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的应对策略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3期   作者:王鸣郡
[导读] 近几年来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动下,艺术课程让初中课堂变得更加
       王鸣郡
        长春新区北湖明达学校 吉林省长春市 130031
        摘要:近几年来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动下,艺术课程让初中课堂变得更加丰富。音乐是初中教育重要的艺术课程之一,在初中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注重音乐学科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艺术感,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现阶段我国初中音乐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深入探讨,寻找解决之法。本文就分析了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弊端,针对存在问题寻找相应解决措施,从而提升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注重音乐;素质教育;教学策略
        在素质教育影响下,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在教学中无论是学生的思想文化还是精神文明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能够培养学生音乐素养,陶冶学生情操。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下,有效调整音乐教学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一)传统教学方式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在初中教育中,音乐学科有着比较广泛的运用。从当前的音乐教学发现音乐课堂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局限较大,导致音乐教学与文化课程教学方法雷同。在课堂上缺乏灵活性,教师机械的将音乐知识灌输给学生,缺乏对学生的有效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渐丧失,学生音乐思维能力得不到培养。也无法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失去音乐学习积极性。
        (二)初中音乐课时量较少,对音乐课程不够重视
        学校虽然都设置了音乐课程,但音乐的课时量占很小一部分,大部分的学校对于初中音乐课,并不重视。虽然学校设置了音乐课,但大多数时候每周一节或两节,课时量较少。音乐课程具有广泛性,音乐教育也并不单是单一的文化知识教育,单一的知识讲述并不能够完全体现音乐教育。同时,音乐课程也具有系统性和全面性特点。学校在音乐课程设置的过程中,所安排的课时量较少,无法将全面化系统性的音乐知识,传达给学生,学生无法了解到音乐学习的本质。这样的教育并不能够实现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目的。
        (三)初中音乐教学模式过于单调
        在传统的初中音乐教学模式中,教师按照知识讲解,提问,学生回答的教学流程进行教学。运用讲述法或者按照文化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如果只是进行课堂讲述,将音乐知识机械讲给学生,这样整个课堂会显得非常沉闷,学生也会感觉到枯燥乏味。这并不利于音乐知识的普及,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会认为音乐课程无关紧要,并不需要去重视音乐课程。
        (四)初中音乐教育硬件设施并不完善
        在初中音乐学科教学过程中,音乐设备也是非常重要。许多学生对于音乐设备都有着较大的兴趣,但是从当前初中音乐教学设施情况,我们不难发现音乐设备并不完善,无法进行乐器教学。在上课时,教师也只能拿着课本给学生进行讲解说教,这样的教学无法让学生体会到音乐之美,感受到音乐的力量。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得不到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实现初中音乐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初中教育中,教师会运用反复讲解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学习相关的知识内容。初中音乐教学也运用这种教学模式,这并不能够实现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目的。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敢于创新,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尝试创设教学情境。通过身临其境,让学生体会音乐学习的魅力。众所周知,音乐教育的重点不在于言传,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感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应增加学生的课外音乐实践,例如,笔者会在合适的时机带学生参与音乐会,让学生能够现场观看专业音乐表演演奏,然后在课堂上对各种乐器进行讲述,让学生弹奏体验,并讲述对乐器的认识。这样能够更好将学生带入到音乐的世界当中,让学生对音乐学习拥有更浓厚的兴趣。
        音乐学科与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有着重要的联系。音乐是一门重视实践,调动学生听觉视觉的艺术形式,音乐通过独特的呈现方式和激励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体会到他的独特魅力。通过音乐让学生可以亲近自然,也符合学生的日常生活情调,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增加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二)增加音乐教学内容与课时量,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初中音乐学科教学培养学生音乐素质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实现。当前的音乐课程教学很多时候,都是为了能够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而实施的,也并不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而实施的课程。如果音乐学科教学过于形式化,学生会逐渐对音乐失去兴趣,甚至淡忘这门学科,这并不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学校应适当的增加音乐课时,让音乐课堂内容变得更加丰富。通过丰富的音乐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不同形式的音乐知识。音乐教师在教学中也应用心去引导,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
        (三)教学方式的有效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初中阶段的音乐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反复的教导与纠正。让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整个音乐课堂显得非常单调无趣,学生对音乐完全没有兴趣。要改变这一教学状况,音乐教师在进行音乐课程设计的时候,需要根据学生的特征、兴趣、年龄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增加音乐课堂的趣味性。虽然当前的经济水平有所提升,但很大一部分学生并没有接受专业的艺术培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乐器让学生体验音符的音律,带领学生亲自弹奏乐器感受音乐所带来的快乐。
        (四)利用先进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音乐课时量有所提升,教学内容得以丰富的音乐教育,但在初中教育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少,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时间也极为有限。教师需要科学合理的运用音乐课堂时间。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先进教学设施的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校应完善音乐教学设施,比如购买钢琴、小提琴、吉他等乐器,如果学校方面的财政不允许,可以选择一些低成本的乐器,如竖笛、箫、葫芦丝等。通过乐器让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有实践的机会。通过乐器让音乐课堂变得更加有意义。在教学中也可以运用先进的多媒体设施进行乐器,模拟乐器,让学生进行体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语:总而言之,初中时期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阶段,通过音乐学科教学促进学生的素质教育。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总结教学现状,并创新教学策略。让教学更加具有趣味性,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潘玉辉.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的应对策略探析[J]. 戏剧之家, 2014(07):132-132.
        [2]许艳欣.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的应对策略探析[J]. 中外交流, 2017, 000(033):296-297.
        [3]纪华.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的应对策略探析[J]. 初中生优秀作文, 2016(2):91-,共1页.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