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体育德育功能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期   作者:杨 超
[导读] 在对小学生开展课程教育的时候,体育教师应该关注到学科教育所具备的德育功能
        杨 超
        成都市武侯科技园小学610000
        摘要:在对小学生开展课程教育的时候,体育教师应该关注到学科教育所具备的德育功能,立足班级学生的认知基础与课堂教学的特色开展多样化的教育引导,这样能给学生们带来更高层面的情感体验与价值熏陶,这样符合新课程提出的教学改革要求。所以体育教师应该在新课程指导下革新陈旧的教学方式,重视立足课堂教学对班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们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得到优秀思想与价值追求的熏陶,这样能更好体现出体育教学的德育功能。
        关键词:体育教师;新课程;德育功能;小学生;价值认知

        前言:体育教师需要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重视立足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开展多样化的课堂教学,通过知识教育与项目锻炼让学生们体验到体育课程所具备的魅力与运用价值。传统的教学理念不能满足这样的教学需求,体育教师应该对课程教育所具备的德育功能进行深度的探索,综合多种情况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重视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们开展更高水准的知识教育。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下应该做好德育功能的思考,立足实际情况对小学生进行多个层面的德育教育。
一、体育教师应该对课程教育中的德育素材进行挖掘,立足课堂教学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研究指出体育教师应该在新课程指导下革新陈旧的教学方式,重视立足课堂教学对班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们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得到优秀思想与价值追求的熏陶,这样利于学生们的健康成长。基于体育课程体现出的特色以及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师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对班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立足知识学习与项目运动引导学生们树立良好的精神认知。所以体育教师应该对课程教育中的德育素材进行挖掘,立足课堂教学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体育教师一方面应该关注到德育教育所具备的价值,立足课堂教学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样能在体现出德育功能的基础上强化学生们的精神认知。体育教师应该将德育教育融入教学大纲中,通过课程教育对小学生进行德育层面的教育引导,这样可以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另一方面也应该结合课程教育内容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更好体现学科内容的德育功能[1]。体育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地分析,立足多种教学活动的开展对学生们进行优秀体育精神的熏陶教育,这样利于班级学生养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与运动意识。例如能通过跑步练习锻炼小学生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也可以通过篮球比赛的方式激活学生们的规则与团队合作的意识,强化德育教育的实际效率。


二、体育教师立足田径教学对小学生进行勇于拼搏与挑战自我的德育教育,强化学生们的运动精神追求
        传统的教学理念不能满足德育教育的渗透需求,体育教师应该对课程教育所具备的德育功能进行深度的探索,让学生们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得到优秀思想与价值追求的熏陶,这样可以给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注入更多的推动力。基于体育科层体现出的特色与教育价值,教师应该结合课程内容对班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通过多种教学活动的开展强化学生们的价值认知。本文认为体育教师需要立足田径教学对小学生进行勇于拼搏与挑战自我的德育教育,强化学生们的运动精神追求。
        例如在讲解短跑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通过动作示范的方式让小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然后鼓励学生们不断挑战自我以提高短跑成绩。立足班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与运动能力,体育教师也需要鼓励小学生多次进行体育锻炼,通过多次训练的方式强化他们的运动意识与探究能力。又如对小学生进行跳高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在班级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拼搏进取,勇于挑战自我以获得更好的跳高成绩[2]。通过实施这样的课堂教学,体育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勇于拼搏与挑战自我的优秀认知,同时也利于强化班级学生的运动精神追求。
三、体育教师需要通过球类运动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小学生团队合作与集体荣誉等优秀认知
        德育教育是体育教师应该关注的教学内容,通过展示德育教育功能的方式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认知与运动精神,给学生们的健康成长注入更多的教育支持与情感引导。球类运动是体育课程中的重要内容,教师立足球类运动的特点能对小学生进行团队合作等精神的教育,这样能保障德育教育的实际效果。所以本文认为体育教师需要通过球类运动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小学生团队合作与集体荣誉等优秀认知。
        以排球运动教学为例,体育教师应该立足课堂教学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通过理论讲解与实践训练的方式提高学生们对排球知识的认知程度,也能让学生们感受到体育运动的魅力。一方面可以通过女排比赛视频播放的方式渲染课堂教学氛围,引导小学生分析排球运动的特色与女排运动员的拼搏精神[3]。这样可以让班级学生通过排球学习的方式更好体验到体育运动的独特魅力与教育价值,更能通过女排精神的讲解提高课堂教学的德育功能,强化学生们对排球运用的认知程度。同时立足排球比赛的方式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也可以围绕排球运动引导班级学生树立集体荣誉的优秀认知,给学生们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
结论:综上得知体育教师应该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给学生们带来更高层面的情感体验与价值熏陶,给学生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所以体育教师应该对课程教育中的德育素材进行挖掘,立足课堂教学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同时,体育教师需要立足田径教学对小学生进行勇于拼搏与挑战自我的德育教育,强化学生们的运动精神追求。此外,体育教师也需要通过球类运动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小学生团队合作与集体荣誉等优秀认知。

参考文献:
[1]禚丽丽.体验学习,立德树人——素养导向下小学体育学科德育实施的路径优化探微[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0,28(04):95+98.
[2]胡永.汇德于行,融品于动——小学体育与德育教学结合问题思考[J].体育世界(学术版),2020(02):189+193.
[3]任海龙,王刚,管帅.情景、情感、符号:小学体育渗透德育路径探究——基于互动仪式理论视角[J].体育教学,2019,39(08):18-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