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征花
黑龙江省抚远市第三中学
摘要:随着中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初中语文教师愈发注重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思维能力的提升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更快地掌握要点,对于阅读理解类的题目也能更加准确地获得答案,从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和学习效率。因此本篇文章将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以期为广大初中语文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帮助学生全面提升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初中阶段语文的学习压力并不如高中大,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语文的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传统的中国教育注重的是学生的分数,任何的学科都需要通过相应的考试来验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且由于中国的人口基数较大,升学的压力从小学就已经有了,并且随着年龄升学压力与日俱增[1]。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家长对孩子的培养花费了更多的心血和金钱,从幼儿园开始家长就已经开始为孩子考虑到未来的学习问题。中国初中生所缺乏的不是更多的语文知识,而是思维能力。因此,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提升语文学习效率,激发其对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
1.举办多元的课堂活动
语文学科知识博大精深,传统且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扩展[2]。而举办课堂多元化的活动能够激发学生产生对语文的讨论兴趣,鼓励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进行自主性探索,从而培养思维能力。例如,如今的初中生喜欢观看电视节目,初中语文教师就可以将各类传播中国文化的电视节目作为部分课堂教学内容,例如《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等。这类电视节目的制作也同样是为了展现中国文化蕴含的巨大魅力,帮助中国人建立起自己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具体而言,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一段节目,然后让学生针对这些内容自由地探讨,抒发自己的想法,或者是教师根据节目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探讨。在自主性探讨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进行自主思考,思维能力也就获得了相应的提升。在课余时间中,语文教师也可以定期举办辩论比赛。这种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鼓励学生参与到讨论中去,让学生能够积极学习语文知识,深入感受语文这门学科的魅力。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不仅是为了考一个满意的成绩,更重要的是语文的学习是中华文化学习的重要途径,它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文化自信,更重要的是课堂的自主性探索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进行自由化的小组讨论
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由分组,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分组。例如,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学生可以选择两人组成小组,或者多人组成小组。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选择问题的时候应当选择开放式的问题,让学生可以自由地进行探讨[3]。当学生探讨出一定的结果后,教师需引导各个小组进行探讨交流。具体而言,教师从每个小组中随机挑选出一名学生,让每个小组的代表根据某个问题进行探讨和辩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被激发,同时也能锻炼其口语表达能力。
3.利用群文阅读的教学方法
随着越来越多的教师注重在阅读层面进行教学的创新,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逐渐被教育者所关注。所谓群文阅读,主要是指非单一篇目的阅读,而是指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使用同一主题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扩展有关的阅读知识,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具有更加系统的阅读思维。阅读思维的提升实际上也有助于语文思维能力的提升。同一主题的多篇阅读篇目具有不同的写作风格和内容主旨,通过横向对比,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写作风格的文章,有些文章含蓄内敛,情感真挚,有些文章则刚劲有力,慷慨激昂。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到不同写作风格的特征,从而让学生在进行其他方面的语文训练时能够提供参照的模板。阅读品味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但是如果想要提升学生的阅读品味就需要大量的阅读。总而言之,群文阅读实际上带给学生的不仅是大量的阅读材料,还是对同一主题的不同角度的认知和思考,不同作者的价值观不同,写作风格也不尽相同,这些都是能够让学生提升阅读品味和思考能力。提升阅读品味并不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大量的训练去让学生在众多的文章中摘选出那些精华之作,提升辨别文章质量的能力,从这一角度看,群文阅读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之后稳步提升阅读的品味。
4.结语
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注重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语文综合能力,为其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燕.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新通信,2020,22(14):212.
[2]刘静.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0):82-83.
[3]朱立仁.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学周刊,2020(15):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