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咏婷
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刘家寨小学 654300
[摘要]语言训练是小学第一学段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进行语言训练时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在授课过程中就应抓住课文的重点,进行语言的训练。在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时,要抓住文章中的训练点,简单、明了的让学生感知重点词语,从而通过抓住重点词语来感悟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能读懂、欣赏、并会运用优美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关键词]语言训练 强化 培养能力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人们逐渐认识到从小培养孩子的语言训练有重要意义。在语文能力中,语言运用能力是语文学科的特点体现。语言的学习,看似自然,但要让每个孩子能熟练的运用,并准确的运用,并不是那样的简单。所以,要经过日积月累的训练,我们先从进入小学的第一阶段训练开始。在小学第一学段的语文教学中,从浅入深,每篇课文都有它的特点,教师要巧妙的运用这些特性,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培养他们的语言训练。因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理解语言文字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言能力的培养,要通过潜移默化、一日复一日的反复训练才能看见效果。我们教师要去精心设计各种主题活动、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紧扣语言训练这个点,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学会观察、理解、表达,才能使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到实处。下面就以教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相处”四篇童话故事为例,浅谈如何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一、激趣教学,感知故事情节
本单元围绕“相处”这个主题编排了《狐假虎威》《狐狸分奶酪》《纸船和风筝》《风娃娃》4 篇童话故事。通过童话故事,让学生从中知道并感悟我们应该如何与人相处。这些童话故事通俗易懂、富有童趣。“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自主阅读”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一年级的课文在编排上色彩鲜明、文章有配有符合年龄特点的插图,孩子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看图画讲故事和根据图画进行表演等活动。“借助提示,复述课文”是本单元教学的另一个教学重点。《风娃娃》课后题要求学生根据提示讲故事。教学时要围绕“风娃娃来到哪些地方,做了什么事”这一条主线,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把整个文章串联起来。《狐假虎威》推敲每一个关键词,细心分清狐狸和老虎的回答,并模仿狐狸狡猾的语气和老虎骄傲、森林之王的体态等分角色进行表演。
二、理解重点词语,感悟课文内容
小学低年级语文语言训练应从词句训练开始,所以我们教室在讲读课文时,可以从词语切入,以点带面。只有理解了语言文字,才能深入理解课文。只有学生理解了重点词句,才能读懂课文。《狐假虎威》一文的教学,就是要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文中的主要角色是老虎和狐狸,它们之间的对话个性鲜明,值得朗读和体会。尤其是狐狸说的3次话,更是层层递进,步步推升,应重点教学。
第一处(第二自然段):联系文中的提示语,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狐狸的处境。做做“眼珠子骨碌碌一转”的动作,想想狐狸这时候会想什么;联系生活想象“扯着嗓子”说话时声音音量放大和音调提高,并且把每一个字都拉长了说话的样子,指导学生读出狐狸虚张声势的语气。语气可高亢洪亮,略带震慑力。
第二处(第四自然段):因为这一段前后没有提示语,需要学生练习上下文来猜测这一句话是谁说的。在指导朗读之前,教师要帮助学生先读懂句子的意思,理解狐狸是在用“老天爷”吓唬老虎。朗读时,注意词语所描绘出来的状态、动作、神情等突出狐狸表达的意图,重音放在“老天爷”“违抗”“命令”“多大的胆子”等关键词语上。要让学生入情入境。
第三处(第六自然段):通过这一句话:狐狸“摇了摇尾巴”,就可以看出狐狸有了十足把握,能让老虎上当受骗。因此,在朗读这一段时,要让学生先想想狐狸的心理,要读出狐狸“嘚瑟”的语气。
在第三自然段有一处老虎说的话,可以抓住“一愣”这个词,来推敲当时老虎的心理,为什么要“一愣”,从文章中联系上下文就知道因为这个词体现了它的纳闷和迟疑。“为什么不敢?”一句既要读出老虎的威严,又要有诧异、吃惊的样子。
除了狐狸和老虎的直接对话外,其他描写狐狸和老虎的语句也非常精彩。注意抓住关键词“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教学时要结合插图,通过插图这一直观的视觉冲击更能让学生体会、表演好课文。
当然,课文中并没有写到小动物们的语言,但它们的反应已从课文中的语句中体现出来,如“纳闷、撒腿就跑”,教学中要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行想象,体会小动物们当时的心情,指导学生读出相应的语气。
三、积累好词佳句,养成良好习惯
通过语言训练,要让学生慢慢的通过词语、句子、文章、积少成多、最后在脑海中形成一个体系。训练语言的目的在于会使用语言。我们要把整个积累的过程变成今后自己学习的一种习惯,我们教师就必须从低端入门语文开始进行训练。如:积累好词佳句、词语巧妙搭配、说词说句等。只有通过反复的朗读,学生才能加深记忆,从而产生和作者一样的共鸣。
学会品味好词佳句,就能更全方位地提高学生学习素质和巩固教学的效果。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对好词佳句进行反复朗读,读出真情实感,受到美的熏陶。加强语感训练,使学生真正读懂每句话,又能领悟全篇文章的宗旨,让学生渐渐养成会读书爱读书的习惯。
四、解词释句,突破重点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语言训练中,词和句的教学是低年级的训练重点,也是难点。
在教学“风娃娃”中,文章最后一句“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我们要结合课文中的具体事例,借助情境创设,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加以理解和感悟。我们可以先让学生通过熟读了课文后说说风娃娃的愿望是什么,感受它的热心和善良。然后再理清风娃娃做的事情,思考到底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哪些事情有用?哪些事情没用?如果想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事,风娃娃应该怎么做?如果你是风娃娃的妈妈,你应该跟风娃娃说些什么?应该怎么教导风娃娃明白自己今后应该怎么做?
从而,我们还介意借助文章中的中重点的词语、插图等直观的内容来帮助孩子们理解课文如:
号子:可结合课文中的“嗨哟,嗨哟”初步理解,也可以加入课外的音频、视频等拓展资料,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加深理解。
纤绳:可借助图片,通过教师的适当讲解加以理解。
使劲:可以借助插图,观察风娃娃的动作、表情理解,并读好风娃娃“使劲”的语句。
无影无踪:可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还可以请学生用上“无影无踪”说说句子。
语言在人际交往、社会磨砺、工作学习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从小打好语言训练的基础,对提升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小学低年级课堂上开展说话的训练不仅仅是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现代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语文素养是一个由多种因素组成的系统,要解构它还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从系统结构的关键要素入手,落实语文能力的培养,将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教师教学用书.义务教育教科书,2017(1)
【2】小学语文名师文本教学解读及教学活动设计.小学语文教师书林,2018(1)
作者及通讯地址:
熊咏婷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南庄镇刘家寨小学
邮政编码:654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