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进平
瑞安市汀田实验小学 浙江省温州3252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网上教学视频出现,它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向学生提供可以随时随地使用的教学视频学习的机会,尽管课程时间相对较短,但它具有丰富的教学内容。在这种教学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变得越来越高效,教师可以通过微类的设计和应用来向学生教授信息技术的知识,可以大大提高您的学习效率,优化课堂教学质量,从根本上提高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关键词:微课;小学信息技术;设计和应用
传统教学课堂通常是课堂中的四十分钟实体课堂教学,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已逐渐被微课教学所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小学生接受新的信息技术知识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思维活跃、注意力不集中的小学生,这种教学方法降低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效率。通过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设计和应用,教师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微课设计原则
1. 微课学习的目标性原则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可以分为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在教学中,有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进行有目的的教学活动,并根据学习过程中学习目标的结果进行客观评估。从这个角度来看,微课的设计必须基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际,微课必须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他们不仅应符合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而且还应联系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接受能力,合理确定教学目标。
2.微课设计原则
一般来说,人们对图片和视频的记忆能力远远超过了文字的记忆能力。因此,如果教师在教授教学内容时添加动画、图片等元素,很容易唤起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热情。这是由于使用多媒体元素来创建情境教学,可以激发学生更快更好地完成知识构建。请勿使用简单的文字和语言来教授知识和示范操作,因为这只会使学生感到单调和乏味,并且课堂的效率不高。使用微课教学可以改变上述不足,可以迅速唤起学生的兴趣,并完成对本课重要和难点知识的讲解。
二、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研究
1.使用微类作为分层教学资源
小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基础不同,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也不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学生综合的学习情况,建立平等、开放的教学环境,以实现全员进步的目标。要将微课作为分层教学资源。首先,我们需要设计分层教学,将微课的优势融入到其中,然后通过分层教学方法向不同学生教授微课资源。该分层设置的来源主要根据小学生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水平之间的差异进行划分。在微课的制作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课程目标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学习与信息技术有关的内容并注意课堂语言表述要清晰,为学生提供合理的布局,并清晰列出学习任务、习题、联系反馈等微课内容。
2. 以微课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手段
微课的另一个显着优势是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讨和学习。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课教学法,不断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构建成熟的自主学习模式。以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初始文字处理软件”课程为例,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微课设计过程来讲解和指导设计过程。 视频的内容可以利用修改文章的完整过程,将课程内容的重点穿插在视频中,学生边看边思考和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和讨论难点,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微型课堂在小学信息技术的实践操作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用性强的学科,他的教学不仅注重掌握学生的基础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操作技能。为了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水平,教师组织实用的计算机练实际演练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例如,当老师组织学生操作《大小写字母巧输入》的内容时,设计了大小写字母输入两部分, 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微课视频,以展示大小写字母输入的全部过程,从而帮助他们顺利地进行操作。在此教学活动中,老师将微课的视频融入到课堂教学环节中,并选择合适的时间播放微型课堂的视频,以利用学生学习中的困扰点并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
4. 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复习班中的应用
复习课是对已学知识的总结,涉及很多内容,教师很难设计一堂优质的复习课,微课可用于在学生面前展示主要知识点,从而使他们能够明确复习的重点、范围和学习目标,并将复习的知识作为知识构架向学生展示,从而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例如,当复习《制作宣传海报》的内容时,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来查看本节中的主要知识点,并呈现由知识点与通过图片展示进行学习的网络图,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查漏补缺,将有助于学生使用微课进行有针对性的重复学习,最终达到巩固教学成效的目的。
5. 基于微课开展信息技术任务驱动式教学
任务驱动式教学是传统教学模式与微课教学相结合的产物,敦促学生对完成由老师布置的作业的前提提出详细的疑问与见解,主要适合于统一和多课程的综合教学内容,具体可以分为:活动导入、活动准备、自主学习、信息处理与交流评价,从而培养学生综合问题解决能力。例如,在《信息交流方式》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根据课文内容将班级学生分组,并分配任务要求,即学生在对微课视频相关操作熟识的基础上进行模拟操作以小组为单位对相关过程中所产生的疑惑予以探究,通过小组内探究与组间互助来探索和解决,并在指定的时间内提交一份具有古今与现实信息交流的对比照,在阅读和批改的基础上,教师将以微课的形式提供反馈,学生小组基于反馈进行再次探究与修正,直至达到教师教学预期,促进学生操作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结束语:通过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设计和应用微课,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有助于理解重难点的信息技术问题,学习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借助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可以显着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对促进我国教育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熊开武.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09
[2] 吴娥.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
[3]王健相.微课在现代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