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代大学生诚信教育 ——公费师范生诚信教育初探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4期   作者:马艳丽
[导读]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公民基本道德纲要中,诚信被列入其中,在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诚信也被纳入了公民个人层面的要求,由此可见,诚信十分重要
        马艳丽
        云南省昆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650000
        摘 要: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公民基本道德纲要中,诚信被列入其中,在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诚信也被纳入了公民个人层面的要求,由此可见,诚信十分重要,近几年,公费师范生毕业后出现了一些违约的事件,这些违约事件虽然不是普遍现象,但是针对违约事件出现后,作为一种问题来研究,还是十分有必要,值得重视和探究。本文从诚信和诚信教育的涵义和目的,公费师范生与诚信问题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和探索公费师范生怎么样进行诚信教育。
        关键词:诚信;诚信教育 ;公费师范生;方法

        诚信一词大家并不陌生,在古代许多教育家、思想家对诚信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中国古代教育中,诚信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当代中国,诚信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十分重视学生的诚信教育,从2001年至2019年分别两次印发关于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中都提到了诚信。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在个人层面上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也提到,要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问题,实现立德树人,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2]可见诚信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永恒话题,在不同的时代,诚信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什么是诚信和诚信教育,新时代诚信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一、诚信与诚信教育的涵义和目的
        “诚”就是真诚老实,体现的是对自己的道德要求和对别人的尊重。“信”就是遵守诺言,体现的是对自己行为的认同。总结归纳为真诚老实,信守诺言,表里如一。可简单概括为:说老实话,做老实人,办老实事。
        诚信教育是教育工作者对人类美德的一种探索过程,也是一种永恒的探索过程。纵观古今中外,每一个国家的教育工作者都对诚信教育都形成了自己理论体系和培养方法。笔者认为,所谓诚信教育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通过对受教育者进行诚信知识的宣传、讲解、倡导等多种形式,受教育者再熏陶与引导等方式下,受教育者形成自己的价值取向,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追求、价值目标,并逐步外化为自身的诚信行为。[3] 诚信教育包括两个层面。从个人层面来讲,诚信教育更加偏重的是自我教育,指被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通过自我学习,自我修养等方式,将自己的行为方式与社会成员的行为进行对比,主动接受社会所认同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点、道德规范,从而提高自己对诚信的认识,体现得是个人对社会的道德规范的认识;从社会的层面来讲,诚信教育需要社会成员形成共同的价值理念,价值追求,并对这种理念、追求、规范有整体的认知和判断标准,体现得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新时代诚信教育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在中国古代诚信教育主要强调的是培养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人,他要求普通百姓要忠于统治者的命令。在当代,诚信教育被赋予了新的内容,笔者认为新时代的诚信教育就是以人为本,主要是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诚信文化,发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公费师范的诚信教育调查分析
        2020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刘发英接受采访时提到了几点,其中有一点强调:“公费师范生毕业不当老师,应记入诚信档案之中”。由此可以看出在公费师范生的诚信教育问题上,还有许多值得探索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进行了问卷调查。
1、公费师范生的问卷调查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4份,收到问卷44分,调查对象全部为男性。本次问卷调查采用不记名形式进行,分别涉及诚信的认知、诚信的判断标准,诚信的表现形式、诚信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公费师范生的诚信认识等等方面进行。经过调查显示:84.62%的人对诚信有良好, 50%人认为诚信环境一般, 48.72%的人认为诚信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61.54%的人认为诚信不仅仅是一种道德约束,而且是一种法律约束,应该上升到法律层面。92.31%的人认为考试作弊是不诚信的主要表现方式, 58.85%的人认为不诚信主要是家庭原因,在针对学校开展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有哪些的调查种显示,有92.31%的人认为应当大力宣传,89.74%的人认为开展请示多样的教育活动,74.36%的人认为指定诚信规则严格执行,82.05%的人认为加强学生自身修养,努力提高个人素质,12.82%的人选择了其他。可见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针对你怎么看待公费师范生违约记入诚信档案这一问题?有43.59%的人认为应当记入诚信档案,7.69%的人认为不应该计入诚信档案,48.72%的人认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由此可见,大部分同学对于公费师范生违约问题的谈论,偏向于视具体的情况而定。如果让你重新选择一次,你还会选择公费师范生吗?有25.64%的人表示不会,70.36%的人表示会。如果免费师范生违约不计入诚信档案,你毕业后还会按照合同的约定吗?这个调查显示,有94.87%的人表示会,5.13%的表示不会。说明公费师范生对于诚信行为的总体认识较高,但是仍有少部分同学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本次问卷调查数据并不能代表当代所有大学生的诚信问题,但是却是当代大学生诚信情况的一个缩影,给我们调查的同学进行了一次警示,让我们教育工作者更深切的感受到了诚信教育问题的重要性,同时为我们研究诚信教育问题提供了方向。
