居住模式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出现。所谓“同住”,是指两代或两代以上同住的房子。上部为年轻夫妇和儿童,底部为不便活动的老年人。同一栋楼的老年人住宅设计,要使每户房屋、每户门的面积相匹配,使青年人和老年人能够住在一起。大多数老年人害怕孤独。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不断为老年人创造条件,以增加他们的社会交往,并注意他们个人生活的隐私。比如,当老人和子女一起生活时,作为孩子,我们一定要让老人感到自己和孩子没有疏远。现在有了第二代生活模式,既保留了老年人独居生活的地位,又加强了老年人与子女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对子女对老年人的关爱。
1.2社会养老模式
加强老年公寓建设。上海的敬老院、福利院、敬老院在设计上都不同于传统模式。其中,老年公寓的特色主要是以家庭居住模式为主,配备相应的服务设施,以及改善老年人生活需求,使老年人有归属感和安全感。许多专家借鉴国外经验,在规划设计中提出了以下特点:(1)老年人家庭类型一般是平面组合的基本单元,必须有家庭温馨,需要保护老年人的隐私和老年人的尊严;(2)针对住宅老年人的设计必须符合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例如,在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配置方面,安装简化的呼叫系统,配置走廊,方便沟通和服务,加强无障碍空间设计,合理的日照设计,放置防滑、防撞、放置扶手等设计,要根据老年人的需要合理设计,方便老年人的交流,并应及时设置餐饮、医疗、休闲、健身等基础管理和服务,并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应急措施。积极调查老年人的生活观念。随机调查显示,78%的老年人对商品房的配套设施和户型设计有要求,50%的老年人更愿意购买一套可以靠近子女、相互照顾的连体房。倡导社区为老年人服务。老年人通常远离自己熟悉的环境,亲属也极不情愿,因此老年公寓大多设置在熟悉的老年人居住区,这就产生了一种新的老年社区模式。对于以这种模式居住的老年人来说,不仅有老年公寓,还有适合老年人居住的普通住宅,包括集体住宅、联排别墅等,面对老年人实现医疗保健、商业餐饮、老年大学、文化娱乐等。老年社区通常选择景观适宜的地方,不仅是老年人,也有更多的年轻人和子女居住,让老年人和儿孙一起享受家庭的幸福。
2 养老院建筑设计要点
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现代养老院的建筑设计必须从老年人的角度出发,体现对功能结构和细节更人性化的理解,体现对老年人的关爱。以老年人为例,喜欢散步、户外运动、亲近自然,从场地设计的角度出发,选择一个阳光充足、阳光充足的地方。平面的同时,要将网站的景观设计与景观设计相结合,创造出一个宁静优雅的外部环境和一个宁静的公共空间。
室内,必须选择正确的方向,以满足室内日光房对老年人睡眠质量差的要求,并加强了隔离措施。污水管道和其他设施的振动和噪音也很不安全。重点应该放在无障碍上。老年人可以使用轮椅,在走廊和楼梯上安装扶手、电梯和厕所。无障碍环境的设计应以方便老年人活动为目的,设施设计应巧妙,老年人的安全取决于一系列设施的智慧例如,床上安装紧急呼叫系统和电视监控系统,同时要关注老年人的行为欲望,创造一定规模的公共空间,兼顾私密性和开放性,促进交流,丰富活动方式,创造各种交流机会。
3 老龄化时代养老院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1)选址问题。我国城市建设的养老建筑设施大多位于城市中心区,位置不合理。这种地理位置的设计无法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此外,对活动空间和空气质量影响因素的重视程度较低,严重降低了他们的实际生活质量。
(2)无障碍设计。目前,我国大部分养老院开始进行无障碍设计,但总体设计和施工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实际执行力较低,很多养老院没有安装防滑地砖材料,也没有在楼梯附近的位置设置栏杆,甚至连卫生间都没有安装安全扶手,还有一些养老院是对旧建筑设施的改造,所以建筑内的硬件设施种类很少,这给老年人的生活埋下了隐患。
(3)人性化设计。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各种功能开始退化,他们的心理承受力也会受到影响。大多数退休老人都会呆在家里,无所事事,无话可说,总是生活在一种无所事事的状态。老人的子女为了忙于工作,会忽视老人,无暇照顾老人。长此以往,老年人与老年人的交流会受到阻碍,老年人会不自觉地感到失落和被社会遗忘。我们的国家大部分养老院都会提供一定的休闲娱乐空间,但空间的建设并没有吸引大量的老年人。这些老人仍会呆在家里,通过打麻将等方式消磨时间,因此老年人的心理缺陷不容忽视。
4 养老建筑设计的对策
(1)特殊设施设计。老年人体质差,体弱多病。他们经常走路不方便。通道设计必须选择无障碍设计。很多安全死角都要考虑,比如电梯口、卫生间等地方。无障碍制度是对老年人的一种尊重,使老年人能够在养老院进行安全、自由的活动,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养老院要时刻关注老年人的生活和精神生活,让老年人感到快乐,并开展一些娱乐活动。无障碍系统的设计目的是方便老年人的使用,使老年人能够安心地生活在养老院中。因此,在设施无障碍的情况下,一定要时刻观察一些危险的死角,比如公厕、走廊口等地方。这些危险死角的无障碍设计必须科学合理,让老年人可以自由出入,不受阻碍。
(2)改善居住条件。在设计老年人住房时,必须考虑到老年人的年龄。随着老年人的成长,他们的住房需求也在发生变化,这使他们能够获得必要的设施,不断满足不断变化的住房需求,从而使他们既方便又有用。
(3)优化外部环境设计。养老院周围的外部环境对老年人来说非常重要。许多老年人习惯于在清晨闻鸡起舞,他们宁愿大自然中度过时光。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外部环境设计的重要性,改进老年人的外部环境设计。除此之外,老年人的外部活动可分为:核心活动;非自愿活动社会老年人户外环境必须是形态与内容、功能与景观,是简单的园林设计所不能替代的。只有这样,才能扩大必要的活动,促进自发的活动和社会活动。同时,根据老年人的年龄和体质特点,进行晨练康复区、休闲观赏区和社会活动区的规划,避免沦为小花园林而无人问津。
在老龄化背景下,养老院的建筑设计必须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考虑老年人的心理敏感性。设计创造一个友好、情感化的建筑空间,让老年人住得更舒适、更轻松。
参考文献:
[1]邓娜.养老院内部公共活动空间人性化设计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8.
[2]罗建.基于生理和心理需求研究养老院人性化设计[J].中外企业家,2018(2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