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结构的关键施工技术 王营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王营
[导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新材料被广泛用于高层建筑的建造中。
        山东迈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济宁  2721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新材料被广泛用于高层建筑的建造中。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层建筑的大规模建设带来的许多施工环节和结构性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高层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他们的研究。在施工过程中,有必要充分分析高层建筑的特点,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有必要为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和建筑业的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结构;施工技术
        1高层建筑结构施工特点
        1.1结构层数多,施工周期长
        高层建筑由于层数较多、施工复杂,施工过程通常需经历2-4年,很难掌控施工进度、效率与质量,同时容易受季节及环境的影响,使施工难度加大、效率低下、进度缓慢,从而延长施工周期。除了地基工程、顶层、底层、设备层,大多数采用标准层,施工活动空间得到有效拓展,有利于进行流水作业、控制成本。目前许多高层建筑施工方尽量压缩装饰、基础结构建筑工期,或根据实际施工需要对模板体系进行有效调整,从而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
        1.2技术复杂,工程量大
        高层建筑对安全性、稳定性要求较高,这就使地基处理技术变得尤为繁琐与复杂,高层建筑地基深度通常要在20米以上,以确保建筑的稳定性,若遇到软土层,地基处理难度则更高,需要的施工技术也相对更难。加之承包商多用剪力墙、筒体等建筑结构来完成地基建设,这对施工的精确度要求极高,需要运用更加成熟、复杂的施工技术应对种类繁多的施工材料,并进行正确的判断与施工指导。根据施工测算,高层建筑的钢用量可达上万吨,焊接工作也较常态化,工作量也是非常大的。除了这些,对于电梯、空调、避雷、自控、线路设置等的技术等级要求更加严格。
        1.3高空作业多,垂直运输量大
        高层建筑的特点决定了其施工过程中会有大量的高空作业,造成施工空间狭窄,垂直运输施工材料与建筑设备成为较普遍的现象,现场管控难度加大,也不利于提升施工速度与效率。同时由于施工人员多数要进行垂直运料与作业,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容易发生高空坠物与作业人员的人身伤亡等事故,需要及早防范,制定相应预防措施,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避免危险发生。当前国内低层建筑与高层建筑在材料选用上有本质上的区别,低层建筑多采用砖混,高层建筑则逐渐倾向钢混结构,而钢筋混凝土多数需进行现场浇筑,这一做法更为施工带来难度。
        2高层建筑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2.1钢筋工程的施工技术
        在选购建筑材料时要严格考虑钢筋质量及价格,尽量选择性价比高、性能穩定、供货及时的供应商,严格按照执行标准及设计需求检查每批次供货合格证书及书面检测报告等,并对样品进行随机抽查,确保外观与力学性能达标。在加工钢筋的过程中要严格参照图纸进行下料,确保尺寸、外形、直径等基础数据准确,还要制作、保留下料卡,对各钢筋原料尺寸、规格、数量等内容进行整理、归类、标记,为有效避免误差奠定基础,同时还要确保加工后的钢筋与预期设计标准相符合,需进行样品制作,检测达标后方可进行大量加工。在绑扎钢筋前要对绑扎地点进行清理,校对各部数据,明确操作步骤,在钢筋绑扎时要注意安装位置、连接接头、保护层厚度等达标,确保捆扎安装稳定、牢固。
        2.2模板工程的施工技术
        模板的质量是整个高层建筑质量的基础,模板要符合建筑结构实际需求,施工方要充分考虑工程质量、进度、成本、规模等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的模板体系,确保其拥有较高的强度及稳定性,足够支撑给料压力以及作业过程中产生的负荷。要确保模板精准对应轴线,浇筑前还应确保称重架稳固,同时反复进行校验,最大程度减小误差。在安装模板前要进行脚手架的搭建工作,每一步施工完成后都要安装相应防护门进行有效封堵,并且按照施工要求设置水平方向的安全防护网。

在进行钢筋混凝土浇筑工序前,要反复确定模板的稳定性,检查扣件、吊钩、螺栓等牢固与否,并及时进行有效调整。在拆除模板时要提前确定拆除前后次序,依据温度变化确定初凝时间,快速进行拉杆与墙面的分离,同时进行脱模工序,在脱模过程中要注意观察,避免模板表面粘黏、混凝土脱模不完全。拆模时要确保浇筑后的混凝土完整、边角不缺失,模板拆卸后要运用专业清洁剂或木铲将其上附着的残渣进行完全清理,使其溶解掉落,严禁使用铁铲等较硬物质进行清洁。
        2.3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
        就施工操作层面而言,高层混凝土浇筑工程的技术难点在于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高、流动性小,初凝、终凝时间会相对提前,造成试配难,加之运距较长、混凝土通过振捣难以保证质量,为高层建筑制造了施工难度。以超高层的建筑施工为例,下面集中针对运距较长的应对措施进行阐述。超高层建筑运距长,在高度方向上,很容易衰减泵送效率。目前国内一些厂家已经能够提供泵送至400m以上高度楼层的混凝土输送泵,比如中联重科生产的HBT90.40.572RS泵机及三一重工生产的HBT90CH-2135D泵机都有多栋超高层建筑的施工实例,性能稳定。如果高度再高,不能确保混凝土输送泵直接运送至作业面,那么就需要设置转送接力平台,在平台接力泵送混凝土至作业面。对于泵送压力最大至40MPa的超高压泵送时,混凝管道纵向将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常规的连接与密封方式已不能满足要求。如果管道密封不好,就会发生漏浆,严重时导致堵管。为此建议采用耐高压的甭管及其质量有保障的密封措施。
        3加强技术的措施
        3.1加强施工队的技术水平
        首先,我们必须加强对施工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技术培训,使他们充分了解现场管理在整个项目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以施工队为中心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不断提高施工质量,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我们必须加强对施工队质量意识的培养,不断提高施工队的动手能力,以提高整个施工队的技术水平。
        3.2提高材料质量
        首先,建筑材料的选择。建筑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材料的质量。在高层建筑中,使用了大量的材料,例如水泥,钢材,沙子和砾石。混凝土施工技术是最常见的技术。在这项技术的应用中,最重要的是确保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因此,在混凝土技术的应用中,必须保证水泥性能和强度的适宜性以及水灰比的科学性。只有合理的水灰比才能有效地保证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建筑施工部门的质检人员应严格控制质量,以确保所使用的建材符合建筑施工要求,防止接受红包和使用劣质产品。应测试使用过的原材料的样品,以淘汰不符合要求的产品。测试的重要材料包括钢筋规格是否满足要求以及混凝土结构是否略微满足要求。其次,建筑设备的选择和建筑物的施工进度也对建筑物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通常情况下,建筑公司会与投资者签署项目验收时间,这将给施工方带来一定的时间压力,偷工减料,减少材料消耗。因此,施工方应适当选择高效的施工设备,以提高工作效率。常用的施工设备包括捣固机和搅拌机,以确保施工质量。
        3.3加强施工方案
        对于高层建筑项目,优良的施工方案是确保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首先,作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他们应充分了解设计图纸,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施工过程,以确保他们的技能和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从而确保工程质量。二要切实控制施工细节,制定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结束语
        当前阶段高层式建筑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极大的缓解了土地资源紧缺的难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的现代化发展。为保障这些高层式建筑的使用寿命,在施工时应提高对其施工特点的重视,并应用合理的施工技术,切实保障施工的质量,使高层式建筑的使用功能可以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谢海彬.高层建筑结構施工特点和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8).
        [2]陈勇.高层建筑结构施工特点和施工技术研究[J].门窗,2017(3):98-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