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史料教学,提升学生历史意识素养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3期   作者:黄益斌
[导读]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可以分为广义的历史和狭义的历史。
       黄益斌
        浙江省龙游县华岗中学  324400   
        摘要: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可以分为广义的历史和狭义的历史。广义的历史是指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由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两方面组成。而狭义的历史是说人类历史会发生、发展的过程。学习历史,能够让学生以史为镜,知对错以及更好地推断未来。随着历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更多地开始追问历史教育的本质问题。赵亚夫教授提出:“历史意识是历史教学的灵魂。”所以也就是说,中学历史的重要教学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基于此本文针对巧用史料教学来提升学生的历史意识素养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史料教学;学生;历史意识素养

        前言: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素养能够体现历史教育的价值和追求,同时这也说明历史存在于人性之上,和学生的人生具有很大的关联性,将教学更好地升华为教育,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学习到了充实的历史知识的同时,应用多元化的历史观来重新认识自己,进而更加深入地来思考历史问题,感受历史长河中流畅出来的智慧,从而更好地感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一、根据学生实际与教学内容选取材料
        众所周知,历史史料是最接近于真实的工具,是解释历史的依托,是现实与历史对话的桥梁[1]。史料的客观存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重现”历史。史料的内容越是丰富,人们经过研究对历史的认识也就却深刻,能够最大限度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
        在选取史料方面,尽可能地要选取教材中的史料,以便于学生借助史料加深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深化,能够简化历史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将历史知识变得简单易懂。
        在学习《鸦片战争》一课时,教材研读中就存在黄爵滋《请严塞漏卮以培国本折》以及马克思的《鸦片贸易史》这两个史料片段,严重地刻画了鸦片带给国人的伤害。对于这节课知识的认识,学生可以从教师的口中得到鸦片贸易的危害。但是光靠教师的口述,学生并不能有更直观的了解鸦片贸易的危害之大。因为有了黄爵滋与马克思的语录史料记载,将鸦片贸易的危害细化,从官吏到军队,从经济到贸易,从身体到精神,给予了国家重大的伤害。这样的史料选择,让学生对鸦片贸易了解的更加透彻,也有了跟深厚的感悟,既对当时的国情表示哀叹,又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荣誉感以及爱国主义情怀,以此促进了学生的历史意识素养的提升。
二、科学地辨别史料的真伪
        真正经典的有代表性的史料是经过了多年的考究和分析,再经过无数历史学家打磨而成的。但是有些史料融入了编撰者的个人的情感价值,体现了对一段历史的爱好或厌恶,具有一定的立场性。

史料在传播的过程中也会出现真伪、偏全、粗精、存佚的问题[2]。这就要去教师在搜集史料的时候要秉持着严谨的态度,对史料进行对比、分析以及鉴别,观察各个史料对于同一段历史的叙述,哪一个最接近事实,之后再进行选择。同时教师也要将这项技能交给学生,让学生也能够学习鉴别史料的真伪。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一点易懂的史料让学生进行辨析。如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写道:“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南京城外的奇石与钟山绵延之势共得名“虎踞龙盘”。 让学生分析在这段材料中出现了哪些错误。
        通过这样的考察,能够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精神,还能够考察学生对于古代各种文化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了去伪存真的历史意识。
三、以现代发展眼光来解读历史
        大自然的河流奔腾不息会留下雨多肥沃的冲积平原,人类的历史生生不息也会孕育出许多秀良的传统精神[3]。无论是讲究道法自然还是众生平等,都是历史经过不断的发展留给我们最珍贵的财富。今天我们倡导的同住地球村,人类同命运共呼吸,就是源于历史的成果,这种伟大的境界既来源于历史又高于历史。所以我们可以得出,历史人文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熠熠生辉,而历史具有两方面的特性,一点是忠于过于,一点是服务现在。
        历史教学忠于过去,要求历史教学必须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作为教学资源,选择的史料要无限接近历史的真实,所以教师在讲解历史知识时要尽可能地引用古文或者古诗中的原话。如,在学习《秦王扫六合》一课时,可以引用“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来对这篇课文进行更好地分析。
        历史服务现在,是时代性的体现。所以要求历史教学也要紧跟时代的教育,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的特点和需求。教师在选取史料时可以有意识地挖掘弘扬传统文化精神以及爱国主义思想的相关内容,让历史这面铜镜更好地照亮未来。
结论:
        总而言之,史料教学是对初中历史教学知识的补充与延伸,能够帮助学生深化材料中的内容,对具体的历史知识有了更深刻更透彻的了解,同时也对教材之外的历史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拓展了学生的历史学科视野。教师将史料有机地融入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还能够更好地丰富历史知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到历史的本质,揭开历史的神秘面纱,从而让学生喜欢历史,促进学生历史意识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苏文朋.谈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史料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9(04):159-160.
[2]郑晓芳.初中历史课堂求真意识培养策略——以《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一课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2018(11):25-27.
[3]沈明春.基于历史核心素养的初中史料教学实践与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5):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