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资源设计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3期   作者:冉师令
[导读] 现如今,随着我国教育业的快速发展,小学阶段数学对于为学
        冉师令
        沿河县土地坳镇中心完全小学校  贵州  铜仁  565300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教育业的快速发展,小学阶段数学对于为学生往后的数学学习历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具有十分突出的意义,并能够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课堂环境下对小学数学深度教学资源进行设计能够有效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并提升所学知识的实用性。但是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环境下进行的教学资源设计仍具备一定的不完善性,并且未对信息化资源等资源予以充分利用。基于这一现状,本文对小学数学深度教学资源设计的特点及对策进行了简要研究。
        关键词:课堂环境下;小学数学;深度教学;资源设计
        引言
        深度教学就是引导学生深层次的学习教学内容,改变以前灌输表面知识的方式,而是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内涵和逻辑思维。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不但要讲解理论知识,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他们的各项综合素质。各种高质量的教学资源有助于加强教学深度,如果学生们能够把它充分利用起来,就能更深层开发他们的智力,让他们探析到知识的本源,进而扩展知识。
        1深度教学下教学资源设计应具备的特点
        1.1全面化
        对于小学生这一群体来说,由于受到其自身智力发展情况的影响,接受能力及理解能力往往较为有限。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想使得学生对相关的数学知识及运算方法进行深度掌握并理解其具体应用情景,就应当尽可能地实现教学资源的全面化。本文认为这种教学资源设计的全面化应当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对于相应的数学知识阐述的全面化,只有充分地将数学知识中的理论及公式向学生进行详细地展示及讲解,才能为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基础;其二是相关应用案例的全面化,这是由于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往往难以对直接的运算步骤予以理解,因此需要通过实际的案例或者是故事的形式进行辅助解释,帮助理解。
        1.2自主化
        小学数学的深度教学指的是使学生对知识具有深刻的了解并将其内化至自身知识体系中的过程。这种知识的内化不仅需要依靠教师的传授,还需要学生自身加强自主学习才能够达成。例如,在深度教学资源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性教学方式的采用加强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使得学生能够真正地成为课堂地主体,并在自主思考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记忆。除此之外,这一方式的采用还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独立自主学习的习惯,一举多得。
        1.3信息化
        由于当前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丰富的交流方式及信息,因此本文认为教师要想使得对深度教学资源的设计更具价值,就应当实现其信息化,对信息网络中的知识内容、教学案例及多媒体教学方式加以更多地利用。本文之所以认为深度教学资源应具备这一特点是由于本文认为信息网络中的知识内容的运用能够为上文提到的全面化特征提供保障、而信息网络上其他教师的教学方式能够为教师深度教学资源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多媒体教学方式的采用更是可以使得整个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吸引力更强。
        2课堂环境下小学数学深入教学的资源设计策略分析
        2.1借助全资源教学方法,培养学习兴趣
        建立全资源方法是小学数学深度教学资源设计的有效方式之一。全资源教学方法需要将其他课程中的教学资源引入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美术、体育、语文等课程资源,利用课程资源间的关联性来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有效培养,扩宽学生的视野,建立创新的、合理的学科观念.其他课程的教学资源看似和学生的数学学习关联性较小,但是却具有帮助学生深层次理解数学知识的积极作用,能使学生自愿参与到对新知识的探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2积极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求知欲
        除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之外,教师的引导与教育也是小学课堂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但是由于受到小学生注意力集中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在课堂上往往难以适应课堂的环境,极易出现对教师所传授知识不予认真学习甚至不予理会的现象。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开展教学活动等方式使得学生认为教学过程与玩游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从而在游戏中加强对知识的学习,既完美融入了本课内容,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欲望。
        2.3用丰富的教学工具
        随着当今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学校也实现了信息化教学,教室里配备了各种多媒体信息技术设备,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充分运用微视频、交互式电子白板等各种多媒体辅助工具。例如在教学“植树问题”时,通过微课视频首先提醒学生要做的题是“两端要栽”,还利用图片举例让学生明白什么是“间隔”。然后,利用化难为易的方法,将例题转化为简单的线段图,画三个点出现两条线段,画四个点出现三条线段……引领学生观察得出“画的点数总比得到的线段数多一”的规律。最后,笔者又用小路替换线段,小树代替线段上的点,再观察发现其间的规律:种树的棵数总比数的间隔数多一。得出了这个结论,例题中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学生不仅学得有兴趣,而且在潜移默化中解决了重难点。
        2.4增加课堂游戏活动,改善课堂气氛
        课堂趣味性是决定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因此教师教学过程中不可一味的板书和口头教学。教学中可适当的增设教学游戏,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受学生能力和水平影响,一些数学知识教学会比较困难,此时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可能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数学深度教学中结合课堂游戏,让学生轻松掌握教学知识,增强学习能力。
        2.5设计教学活动,组织学生探究性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每节课可以开展两到三个活动,需要将三个活动进行层次性推进,引导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探究.首先,在设计探究性活动时,分为活动A、活动B两组,活动A主要是对参加集会的总人数进行计算.教师可以提出具体的三个步骤:第一,学习工具上的“乘法显示”是否需要选择;第二,设置好9×8的乘法表达式;第三,对结果进行分析.活动B主要是将集会桌数进行打破,需要提供两个具体步骤:第一,设置好4×8+5×8的表达式;第二,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此两个探究性活动的设计都要依据原来的情境的开展而进行.教师指导活动A组学生应用9×8的表达式对结果与因数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活动B组在活动A组的基础上将表达式进行改变.
        结语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兴趣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索知识、培养思维能力,科学合理设计教学资源就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环境下进行深度教学,必须要注重教学资源的设计,通过拟定场景提出问题,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并运用各种教学工具,引进全资源的教学模式,综合各种方法才能让学生运用这些教学资源进行更深层的学习,才能把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灵活运用,让学生达到学会、会学、爱学的进步,并逐渐形成独立自主的探索精神,为以后继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丁洁.课堂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资源设计研究[J].考试周刊,2017,(51):119-120.
        [2]严海芹.课堂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资源设计[J].文理导航(下旬),2019,(12):17.
        [3]邱小琴.探究基于1:1课堂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资源设计[J].吉林教育,2018(27).
        [4]杜鹂,陈美玲.基于课堂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资源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9(3):89-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