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彦
山东省宁阳县第二中学 271411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对各个学科的要求也逐渐提高,高中历史课程作为学生了解中国历史的主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拟通过研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积极意义,从而分析目前我国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的现状,最后针对这些现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研究探讨
引言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家国一体的社会,家是国的缩影,国是家的放大。高中历史教材蕴藏了丰富的历史资源和价值,这些史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而且其中还蕴藏了浓烈的家国情怀。教师通过良好的教学方式,将家国情怀合理地渗透到高中历史教学中,就可以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家园意识和爱国热情,让学生成为新时代的优秀青年。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积极意义
1、培养学生的家国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高中历史教材蕴含丰富的内涵,不仅包括历史知识、历史文化,而且隐藏了很多家国文化内涵。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高中历史教学时,要积极地将家国情怀与课本知识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丰富学生的历史积累。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意识,不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2、培养学生的德育教育,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家国情怀属于德育教育的一部分。通过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能够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家与国的辩证关系,即“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学生通过了解历史知名人物的经历,如:文天祥,霍去病,岳飞等,通过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个人的爱国精神,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进而由点及面,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二、我国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的现状
1、教学理念老旧,不注重家国情怀的培养
我国教育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目标往往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注重学生其他方面的提升。因此,我国很多教师在展开高中历史教学时,往往更加注重课程的进度安排以及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情况,大大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家国意识,不注重对学生满足精神层面的需求。例如,在实际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大多数老师常常让学生对某些历史现象的原因、意义等必考内容进行记忆和背诵,并不深究历史现象背后蕴藏的家国情怀,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2、教学模式单一,没有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我国长期受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过程中,往往采用“说教”的方式进行教学,并且由于历史知识本身就具有厚重感,二者的结合很容易导致沉闷、枯燥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对知识点繁琐的历史课程产生抵触心理,更不用说去体会历史知识背后蕴藏的丰富文化内涵,这就容易导致教学氛围低迷,大大地降低了历史教学质量。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有效措施
1、转变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意识
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通过培养学生家国意识,增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通过高中历史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爱国热情,达到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结果。例如,在学习历史必修三“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时,学生可以通过了解诸子百家的思想,理解他们思想中蕴含的爱国情怀,深刻体会到他们对于推动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从而不断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同时,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能够让学生理解他们的行为,领悟历史知名人物的思想道德水平,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历史素养和爱国情怀。
2、丰富教学模式,提升历史教学氛围
教师应该丰富教学模式,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不断带领学生领会历史教材中蕴含的丰富爱国情怀,从而不断提升历史教学氛围,提高历史的教学质量。
首先,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时,应该借助互联网、新媒体等手段,将家国情怀隐藏在视频、文字和图片背后,用有趣新颖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学习热情;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情景教学模式方式。例如,在学习“汉字与书法”这一课时,通过让学生对知名书法家的作品进行临摹,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感受其中蕴藏的家国情怀和文化内涵,唤起学生心中的家国意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最后,教师可以采用课堂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总结。总之,通过多种教学方式,不断提升实力教学氛围,最终提升历史教学效率和质量。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是是十分必要的,这样不仅可以增进学生对历史内容的理解,而且还能让学生意识到家和国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家国意识。另外,学生通过高中历史的学习,可以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历史文化,增加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让学生做传播优秀文化的继承者,为我国的经济文化建设贡献绵薄之力,最终促进学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向阳.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策略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9(33):108-110.
[2]杨文仁.基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史料教学探究[J].成才之路,2019(28):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