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婕
桂林技师学院 541004
摘要:技师学院在培养与输送幼儿教育专业人才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之下,一方面社会对于幼儿教育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同时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对于技师学院幼儿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而言,需要更加专业化地实施幼儿教育人才培养;另一方面技师学院要始终突出和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显著特征与明显优势,积极探索行之有效、丰富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着重于职业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对此,本文着重分析和探索技师学院幼儿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形成有益的借鉴与参考,更好地服务于幼儿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技师学院;幼儿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实践;路径
引言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同样应该成为技师学院幼儿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主要目标。为此,技师学院就要进一步创新幼儿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一要服务于人才的成长与进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以此来更好地服务于地区发展,尤其是在与教育相关的人力与智力的输送;二要坚持就业为导向,切实促进办学质量,使学生能够顺利就业的同时,能够受到社会的认可与欢迎,能够在岗位上展现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一、问题的提出
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幼儿园数量有望突破30万所,同时市场规模在这年也有望突破2700亿元,如此庞大的发展规模,需要大量的幼儿教育专业人次。对此,技师学院要进一步加强幼儿专业人才的培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着力于创新型、应用型、专业型人才的培育,以有效缓解了幼师师资匮乏的问题,切实带动幼师队伍整体素养及水平的提升。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技师学院幼儿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当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此,现阶段围绕技师学院幼儿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实践的探索,是一项极具必要性与极具现实意义与价值的工作。
二、幼儿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现阶段,技师学院幼儿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还不够明确,同时过分强调专业教育,相对应来讲则忽略文化理论课程。然而,由于幼儿教师面对的是求知欲超强、想象力丰富的幼儿,他们对于世界和事物有着自己独到的认知,而对于幼儿教师而言,为了能够更好地指引幼儿的学习与成长,不仅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有丰富的文化知识,以此来更好地满足实际教学需要。换言之,我们要树立培养多元化知识能力素养人才的目标,以更好的胜任幼儿教师的职业。
(二)培养规格与用人单位不对接
我们一直在强调“零距离”就业,但是结合人才培养的现实情况来看,却与预期有很大差别。在学生毕业之后,他们的综合素养有待于提升,专业理论知识还不够扎实,专业技能水平还有所不足,实践操作能力相对较差,由此一来他们的就业竞争力较为不足,直接影响到自己的顺利就业,而且即使已就业,也无法在短时间内表现出较强的岗位胜任力。另外,教材知识没有及时更新,与幼儿园实际需求相脱节等问题也普遍存在且较为突出。至此,导致培养规格与用人单位不对接,影响与制约幼儿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实效的实现与提升。
(三)人才培养方案与市场需求不对接
在学生在校学习的有限时间里,由于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培养规格发生偏差,直接导致人才培养的方案与市场需求不对接。具体来讲,幼儿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当中,一些教师仍然秉持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来进行,即重理论教学与专业技能的培养,相对应来讲实践教学与文化培育不足,难以培养出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质学生,也能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与提升。
三、幼儿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实践路径
(一)不断完善幼儿教育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结合幼儿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以往经验与教训,我们在不断完善幼儿教育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过程当中,应当进一步强调和突出有关专业实践教学的部分。对此,我们可以将专业实践教学部分划分为三大部分,即课程实践、综合实训与顶岗实习。对此,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到幼儿园观摩学习,或者是开展主体班会等方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专业的同时,热爱本专业,真正使自己形成幼儿教师应有的专业素质。另外,要科学详细地制定顶岗实习计划,最大限度地挖掘校内外现有的教学资源并建立顶岗实习基地或综合实训中心等。
(二)积极开展校内专业技能竞赛与专业汇报活动
为了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同时进一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专业素养,要通过开展校内专业技能竞赛与专业汇报活动,将技能竞赛与专业回报当成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具体来讲,每个学期要定期举办幼儿教育专业幼儿故事、声乐与钢琴比赛、现场手工作品比赛、幼儿英语教学技能比赛、幼师三笔字等比赛。对于学生而言,在参加各项技能竞赛活动的过程当中,既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专业技能,锻炼了自己的胆量,还提升了自己的活动组织能力等等,这些都是一名合格幼儿教师的必备素养。当然,除了专业技能竞赛,还可以开展专业汇报活动,充分展示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班学生在校期间练就的扎实职业技能基本功和良好的幼师专业素养,这既是学生学习效果的一次检验,又可以学生精神风貌的一次展示,还有助于幼儿教育专业办学特色的形成与突显。
(三)长期不懈坚持组织学生到幼儿园观摩见习
幼儿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最直接、最有效方法就是让学生到幼儿园实地进行观摩与见习。对此,首先技师学院应当与地区内有良好办学资质的幼儿园建立合作关系,以为学生提供观摩与见习的机会与条件。另外,还要建立行之有效的观摩见习制度,每次见习后同步进行评课活动,使学生对见习内容能够及时消化吸收,并要求学生撰写见习报告和心得体会。通过见习,学生对幼儿园常规教学有了初步认识,对幼师的职业素养和教学技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为后续学习提供了更强的动力。
(四)不断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与就业指导
面对当前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使学生养成强烈的就业竞争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道德观,激发学生投入未来幼儿教育事业的热情。对此,要不断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与就业指导,比如通过开办专题讲座或主题教学等办法来进行。一个优秀或者是合格的幼儿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知识与能力,更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对此,在日常教学过程当中,我们要让学生认知和了解“生本”思想与理念,这是作为教师尤其是幼儿教师所必需的核心素养,当然这也是学生就业指导当中的重要内容。
(五)顺利完成学生的实习就业双向选择
不论是实习还是就业,都是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既是检验学生水平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的良好机会。对此,我们要为学生尽可能多的创造一些参与实习与就业的机会,比如开展现场招聘会或者是提供劳资双方见面的平台,顺利完成学生的实习就业双向选择。对于学生而言,可以在参与的过程当中,更好地表现自己,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所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更能够为今后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帮助。
总而言之,技师学院要进一步创新推进幼儿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提升幼儿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实效。当然,如何才能使我们中职校培养的人才既符合中职的培养目标,又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仍然需要所有中职老师不断地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张同祯.中职“幼儿教育学”课堂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分析[J].科教导刊.2020(07):134-135
[2]杨娟.中职幼师幼儿教育学教学现状及改进对策[J].新课程研究.2020(02):43-44
[3]翁念念.关于中职幼儿教育学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百科论坛.2020(05):34-35
[4]谭忠良.中职学校幼儿教师口语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软件.2019(11):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