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业评估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深化改革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3期   作者:贾学斌
[导读] 目前,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教育仍存在着许多限制和薄弱
        贾学斌
        黑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摘要:目前,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教育仍存在着许多限制和薄弱环节,基于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认证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成果为导向和持续改进”思想,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习实践等环节进行深化改革,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为学生日后更好的开阔专业领域打下基础。
        关键词:专业评估;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教学改革
        引言
        为了实现学生的能力增长,高校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目的是为了让对应专业成为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垫脚石。而随着市场就业压力增大,现阶段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许多高校的就业率均呈现下降趋势,因此,让教学改革落到实处,增强专业的竞争力逐渐就成为了各高校追求的目标。
        1专业评估认证的目的
        高等教育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评估认证的目的是加强国家和行业对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育的宏观指导和管理,保证和提高专业的教育质量,使专业毕业生符合国家规定的申请参加注册工程师考试的教育标准,为与其它国家和地区相互承认同类专业的学历创造条件。具体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为加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教学质量的评价与监督;二是落实行业对专业人才培养的指导作用;三是评估认证是执业注册工程师制度中的配套办法,通过专业评估认证专业的毕业生在报考执业注册工程师时有一定优惠条件;四是国际工程教育资格互认的必须条件。
        2专业评估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深化改革的措施
        2.1落实学业导师制,因材施教
        我校实行学业导师制,旨在帮助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大学一年级新生由高中相对封闭的环境进入大学,在生活和学习上极度不适应,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在大学一年级一入学,分配相关的学业导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方面的引导和生活上的关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责任感和专业认同感。大学二年级和三年级,导师更多地提供科研方面的指导,开始给同学介绍专业实验室相关情况,让学生先从子项目做起。随后参与到学业导师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期间还可以指导学生参加一些“挑战杯”项目、各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深水杯”全国大学生给排水科技创新大赛以及其他一些各类大赛。在本科教育的最后一年,导师可以结合学生自身的兴趣特长在就业方向和考研方面给予相关指导。但是学业导师制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教师因工作较忙,认为担任学业导师会增加额外压力,由此产生抵触心理,对学业导师制以及学生的培养产生极其不好的影响。因此,做好导师思想工作,建立健全学业导师奖罚制度,并且在名额分配上做到合理适中。这样才能使得大学一年级新生在大一上学期快速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历程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帮助学生在未来四年的学习当中能够把握重点,并且找到合适的方向,为以后的就业、考研等方面,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最终使导师和学生建立一种良性的沟通,建立师生互信关系,从而落实学业导师制,达到因材施教的目标。
        2.2完善实验教学的成绩考核
        专业评估背景之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的实验教学考核不能只局限于某一次实验的成绩,而要将学生平时的上课表现、实验报告的撰写情况、实验考试的分数等全面结合起来,多角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能力。学生了解实验的考核方式后,则会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投入到课堂试验当中,从而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保障实验教学的质量。
        2.3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开放交互式项目教学法
        以培养学生工程素养为目标,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将开放交互式的项目教学法贯穿实践教学全过程。

具体做法是:设置一系列完整的“给排水工程项目”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分工协作完成各自的任务,并结合生产实践项目的特点和学生特长,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实习小组,参与到不同的生产实践项目中去,完成对各个生产实践项目的实习任务,任务完成后各小组将生产实践项目成果进行展示和讲解,组内组间相互交流和学习,从而达到对不同的生产实践项目进行了解和学习的目的,切实提高学生的执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4基于专业认证标准的课程教学体系优化应用
        在专业课程设置中,要达到使学生掌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包括:水泵与水泵站、水处理微生物学、水文及水文地质学、工程力学、水力学等课程,掌握解决本专业工程技术问题的理论和方法,包括: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质工程学(上)、水质工程学(下)、给排水管道系统、现代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基本原理与设计方法;了解与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通过深刻理解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定位及办学特色,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各项优势资源,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重新进行优化,同时,要更加注重对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优化,比如,在水质工程学课程中,要加大城市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内容,使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后,立刻通过课程设计的实践内容来进一步加深知识的理解,在现代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中,要通过多参观、多实习的方式来增强感性认识。
        2.5扩大实践教学队伍
        为突出理论与工程实践的有机结合,重视培养学生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和综合能力,突出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我专业聘请多名校外专家作为实习实训导师给学生授课。这些专家有多年的项目管理经验、BIM建模经验和设计审图经验,在实习和企业授课环节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分享给学生们,成为学生的榜样和良师益友。在毕业设计环节,校外导师从工程实践角度提供大量的建设性意见。
        2.6强化过程质量管理,确保实践教学成效
        严格执行实践教学环节管理制度。集中实践教学时安排专任教师全程指导;分散实践教学时要求教师巡查指导并通过实践教学管理平台、微信、QQ等手段全程监控过程效果;实践教学完成后进行答辩;严格监控教师指导过程,定期汇报、交流;根据学生过程表现、成果和答辩等情况,由校企指导教师综合评定成绩等。
        2.7推行翻转课堂,创新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的根本目标是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然而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仍然是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教师上完课就走,学生合上课本就不再打开,成了一种普遍现象。所以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高效学习成为首要任务。为此,教师录制大量精品线上课程和课堂微视频。以《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为例,在课设前通过网络平台“超星学习通”发布设计题目,每5人一组。通过查阅文献和学习规范和图集,以PPT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出自己小组的成果,并且汇总自己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先由其他小组提出不同意见,然后教师分析各种方案最后做统一讲解。既能锻炼学生搜集资料、汇总资料、使用规范和图集的能力,也能提高学生语言组织水平。
        结语
        将专业评估视为改革契机,积极建设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体系,能有效提高实验室与内部仪器的使用率,为学生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的发展创造物质基础。后续其他专业也应大力进行教学改革,努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利华,赵津婷,刘向东.从工程教育认证视角重构第一课堂实践教学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15(12):60-67.
        [2]刘子正,李江云.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构建及专业发展方向[J].课程教育研究,2018.
        [3]韩凤霞,郑军.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工程训练教学的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10):178-1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