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创新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3期   作者:赵晋红
[导读] 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就在飞速发展当中,
        赵晋红
        汾阳市阳城乡阳城初级中学校 山西 吕梁 032200
        摘要: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就在飞速发展当中,信息技术给当代教学提供了诸多便利,人们越来越关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关系,尤其是在农村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因为地域差异和教学水平滞后,很多农村走出来的学生信息技术素养不完备,与城市学生产生了天然的差距,其主要原因在于农村信息技术教学水平滞后,教学模式传统固化,无法跟上时代的脚步,在现代社会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大前提下,如何提升农村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成为了当前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浅谈教学信息化背景下的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创新。
        关键词:农村教学;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教育信息化;教学创新;策略分析
        从我国的教学发展趋势来看,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了一股不可阻挡的趋势,从教师到学生都受到了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信息社会新型人才培育要求学生能够拥有信息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在不同的场景当中灵活的运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解决问题,这就意味着教师需要对应试教育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做出改变,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被动学习行为转化为主动性为,设计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来优化当前的教学过程,整合多种教学资源提升教学表现力,才能够真正的实现是追课堂、生命课堂、成长课堂、高效课堂,进而为学生的能力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在农村初中学校中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想要学生获得更为全面的的发展和进步,信息技术素养培养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尤其是对于农村地区的初中生来说,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可以让学生的潜在竞争力得到强化,获得更为全面的素质发展。所以,教师应当对现阶段的农村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获得更为全面的信息素养发展,利用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对信息技术工作建设的重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二、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所设课时较少
        因为初中阶段的教学安排中给予计算机技术教学的课时比重较少,所以在具体的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的时间紧、任务重,很难在一堂课当中完整的传授全部的教学内容,加上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缺乏,进一步滞缓了教学进度的推进,导致了教学有效性差,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难以得到提升和强化。
(二)农村地区的观念落后
        在农村地区很多的家长因为文化水平较低,对信息技术的了解不够全面,意味信息技术学习就是“玩电脑”,认为这是不务正业,家长的言传身教也会逐渐的扭转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看法,在这种错误观念的引导下,信息技术学科被严重的忽视,学生不重视,在课堂学习当中缺乏积极性,导致教师的教学工作难以开展,教学有效性较低,这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和信息技术水平发展。


(三)不重视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因为能力的差异和认识的差距,掌握信息技术的速度不尽相同,这种差异性教师并未列入教学模式改进的参照当中,盲目的使用“一刀切”的教学手法,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感受,让很多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难以跟上教学节奏,不仅置换了教学效率的提升,学生在持续落后的学习状态中,自信心也容易受到打击,会滋生厌学、畏难等负面情绪,最终导致学习效率下降,不利于学生的长期进步和发展。
三、基于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创新研究
(一)关注兴趣,动力自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在学习当中的动力源泉,良好的学习兴趣能够驱动学生在学习当中更加专注用心,催化学生的思考欲望,让学生进入兴奋状态,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信息化教学可以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和进步,区别于传统教学中在黑板上获得知识的方式,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优化了学生的知识输入过程,通过视频、图片、音频等多种个教学资源,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学生的记忆过程。在农村信息技术教学当中,为了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的提升,教师可以采用电教多媒体来做教学引导。利用电教多媒体进行教学,首先可以解决农村计算机设备不足的问题,通过电教多媒体来在希沃白板上进行操作,把知识点逐一展示,让学生先浅层的了解知识,这样能够提升上机操作时的效率。其次,教师在利用电教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互联网整合多种教学资源,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优化学生的理解过程,降低学习门槛和难度,活跃课堂气氛,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教学举措,来优化知识传授过程,对学生的兴趣激发有着巨大的帮助,同时能够有效的提升教学成果,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
(二)引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巧用项目式教学
        想要提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单靠教师的努力是远远不够。因为计算机所设课时较少,在课前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做好准备工作,在新课传授之前,教师以项目式教学法下达教学任务,让学生以围绕本堂内容做出解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预习知识,以这种动态化的班级学习办法,强化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分析能力。开放性的问题解答不仅能够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教师也能够根据学生课前作业的完成度来判断教学中需要重点讲解的内容,有了课前准备,在课堂当中教师就能够更加高效的进行知识传授。在知识讲解完毕后,教师可以就学生课前任务完成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能力进阶训练,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闭环,这样能够大幅的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的信息技术修养强化有着积极的帮助。
(三)增加课堂中的实践内容,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所有理论知识的最终着陆点都会落脚于操作,其目的是为了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操作过程中加深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理解要优于单纯的利用理论知识传授,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遇到问题再解决的过程,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并且发现自己的学习漏洞。因此,教师应当改变应试教育下以理论讲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注重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来优化学生的理解。例如在学习word软件的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给出练习题,让学生在操作当中总结问题,然后以问题为切入视角,渗透相关的知识点,利用理论知识讲解去改变学生的错误想法,之后再进行实践操作修正学生的错误操作,可以加速学生内化知识的效率,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完成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当中,想要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创新教学模式,教师需要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引入多元化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钱海慧.浅谈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创新[J].长江丛刊,2017,(31):285.
[2]赵志华.浅谈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创新[J].山东青年,2018,(12):1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