2.公费师范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性
        2020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刘发英接受采访时提到了几点,其中有一点强调:“公费师范生毕业不当老师,应记入诚信档案之中”。由此可以看出在公费师范生的诚信教育问题上,还有许多值得探索的问题。
        公费师范生是师范生中的一个群体,公费师范生作为教育振兴计划中的关键环节,他们诚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下一代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也提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5] “诚信”一词在教师职业道德中没有出现,笔者认为诚信贯穿于教师职业道德的始终。对公费师范生进行诚信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公费师范生作为未来的教育者,如果在诚信方面存在着缺陷,它会给学生带来坏的影响?另一方面,还会影响社会的整体诚信水平,因此探讨公费师范生的诚信问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三、新时代公费师范生诚信教育探索
        如何对公费师范生进行诚信教育?笔者认为应该从师范生诚信意识的培养,诚信行为的养成,诚信制度的建设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培养公费师范生的诚信意识是诚信教育的开端
        1.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关于诚信的知识
        积极引导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诚信和德育观点,学习社会主义关于诚信和德育的道德观,学习共产主义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学习教师职业道德标准和新时代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纲要,通过学习来加强学生对诚信认识,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理论自信。
        2.培养公费师范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形成诚信意识
        自我教育能力水平的高低是自我意识的体现。提高自我教育的有效手段就是自我教育法。自我教育法是指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受教育者通过自我学习,自我修养,自我反思、自我内省等方式主动接受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点,道德规范以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方法。[6] 自我教育法包括个人的教育和社会的教育。

自我教育法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首先被教育者要有自我意识,在自我意识的形成中过程,需要掌握大量感性材料,并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提取,从而形成自我评价,并能够准确判断对与错,成为自己的观念,情感意志和信念。其次受教者要有自我行为,从知到行,还存在一定的难度,诚信的知与行能否达到统一,还需要集体的自我教育,在集体的自我教育过程中,形成统一的价值水平和判断标准,帮助个体选择符合总体标准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从而达到知与行的统一。自我教育的核心是要使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相一致,自我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贵在自觉,就是自己对自己要有一个清醒地认识。古人也讲:“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就是这个道理。
         3.积极引导公费师范生学习诚信人物的先进事迹,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
        “大多数人类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获得的”[7],榜样在受教育者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认知心理学代表人物班杜拉认为:“观察者能通过对观察他人的行为习得认知技能和新的行为模式。”[8]由此可见,通过榜样的作用,能够提高受教育者认知水平及能力,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学校是一个教师与学生组成的集体,在这个集体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特别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对同伴的影响作用最大。怎么样挖掘身边的榜样,发挥榜样的示范、引导、警示和警戒作用,我认为至关重要。在选取榜样的过程当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首先应该选择大家都熟悉的榜样,熟悉的榜样给人一种既真实又亲切的感觉。其次在榜样的宣传中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切记任意拔高,添枝加叶。再次榜样的选取应该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这样的人物,能够更好地打动人心,产生更好的教育效果。最后在榜样的选取过程当中,可适当地增加一些反面的例子,通过正反两个例子的对比,更能给学生更大的视觉冲击,从而更好地发挥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帮助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运用好各种载体,为免费师范生积极营造诚信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建设体现一所学校的意识形态。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学校,学校要积极营造诚信文化氛围。
