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4期   作者:湛佩
[导读] 新课改理念下的阅读教学变革,提倡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以及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体现了新课程改革欲打破传统阅读教学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情况
        湛佩
        长沙市天心区青雅丽发学校
        摘要:新课改理念下的阅读教学变革,提倡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以及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体现了新课程改革欲打破传统阅读教学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情况,希望将学习者从书本的单向传递中解放出来,而提倡在“学生中心”的教学观中,积极探索激发学习者兴趣的教学方式。信息化时代技术的快速变革,促进阅读途径与方式的多样化,恰符合新课程改革中对阅读量以及阅读方式的变革要求,但同时也带来泛化阅读的情景。小学阶段是学习者所受教育的基础部分,若能在此中培养学习者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素养,那么将为学习者之后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但如何在海量阅读材料中选择符合学习者需要的内容,又怎样组织众多材料以达到预计目标?主题式阅读教学将为延伸出的这些问题提供一些理论方法与思路。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
        在主题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应将主题阅读活动与主题阅读相结合,提高学习者的阅读效率,扩大阅读量。主题阅读法是对某一主题进行多篇文章的深入研究,培养学习者广泛而专业的学习习惯,在主题阅读中,主题的拓展与延伸与学习者密切相关。围绕学习目标、学习者兴趣、学习者心理等,选择和组织学习内容和材料,帮助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题阅读教学内容之间的紧密联系也将填补学习者的联想空白,促进学习者对文本内容和表达的理解。
一、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的基本意蕴
        各个版本的语文教材中,虽按照主题方式为单位主题搭配文章,牵引了主题的出现,但教学中,教材主题所给定的文章,还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一是学生具有个性化阅读的需求,二是教学过程中根据学习者以及教学情况,可能会生成新的教学主题。本研究所讨论的既是如何处理在教材给定的主题单位基础上,生成的教学主题,以及如何选择这些主题,如何再拓展教材阅读材料,因为世界文学经典诸多选择,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对其进行筛选,又如何突破教科书的局限,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效进行结合,正是本研究讨论的具体议题。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正是基于此问题背景,应运而出,并逐渐被教育者所广泛采用,延伸出不同的教学形态。
二、如何开展主题式阅读
         (一)精心选择主题与阅读材料
         第一,依据教材选择阅读主题。语文教材体现了编者的意图,选材是非常适合小学生的,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教学主题,这些教学主题或者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或者是渗透亲情的温暖,或者是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小动物……无论是哪种主题,都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教材来进行研究、揣摩,选择阅读主题。如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根据教材内容,可以提炼出“美丽的秋天”这一主题,我们可以为学生选择围绕着描写秋天的主题来书写的文本。
         当然,我们也可以脱离教材,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取主题。这将是与学生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能够扩大学生的视野,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了解生活、认知生活的素材。


         第二,根据主题选择恰当的阅读材料。在确立主题以后,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围绕着主题来选择恰当的阅读材料。所选的材料应该是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切勿过于深奥,篇幅也不要过长。如此,学生能够更轻松地在有限的时间里选择与主题相关、相似的文章,阅读内容更广泛,阅读的综合性也更强,所掌握的技巧越多。
         (二)鼓励学生对主题阅读进行个性化解读
         阅读,本来就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过程,所谓“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学生对于同一个阅读文本,也会有不同的解读。为此,在开展主题阅读的时候,我们应该避免千篇一律的解读,而是鼓励学生自己认真阅读和理解,對阅读文本给出个性化的解读。很多时候,一些教师太过于追求对中心思想的强调,难以接受不同的解读,认为不同的解读就是错误的解读。其实不然,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发散思维的过程,不同的解读本来就是一个发散思维的训练,只要学生能够有理有据,能够自圆其说,我们就要对其进行鼓励。
         (三)基于阅读文本进行以读促写
         阅读是写作的积累,写作是阅读的输出。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可以说是互相给养、互为补充的。为此,在主题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把阅读与写作割裂开来,而是必须要把握好机会,基于阅读文本,进行以读促写。因为主题阅读相对来说是比较集中的,学生能够通过集中的阅读来加强印象,强化阅读感知,接触更多的语言修辞方式和表达方式,有更多写作的思路。此时趁热打铁,让学生以其中的一些写作片段、写作技巧作为参考,来进行仿写或者续写,势必能够强化学生阅读水平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主题阅读教学之后进行反思和提升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主题式阅读教学有着较为显著的价值,也是目前很多教师都在着重研究的重点,要想确保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设计质量和效率,还必须要注意最后一个环节——反思和提升环节。因为主题教学本身是比较庞大的、繁杂的,可能会出现很多细微的问题,或者会产生一些比较好的经验等等,如果我们加以反思,借鉴好的经验,弥补主题阅读过程中的不足,就能够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质量,以此来在保障阅读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以上,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语文阅读教学经验,对主题式阅读的开展进行了探索。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模式是针对特定主题进行的阅读教学,过程既强调学生理解生成性,又重视开放性的阅读教学,它的模式是针对一个给定的中心主题来参与阅读教学的课堂操作模式。希望本文对于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论述能够为广大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提供参考,也希望本文能够抛砖引玉,引发更多的关于主题式阅读教学的探讨。
        参考文献:
        [1]朱亚丹.引导学生走自我发展之路——“语文主题学习”拓展阅读课例解读[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6(9).
        [2]洪忠趣.读出精彩 读出收获——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模式的尝试[J].新教师,20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