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艳艳
武邑县武邑镇第二中学
摘要:按照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定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语文课程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基于此,教师应具备较高的语文知识、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并以正确的教学策略实施教学活动。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0引言
古语云:春天有播种,秋天才会有收获。这个道理也可以体现在教育教学上,体现在课堂上。每节课每个教师教学的“投入”与“产出”一般是成正比的。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完成课程目标,实现全面发展。但是,由于诸多因素,农村初中语文课堂存在教学准备不足,学生课堂参兴趣不高,教学目标渗透效果不佳等问题,教学的“投入”与“产出”失衡。针对此,教师应深入研究,结合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要求和当地学生实际,探究提升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策略。
1加强教学准备,提高备课的有效性
备课过程是教师对教材、课程标准和学生的研究、组织与再创造的过程,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备课设计,全面把握教学指导思想,课堂教学框架,深入分析教学环节,促使学生在科学的安排与指导中完成课程学习目标。首先,教师应熟悉研究新课程标准指导思想,根据教学指导思想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实践方向,明确教学活动设计的依据,使教学各环节环环相扣,一以贯之。其二要深入研究教材,剖析文本内容,同时分析教材编写的目的,确定设计主题,围绕主题设计启发学生思考的相关问题。其三要分析学情,通过对学生的调查、观察与分析,掌握学生学习中的优势与不足,并围绕学生主体设计教学实践方案,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提炼出调动学生主观意愿和学习积极性的高效方法。最后做好课后作业准备,根据课堂讲解内容为学生设计练习题,并根据学生层次适当进行拓展,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巩固不同的学习结果,形成教学反馈。。
2注重和谐、轻松氛围的营造
良好的课堂氛围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帮助,并且还有助于学生主体地位充分的发挥。初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从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着手,然后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方案的制定。而在实际教学中,则是需要合理的进行引导,有效的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性。这一教学模式不仅仅可以改善枯燥的教学现状,同时还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最终达成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中,学生可以更好的开展各种学习,思维也能够挣脱环境的束缚。
3注重教师文化素养的提升,加强注重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随着新课改不断的推进,初中语文教师也应该加强重视自身各个方面的提升,不仅仅需要学习各种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并且还需要将新课改的要求和教学活动有效的结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应该与时俱进,并且始终坚持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在当前新时代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对于教师组织协调能力的要求更加的高,所以需要教师精心的设计教学环节,采用合理的方式激励和点拨学生,尽可能的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所收获。除此之外,初中语文教师不仅仅需要注重自身文学艺术素养的提升,并且还得加强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提升自身人格魅力,促使教学活动更加高效的开展。
在当前信息时代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还得注重各种先进技术的应用,例如多媒体技术,这种新颖的教学方法不仅仅能够很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还有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4积极的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
要想更好的实现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提升的目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师积极的进行教学方法的优化和创新,这不仅仅有助于初中生语文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并且还可以促使教学目标的更好实现。在实际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材内容,然后循序渐进的组织设计师生互动的环节,灵活的应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他们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除此之外,初中语文教师还可以通过思维碰撞平台的创设来进行教学形式的丰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影响。同时还需要重点教授阅读和写作这两大板块,通过生活经验来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活动,以此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最终实现课堂有效性的提升。
5完善评价体系,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中的心理体验异常重要。也就是说,学生从自身学习情况、教师态度反馈等方面接受到的信息对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影响力,特别是来自教师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会成为学生衡量自身学习效能的重要尺度,也会左右学生的学习态度。在日常教学中,只有完善评价体系这一保障,才会极大地促进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有较强的自尊心,希望得到教师的认可与赞许,如果教师给予适当的肯定,学生便会从内心肯定自己,并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过程中,这样学生必然能够体验成功的乐趣,使自己主动学习,正向的体验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创造力,使得学生在面对不理想成绩的时候也能够放平心态,不气馁和放弃,促使语文高效课堂的形成。
同时,在日常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对那些有着良好表现、取得哪怕有点滴进步的学生给予肯定和赏识。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有一个比较胆怯、性格内向、朗读能力较弱的学生,在一次诗词鉴赏课堂上,笔者鼓励他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发现这个学生有想要表现的神情,但是却又不好意思展示,这时我用“相信自己”、“不要放弃”、“你能行的”等鼓励性的言语加以引导,最后他站起来对这首诗歌进行朗读,也有一些进步。对此,我用“做得好”、“你表现得很棒”等言语鼓励,并且用和蔼的目光、点头示意和拍拍肩膀等方式进行赏识评价,他在获得认同和赞赏之后,明显表现得很兴奋,脸上充满了自信的表情,这样使学生产生了成功的情绪体验,并争取有更大的进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尽力捕捉不同学生的闪光点和智慧点,认识每一个学生身上蕴藏着的巨大潜能,通过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使这些潜能得以释放和发挥,这样的举措下,实现高效语文课堂也就顺理成章。
结束语:总之,教学的效率高不高,并不是指老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东西。每个学生的个人素质是有差异的,相同的教学内容,一部分学生一点即透,一部分学生需要反反复复启发,只要老师勤于学习,善于总结,结合班上学生实际情况,想方设法积极施教,学生经过努力收获不小,就实现了教学的有效。
参考文献:
[1]朱振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分析[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12):32-34.
[2]王翘楚.初中语文教学提问有效性的改进思考[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1):275.
[3]黄琳琳.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6(32):129.
[4]刘夫芹.关于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提问策略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04):125.
[5]杨素云.对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的解读与思考[J].学周刊,2013(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