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测站 广东高州 525200
摘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是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为质量监督工作提供最基础的科学数据,是质量管理工作客观、公正的体现和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如何有效治理建筑市场混乱及各方责任主体行为不规范等问题,成为当代建筑行业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无损检测技术是一种现代化、智能的高科技检测方法,本文就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做简单的介绍与分析。
关键词:无损检测;建筑工程;无损检测;技术应用
一、引言
质量是建筑本身的真正生命,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不仅是建筑行业生存的根本,其更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安全与财产安全。由于质量方面问题是建筑工程的焦点问题,人们对工程建设的质量越发关注,无损测试技术的迅速发展促使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无损检测技术是工程事故检测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也是工程质量监督和建筑物构造在使用中的安全性检测的一种工具。该技术利用建筑材料的内部结构发生的光、电、热等效应在结构出现异常情况下的反应,根据变化情况,来评定结构的异常的性质、类型等参数及其对建筑物的危害程度,进而推算出建筑的质量指标。无损检测技术在工程质量的监督工作中变得越来越重要。无损检测是一种现代化的检测技术,通过几年的发展已经能够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为提高工程的质量与建筑的合理性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无损检测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无损检测技术虽然已经得到实际的应用,但其发展和应用水平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无损检测技术在技术层面上的测试准确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由于操作过程中的精确度与评价标准本身就有差异,而且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对结果也有一定的影响。无损检测技术检测建筑工程的性能不全面,还不能较好地分析建筑构件的综合性能。由于现在新型建筑结构的出现,需要对建筑工程的混凝土质量、钢筋结构质量、砖体施工质量等多方面进行鉴定与分析,这样才能全面、综合地评价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需要进一步提高无损检测技术的准确性,这样才可以使其在建筑工程质量把控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三、建筑工程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
3.1冲击反射法无损检测
冲击反射无损检测法是一种能够检测混凝土内部结构的缺陷及其厚度的新型无损检测方法。冲击反射法有其他无损检测方法没有的优点:既能测试工程内部结构的损坏程度,又能测量厚度;可进行具有直观、准确的单面测试,可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墙体以及混凝土的预应力等范围的缺陷程度和厚度进行测试。冲击放射法已经广泛应用在测量混凝土板厚、检测混凝土内部结构的损坏和探测混凝土裂缝的深度等方面。
3.2红外线成像无损检测
红外成像检测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检测技术,用来检测建筑物的内部结构性质是否发生变化等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该技术是通过红外摄像电子摄取混凝土连续辐射红外线的辐射信号,将信号进行处理后,转换为混凝土范围内温度场的分布图像,人们根据温度场的分布图像,能进行直观地判定混凝土内部结构的缺陷和损失,从而对其质量进行评判。该技术的主要特点有:不用与建筑物进行接触,并对其内部结构无损伤,能够快速扫描不同温度场,并可以实施遥感检测等。目前,该技术在石油工程、医疗设施和建筑工程的质量检测等方面应用越来越广泛。该技术在国内正处在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测的应用阶段,可以检测建筑物的质量、装饰面层的质量、五面防水质量和混凝土损伤情况等。
3.3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
超声波检测主要是用于对建筑物中混凝土结构碱性检测,并对新建筑材料做出甄别。超声波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其穿透性,对声能具有较强的集中能力,这种能力在检测中能够有效发挥效用。超声波技术在检测时,能够发射出频率高达两万赫兹的声波,这种声波会在被检测的建筑间发生作用,检测人员通过对声波的透射以及反射行为进行分析,能够对建筑物进行数据检测、缺陷检测以及力学检测,对建筑物进行综合性的分析。通过超声波的作用,检测人员能够清楚了解建筑的内部构件、尺寸、裁量的质量以及缺陷等,能够对建筑内部的整体特征进行检测。超声波技术在工程中主要有以下两种应用形式:建筑物的混凝土结构以及地基进行检测,分析其内部存在的缺陷,并进行实际承受能力与抗压能力的检测;一些新上市的建筑材料,例如复合型的有机材料或是金属材料,在大量投放到建筑市场前都应该进行监测工作,对材料本身的性能进行检验,保障其能够有效应用到建筑工程中。
3.4磁粉无损检测技术
运用磁粉来进行检测主要是利用了磁粉的磁性,一些表面不连续的材料能够吸附这些磁粉,在阳光下仅用肉眼观测就能够看见这类磁痕。检测人员可以通过对磁痕的分析来判断建筑物中材料的不连续位置,并且对位置、大小以及严重性进行判定。通过磁粉的检测工作,能够判断出建筑材料的优劣程度,并且结果显示时间比较短。磁粉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中主要应用于以下两点:在对金属质地的材料进行检测时比较有效,在阳光下,检测人员能够轻易分辨出表面缺陷,不需要用到另外的工具材料;在对工件表面以及近表面方面的效果较好,能够保障工件的质量检测的有效性。
3.5涡轮无损检测技术
涡轮检测技术是利用电磁感应来进行的,电磁感应能够通过涡轮的变化来进行工程缺陷的检测以及性能的调整。在运用这种方式的时候,要注意的是线圈形式需有所不同,这样才能够保障对检测目标的准确实现。相对于其他无损检测技术而言,这种技术在成本上占有很大优势,并且检测的速度较快,检测人员能够较早地知道检测结果。涡轮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中主要有以下两种应用:电磁反应能够对建筑结构的内部构成、密度以及硬度进行检测,通过数据的分析来找到存在的缺陷;通过电磁反应的线圈探知,可以进行金属制品以及钢铁等能够导电的材料的检测。这种方式能够对建筑进行材料上的更为细微的区别,能够有效评定材料的质量。
3.6雷达波检测技术
该技术应用具有其他无损检测技术所没有的优点:穿透能力极强;能够全面检测工程内部结构,包括混凝土的裂缝分层和脱粘等缺陷,对其进行非接触检测;能够检测工程内部表面比较复杂的构件。在混凝土内部存在异常情况时,雷达发射的微波传播速度和方向等都会发生变化,微波接收这些信号并根据反映出来情况判定构件内部的损伤程度。该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主要用于:勘察工程的地质结构;建筑材料中钢筋的位置;混凝土的缺陷;建筑物的质量等方面。
四、结语
综上所述,无损技术有许多种,每种都有其优势与适用范围。对建筑工程的检测要采用多种方法,综合进行检测。这些方法都是对混凝土的某些物理量的变化进行检测。一般采用两种、两种以上的方法进行检测,以物理量的变化为依据,这样可以使得检测结果更为准确。以往的检测内容比较单一,要扩展检测内容。无损检测技术除了检测建筑工程内部结构的损坏情况,还需要检测建筑材料的耐久性、结构的损坏程度等各个方面。要提高检测的精确度。目前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的检测方法很多,判断他们的依据就是查看他们检测结果的优劣和是否容易实现,提高检测精度是以后工作的重点,为满足工程的实际需要,开发经济适用的、精确度高的检测技术。
参考文献
[1]无损检测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J].钱俊飞.建材与装饰.2019(38)
[2]建筑工程检测核心技术发展特点研究[J].纪义华.安徽建筑.2018(05)
[3]郑志斌.论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J].门窗,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