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给学生发展的机会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3期   作者:李建华
[导读] 以人为本是现代社会管理的一种新理念,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为学生的成长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给学生发展的机会
        李建华

        广东省梅州市 丰顺县砂田学校  
                 
        以人为本是现代社会管理的一种新理念,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为学生的成长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给学生发展的机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的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应当成为当代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①。如何将以人为本,给学生发展的机会,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呢?我认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信任学生,正确评价好每位学生,遵循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有效帮助。
        一、尊重学生,为学生发展给予帮助
        尊重学生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在长期教育工作中,我们习惯给学习困难的、对行为过失等学生贴上“笨蛋”“捣蛋鬼等“坏学生”的标签②,这都是对学生不尊重,这样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想法,虚心听取学生意见,其实,“问题”学生不一定是坏学生,比如,英国科学家麦克劳德,上小学时调皮偷偷地把校长家的狗杀了,校长对他的惩罚是要他画两张狗的解剖图,并没有把他贴上“坏学生”的标签,正是这位校长的宽容和善待,尊重和理解,使小麦克劳德对生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成为了生物学家,发现了胰岛素,获得了诺贝尔奖。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对学生多一点尊重与呵护,特别是后进生,我们不要歧视,要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要寻找他们的每一个闪光点,期待他们的每点滴进步,赞许他们的每一步成功,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帮助。
        二、关爱学生,为学生发展树立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孩子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③爱是一种重视,一种呵护,每一个孩子都同样重要,所有的孩子都应该得到老师的关爱,不管是优秀的,还是一般的,甚至有缺陷的。比如,学生陈某,家庭困难,经常没有笔和本子,我随时为他准备,使他能和其他小孩一样不耽误学习;学生谢某,父母不在家,是一名留守儿童,身体较差,时常感冒,我带他去看医生,为他垫付医药费,像父母一样关爱他;又如后进生李某,无心向学,成绩差,经常违反纪律,我不嫌弃他,经常找他谈心,与他交朋友,教他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帮他补课,提高他的学习成绩。即使他有时违反纪律,我也不挖苦、不斥骂,而是耐心引导他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使他感受到教师的爱和温暖。他的学习、思想一有进步,我就及时表扬、肯定,使他树立起学习、生活的信心,帮助他们树立起发展的信心。
        三、评价学生,为学生发展提供动力
        学生是发展中活生生的人,是有强烈的求知欲而又发展极不平衡的人。评价好每一个学生,就必须以学生个体发展为本,不能用一个标准去评价学生。多一把尺子,多出一些好学生。

因此,班主任要多角度、多标准去评价学生,全方位评价每一个学生,为学生发展提供正能量。比如小学生大多数特爱听好话,特喜欢表扬,所以老师要善于在“小”字上下功夫,捕捉学生“小”的闪光点,挖掘学生“小”的金子,及时地做出评价,及时地鼓励他。比如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对优秀生说:“很好”,“再接再厉”以示鼓励;对学有进步的学生说:“大有进步”,“再加把劲会有更大进步”以示激励;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说:“老师和同学们都盼你进步”,“相信你会不断进步”,“今天有进步”以示勉励。另外老师对学生的“评语”应变为“寄语”。因为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只是为了“鉴定”,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不断发展,不断超越自我,通过激励的评价,为学生发展提供动力。
        四、发展学生,为学生发展提供机会
        在班级教育中,首先应该为学生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作为班主任,应该力求班上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人人都有事做,事事都有人做,为班上、学校工作出力。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注意分配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班级管理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班级管理工作。长期以来,我根据不同的科、不同学生的特长,组建不同的学习小组。例如,有的同学语文成绩好,可数学成绩比较差,那么,他语文科可以是科代表、可以是学习小组长,是管理者、帮助者,而到了数学科就可以是组员,是被管理者、被帮助者,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管理和被管理,帮助和被帮助的乐趣,让他们都体验到学习的每一个角色,在每个角色中得到锻炼,得到发展。其次应该为学生提供平等的竞争机会。比如,学校举行文体活动,各科比赛,班主任要在班上大力宣传,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参加;班上要选拔队干部可以采用竞选的方式,举行竞选演说。这样,为学生多创造登场亮相的机会,让所有的学生自由竞争,提高他们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发展自己。
        总之,善用你的评价,评价好每个学生,通过你的评价,使学生能体验到自己在进步和成功,体验到学校的快乐,学习的快乐,能促进学生采用积极向上的心态,以高涨的热情参与学习中来,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
        教育必须是而且只能是适应人的教育,而不能是使人适应教育的教育④。因此,我们的教育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顺其自然”的思想,在教育过程中,尽量为学生发展多创造机会,让教育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服务,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充满希望,我们的国家才充满希望,我们的未来才充满希望。

        参考文献:
        1. 张月香,《推进新课改,构建高效课堂》,《小学时代(教师)》2011年3月
        2. 庞玉红,《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2月
        3. 蔡汀、王义高,祖晶.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三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4. 刘丽云、孙世友,《适应学生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延边教学学院学报》,2011年8月20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