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夺底小学 850000
摘要:乡村学校小学教学是我国基础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乡村地区社会经济和教育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乡村学校的教育效果不甚理想。就笔者所在的学校而言,该学校学生家庭条件不优越,留守儿童较多,家庭教育缺失,导致教学任务全部由教师承担。由于缺失学前教育,导致学生语文基础薄弱,这些多方面的影响都使得学生的语文成绩难以有效提升,因此,探讨提高乡村小学语文成绩教学的方法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乡村学校 小学语文 语文教学 问题 策略
引言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初始阶段,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学生后阶段的语文成绩发展都产生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就语文教学而言,教师要不断丰富教学理论,创新教学方法,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和效率。但从当前乡村地区的大环境来看,由于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影响,使得语文教学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一、乡村学校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
笔者所在的夺底乡小学属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在校学生家庭条件普遍不优越,大多数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由于大多数家庭都是隔代监护,孩子的爷爷奶奶无法给予学生相应的学习上的指导,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后,教育几乎都靠教师一手包办。这样的现状导致学生的学习活动仅限于课堂教学中,但语文成绩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不仅要在课堂上学习,还要通过课后积累才能不断提高语文成绩,这种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导致学生无法在课后进行学习,导致学生的语文成绩难以提升。
(二)语文教学难度大
由于笔者所在的学校学生都是藏族孩子,学生学习的第二语言是汉语,学生的语文学习难度较大,一些孩子对语文学习没有兴趣。加之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思维水平的限制,学生在课堂上难以集中精力进行学习。加之乡村学校教育体系欠发达,大多数学生没有经历过学前教育,语文学习基础薄弱,加之学生在课后缺乏语文练习的机会,放学之后几乎不会用汉语交流,缺乏语言学习的环境,也使得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难以有效提升,对教师的教学也造成了困扰。
二、提高乡村学校学生语文成绩的有效策略
(一)应用生活化教学情景
语文不仅是一门实用的工具性学科也具有较强的人文性,语文学科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由于乡村学校语文学习环境缺失,导致学生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根据乡村地区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生活经验,将涉及到的语文教学课程内容,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入手,深刻感悟语文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增强学习体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课程《祖父的园子》为例,这篇课文作者萧红回忆了童年时代在祖父园子里的快乐生活,充满了童真、童趣,抒发了作者的真实感情。乡村地区的小学生大多有参与务农的经验,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首先让学生分享自己家的园子里有哪些农作物,在自家的园子里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情,通过这样的方式调动学生的思维,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奠定基础。在总结学生分享的过程中,将当地富有特色的农作物与课文园子中的农作物进行比较,以此为切入点组织教学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巧用多媒体教学技术
乡村学校的学生受家庭生活条件的限制,难以有效获取和利用现阶段的优质学习资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技术,能够构建开放型的语文课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锻炼自身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次,乡村学校的学生接触的新鲜事物较少,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依靠口头描述,学生难以深入理解,导致学生对语文学科失去兴趣,通过多媒体教学技术,则能够为学生创设生动的课堂情境,将图片、声音、文字集合起来,为学生创设生动灵活的课堂氛围,学生在兴趣的带动下,能够深入学习课程内容,这种趣味性的教学方法也适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例如笔者在教授《蝉》这首古诗时,用多媒体播放蝉从高大的梧桐树上发出蝉鸣声的教学视频,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蝉因身居高处,声音自然能够传得很远,而不是借助秋风吹送的教学内容。诗人借写蝉的声音能传得很远,是为了进一步说明一个具有高尚品格的人,他的名声也自然会流传四方。这种多媒体化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深刻含义,同时笔者在介绍古诗相关内容的过程中进行了相应的拓展,提高了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结合学生课后学习的情况,通过有效的引导弥补学生家庭教育和课后学习环境的缺失。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在班级内组成语文学习兴趣小组,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由结成小组进行学习。教师在此过程中可以根据语文教学的内容,为学生布置开放性的课后探究任务,让学生在课后以课程中的教学内容为探究新任务,在广阔的自然天地中进行学习,这样的方式弥补了课后语言学习环境的缺失,也能使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加强对汉语知识的应用,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乡村地区的语文教学中,受多方面的影响存在较多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在客观条件短时间内难以转变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利用乡村地区的优势资源展开教学,并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语言学习环境,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朱丽花.农村语文学困生成多角度分析[J]文教资料,2019(01):147.
[2]赵金娥.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05):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