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万得福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14
摘要: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各个行业与时俱进,当前,自动化技术逐渐融入各个行业中,实现了对传统生产模式和管理模式的调整。供配电系统应用电气自动化设备与技术,让操作人员从原本烦琐的工作模式中解脱出来,进一步提升自动化控制水平,提升了自身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技术;供配电系统;应用
1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于供配电系统的优势体现
1.1电力资源分配操作性提升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不断的发展中,主要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供配电系统的应用中,有着更大的操作空间与更广泛的操作性,实现了对电力信息资源的集中处理与统筹管理,进一步保证供配电系统的对电力资源的控制与检测。
1.2电力系统维修便捷性提升
电力系统的日常运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危险性,尤其是对于工作人员而言,稍有不慎可能危及生命,故基于电子自动化技术的装配电系统实施能够有效降低工作人员与危险源直接接触的风险,通过电网系统的检测与精准定位,发现故障设备以后工作人员可以采用更加安全的手段进行检修,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安全,同时也保证了电力系统的安全。
1.3电力系统信息化程度提升
电气自动化是基于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一门技术,其中信息技术的技术水平在当前社会也名列前茅,通过在电力系统运行与管理的过程中实施信息监控,全面的检测整个电力网络的电力情况,从而在电路检修、故障维修等方面更好地发挥技术保障价值。
2电气自动化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功能
2.1控制的功能
将电气自动化的技术融入到供配电系统中,很清楚地替代了传统的手工操作方法,运用自动化合理化科学化的技术使设备得到更加准确、更加高效地操作的同时,更解决了传统的手工操作的人员的安全隐患问题。将电气自动化的技术融入到供配电系统中,巧妙地替代人工操作为远程自动化操作,节省了人力物力,从而为企业更加高效地合理地进行人员的分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前提条件,整体上实现了对操作人员安全性的保证。
2.2保护的功能
将电气自动化的技术融入到供配电系统中,使继电保护工作的开展更加高效,从而将供配电系统的故障性的概率降到了最低,整体的提升了效率。除此之外,对供配电系统中故障和问题进行的及时的记录以及分析和高效准确地处理,在提高整体效率和安全性的同时更加为人民的用电提供了一个可靠的保证。
3供配电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具体应用
3.1提升数据网络技术系统的安全性
电气设备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这就要求人们重视供配电系统的安全问题,避免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同时防范安全风险,减少其对特定用户带来的经济损失。目前,自动化控制技术已经在供配电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主要负责管理和调配电力系统,如何确保电力数据安全就成为供配电部门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用电企业和供配电企业要一同努力,认真分析、及时改正电力系统管控中存在的问题,重视电力数据的保护,并且完善电力数据网络系统,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随着法律法规的持续完善,电力系统的网络安全制度问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电力供配电作业内容相对简化,服务对象也是固定的,人们可以整理并分析日常的电流调度数据,实现电气自动化控制,通过专用的高度安全网络通道层来实现数据传输,达到供配电安全运行的要求。
3.2完善供配电系统
供配电安全生产应考虑电能的实际供应,一旦出现断电等情况,就会导致生产被迫中断,所以要均衡地分配电力资源,满足生产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
供配电系统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实时记录全国各地的运行数据,方便了解各地实际的电力使用情况,使人制定切实可行的电力输送方案,避免出现电力供应不足或者电力供应过剩的情况,有效避免资源浪费,降低电力输送故障的发生率。
3.3运用PLC技术
PLC技术是指将计算机技术和机电控制技术相结合。供配电系统使用PLC技术,可以满足自动化控制要求。计算机利用写好的工作程序来下达工作指令,实现对每个工作环节的控制,同时采集相应的数据。另外,供配电系统运用PLC技术来实现数据的传递与转换,使用顺序控制的基本模式,对整个配电系统独立模块进行分块控制,最终让控制更加准确、让操作更加方便。
多功能继电器构成功能框架图相比微机保护的典型图,其本身没有太大的区别,主要表现为多功能继电器是将平常的计算机继电器中的逻辑电路直接分解为两个部分,其包含拥有保护功能的继电器组和PLC系统。基于保护目标的差异,其分别由具有较大保护功能和不同特点的继电器群组合而成,所以会导致设备被划分为多个标准的型号,但所有的功能元件需要遵守逻辑法则,做好对动作节点的定义。例如,针对某一个属于过电压的元件出现的动作情况,PLC系统就会有一个对应的常开节点来实现闭合。
3.4加强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将电气自动化的技术融入到供配电系统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无疑是核心以及关键。而配电工作,发电工作和输电工作在整个供配电系统中是最关键的几个部分,计算机技术的引入主要是引入了一个把电网智能化的技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实现把这些重要的部分进行全面的覆盖,从而实现整个供配电系统的智能化的发展。而其中十分重要的电网调度实现自动化可以实现一个十分大的跨越,这样一来可以连接国家电网和每个地区的小型电网,从而完成不同等级的电网的调动传输的任务。具体来说,大型电网与小型电网进行连接,从而解决小电网供电量不充足的情况,实现国家电网的资源的合理以及最大化的利用。
3.5完善并合理地调整供配电系统
将电气自动化技术融入到供配电系统中,可以通过计算机将各个地区的电能使用的情况进行监测和记录,从而在充分了解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后,及时进行调整和电力的合理分配,有效地改善资源不足和浪费的现象。并且计算机技术及时地对故障和问题的记录和分析,从而使相关的工作人员做到维修计划和方案的及时制定和调整,进而保证整体电网的正常运行。
3.6电力资源网络调度自动化
电力资源网络调度自动化基础基于电气自动化技术实现,通过在各个变电所安装摄像头、视频服务器等数据监控设备,完成数据信息的网络回传,即实现了相关数据信息交互的及时性,同时也可以实现整个电力系统的信息控制,对电力网络系统进行有效的检测与管理。并能够通过分析各个变电所电力数据的变化,从其中找到潜在的安全隐患。在中央控制的检测下,若是下属某一变电站设备存在异常现象,可以根据系统信息反馈精确找到故障设备所属变电所,维修人员直接过去维修,将故障设备排查的过程优化为信息排查,实现了电网设备的故障排查与日常巡检。
结论
电力资源供配电系统的发展与创新核心为电气自动化技术,通过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电子自动化技术融合使用,推动电力供配电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更好地推动市场行业经济体制的发展与转型,同时优化电力资源供应的质量与效率,通过联合实施先进的电气科学技术,提升电力资源供配效率,借助电气自动化技术,为电力行业带来技术突破,提升电力分配、输送的效率,推动电网系统的稳定运行,同时为智能电网的构建提供基础框架,使得电力资源供配电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促进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与变革。
参考文献:
[1]戴大治.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探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9(11):189-190.
[2]龙剑.浅谈当代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供配电系统的分析及应用[J].科技资讯,2018,16(22):30-31.
[3]朱圣浩.浅析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8,37(01):75-77.
[4]潘建平.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综述[J].企业技术开发,2019,32(17):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