  首先,学校应该利用好校园活动载体。学校是诚信教育的主阵地,作为教育者,学校应当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诚信教育主题活动。例如学校积极宣传诚信理念,学习英雄模范人物事迹,开展关于诚信的精神文明创造活动,开展征文、视频创作、绘画比赛等多种形式活动,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内容与活动,使受教育者在活动过程中受到教育,从而提高诚信意识和诚信观念,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在诚信教育过程中,学校可以举办采用诚信教育主题班会比赛,诚信的绘画比赛,诚信的诗歌朗诵,诚信的音乐创作等方式。在班级管理活动中,辅导员利用好班会活动,开展诚信教育主题班会,将诚信教育活动纳入学生的总体评价之中。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活动,可以使受教育者在活动中能够获得诚信认知,并对自己进行诚信教育。
        其次,利用好文化载体。教育者利用好图书、音乐、舞蹈、绘画等多种媒介,引导学生去阅读欣赏观看作品,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陶冶。
        再次,利用好网络载体。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载体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传播手段多样化,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往往只需要一部手机一根网线就可以完成。网络载体已经成为大众传播的重要手段,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起着政治导向的作用。利用好网络载体“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诚信教育过程中,国家、社会、学校等通过网络大力宣传和报道正面的事迹和先进典型,引导学生阅读、收听、收看先进人物的事迹,传播正能量,辅导员可以利用手机、互联网、QQ、微信、微博、钉钉等多种手段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与诚信问题的交流。
        5.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学生树立诚信意识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 ”。在诚信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示范者,教师的言行对学生影响很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在诚信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本身应该坚定理想信念,积极严格要求自己。其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达到一种做中学,学中玩,学中教的方式。第三、教师要不断拓展自己的讲台,教师的教学不应该局限在讲台上,还可以拓展到讲台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挖掘生活例子,引导和教化学生。
        (二)积极引导公费师范生践行诚信,是诚信行为的养成
        诚信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一个人具有了诚信认知并不等于有了诚信行为,从知到行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实现这个过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教育者在诚信教育的过程中,引导受教育者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对于师范生而言,在学习和生活上树立规则意识、纪律意识、道德意识、责任意识。培养学生在学习上严格遵守《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积极参加社会、学校组织的各种诚信活动。在生活上真诚待人,诚信做事。通过亲身实践活动,达到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到达诚信行为的养成。
        (三)应当建立完善的诚信教育长效机制,发挥制度保障作用,规范诚信行为
        首先,学校应当建立诚信评价制度,针对大学生诚信的相关问题,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评价制度,对学生的诚信评价,通过制定具体的评价方案和实施方案,可以将观念中的诚信具体化,有效地掌握控制学生的诚信行为,对学生诚信状况的记载与评价,有利于受教育者目标明确,判断准确,操作性强,使诚信教育更具有针对性。
        其次,学校应当建立关于个人诚信档案,在档案中记录每个学生在校的诚信状况,通过这个档案与学生的评选资格相联系,比如:三好生、入党人员、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补助等多种活动中,通过二者的紧密联系,给学生一个警示及教育作用,同时学校还应当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个人电子化档案,这个档案可以各个部门进行共享,当学生的行为存在不诚信的时候,可以将其记录在内。通过在校的表现,最终进行汇总,这样能对学生进行一个综合的评价,并将这个结果纳入社会的诚信档案中去。
        再次,用法律制度来保障诚信教育的成果。在诚信教育的过程中,对于一些比较严重的诚信的问题,应该用法律来规范,给学生警示和教育的意义。
四、总结
        诚信作为人类永恒而又常新的话题,对于个人来说,诚信是个人立身之本,对于企业来说,诚信是一个企业健康发展的保障,对于国家来说,诚信是一个国家长久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对受教育者进行诚信教育,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为之奋斗终生的信念。对免费师范生进行的诚信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有待于每个教育者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地完善。

参考文献:
[1] 党的十八大报告全文 学习出版社2012-11-19http://www.wenming.cn/xxph/sy/xy18d
[2] 《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 2018年9月10日
[3] 陈万柏 张耀灿主编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3版  ,第78页
[4] 《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 教师[2018]2号 2018年2月11日
[5] 《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 2018年9月10日
[6] 陈万柏 张耀灿主编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3版  ,第224页
[7]【美】A班杜拉:《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上册),林颖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3页
[8]【美】A班杜拉:《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上册),林颖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9页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