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函数教学的方法探究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4期   作者:夏雪
[导读] 函数是初中数学中最难的部分,它涉及到代数式、几何、方程式等不同的
        夏雪
        河南省开封市静宜中学(原开封八中)  河南 开封  475000
        摘要:函数是初中数学中最难的部分,它涉及到代数式、几何、方程式等不同的知识点,因此,学生在学习函数时必须对其定量和变量进行深入的研究,发散数学思维,这样才能更快地解决函数问题。但经过观察发现,大部分学生在函数学习过程中,都会觉得函数过于深奥难懂,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影响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因此,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数学函数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以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函数教学;方法
一、初中数学函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方式静态化,学生难以理解
在当前的初中数学函数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喜欢给学生们讲述一些函数概念,把动态的函数教学变得静态化,使学生在函数学习阶段无法理解变量、定量等专业名词,从而影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二)教学缺乏针对性,限制思维发展
        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一些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更加快速地理解函数概念,在教学过程中开始借助图像来呈现某些知识点,但教师在具体的教学阶段中更注重自己对相关知识点的分析,没有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导致大部分初中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程度较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
(三)教学缺乏趣味性,学生学习兴趣低
此外,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模式比较僵化,让学生在函数学习过程中不断掌握新的概念性定理或者运算法则,导致课堂缺乏一定的趣味性,使学生在函数学习中的压力过大,不能体会到函数学习的乐趣,进而导致学生对函数这一知识点的排斥程度越来越大。
二、关于初中数学课堂中函数教学的方法探究
(一)借助数形结合,提升教学效果
大多数学生在学习函数时都无法快速地找到各种函数的变量,在这种情况下,会进一步影响学生对函数的理解。因此,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模式来提升教学效果。如题目为:“某水库的水位在最近七小时内持续上涨,相关研究人员记录下了这七小时内八个时间点的水位高度,试析水位变化有什么规律?”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学生发现,仅仅是用肉眼直接观察这些具体数据的变化,可能很难找到具体的变化规律。在这种情形下,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借助描点法画出函数图像,根据图像进一步观察。

根据题目中提供的数据来进行函数图像的描绘,学生可以轻易发现,在最近的七小时内,水位呈均匀上升趋势。因此,在函数教学过程中借助数形结合模式,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分析一些现实问题,也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解题效率,帮助学生更加快速地理解不同的知识点,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度。
(二)巧用信息技术,增强教学趣味
有些初中学生认为函数学习比较困难,因此他们在函数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强烈的学习兴趣,从而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心态比较消极。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通过不同新颖的教学模式来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例如,在过去的函数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都会选择手工绘图方式和学生一起分析函数图象,这种教学模式耗时较长,而且在此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学生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为了让学生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教师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绘制函数图像。比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计算机上《几何画板》的这一软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随机地提出不同的函数解析式,然后教师点开这软件中的绘制函数图像功能,输入函数的解析式,让学生们观察计算机自动绘制出的图像。以这种方式,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学的乐趣,又能让学生被绘图软件转移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课堂活跃度。
(三)给予探究空间,培养思维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吸收更多的知识,使学生能更顺利地通过考试。但在当前的教学改革背景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所以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们更多的发挥空间,使他们能够主动地探究,不断地思考,增强学生们的解题能力。比如在以往的函数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都是直接将函数的内容介绍给学生,并与学生一起对图像进行分析,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没有多少自主尝试的机会,使得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难以得到明显提升。因此,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转换方式。比如在学习一次函数时,教师已经借助图像展示的方法来帮助学生们归纳出了一次函数的特征,那么在学习二次函数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独立尝试。学生可以选择个人或者是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分析二次函数图像的具体规律。在此模式下,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能不断回顾老师以前采用的函数探究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他们的思维更灵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函数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究空间,让他们能够不断地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同时,在现代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也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韦少明. 关于初中数学课堂中函数的教学方法论述[J].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8, 000(004):P.153-153.
[2]翁玉斌. 关于初中数学课堂中函数的教学方法论述[J]. 学周刊, 2016, No.282(06):108-108.
[3]黄义松. 高效教学初中数学中函数问题的方法浅析[J]. 语文课内外, 2017, 000(035):1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