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小学生数学符号感的培养及其相关路径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4期   作者:王琦
[导读] 符号感就是学生能够利用符号对数以及一些数量关系和相应的变化
       王琦

        临海头门港新区中心校
        摘要:符号感就是学生能够利用符号对数以及一些数量关系和相应的变化规律进行理解。在最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应该对学生进行符号感的培养。但是在根本上来讲,在数学学科中符号感也就是学生对数学学科范围内符号的感觉,感受到符号的价值,并且学生产生符号感后,能够利用符号进行数学知识的思考,表达学生的想法。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实施符号感的培养就非常的重要,能够让学生将符号感渗透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让学生得到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 符号感 培养
一、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数学符号感
        在生活中不仅包含着很多数学知识,同时对于数学学科中的符号也在生活中有所体现,所以在对学生数学符号感的培养时,教师应该将生活的实际与学生的符号感培养相联系实施教学,让学生更好的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符号,同时实现对学生符号感的培养,给学生创建生活中充满数学符号的情境,让学生更积极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发现生活中潜在的符号知识,培养学生的符号感。例如,教师在“加号”教学中,学生在一些学前教育中对一些简单的加法已经有一定的认识了,所以在小学时期的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利用不一样的方式让学生对数学加法有更多不同的认识。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内容,用这些数学符号进行表示:现在书桌上有3支铅笔,小明又在书桌上放1支铅笔,这时书桌上有4支铅笔,那么放铅笔的这个过程用数学符号应该怎么表示呢?利用这样的形式就可以让学生将这些抽象的数学符号进行具体化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能够意识到加号的含义,教师也实现了将一些数量关系进行符号化的教学。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自然就能够将数学符号与生活联系,让学生得到符号感的增强。
二、利用实践培养学生数学符号感
        在培养学生符号感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是对学生进行简单符号的应用教学,教师还应该让学生对数学符号进行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符号感的增强,教师也合理的实现对学生符号感的培养,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并且让学生在探究中得到符号感的提升。例如,教师在“乘号”的教学中,乘号是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新内容,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探究乘号相关的知识,利用这样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明确数学知识中的数量关系,同时还能利用乘号的教学,让学生发现数学符号在数学知识中的应用,利用这样的教学实现对学生数学符号感的培养。教师可以选择5名学生,给每个学生3颗糖果,这时教师可以问题一下学生现在有多少颗糖果呢?学生会对学生手中的糖果利用加法的形式一个一个相加,算出最终的结果。这时教师说,如果现在有更多的学生,每个人手中都有3颗糖果呢,应该怎么才能知道一共有多少糖果?在这样的教学引导下,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理解乘号的概念,利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自己实践计算探究中感受乘号,让学生在实践中对数学符号进行探究。

在这样的教学中,让学生明白数学符号应用的简洁性,让学生能够在探究中理解数学符号,实现对学生符号感的培养。
三、利用游戏培养学生数学符号感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很多学生学习数学符号知识,都是利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和理解数学符号,所以学生也没有太多的符号感,教师在教学时就应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符号感,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符号,感受数学符号之间不同的意义。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大于号、小于号以及等号。教师可以拿出一个算式,之后再拿出一个算式的结果,让学生填上相应的符号:3+6?7,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之后写出题目让小组之间进行抢答,答对一道题记一分,最后得分比较多的小组胜利。利用这样竞争游戏的方式实现对学生符号的教学,并且在游戏中,在学生喜欢的氛围下锻炼学生对符号的应用,在不断应用实践的过程中实现对学生符号感的培养,实现对学生高效的教学,加强学生对符号的理解以及应用。
四、利用特殊的数学符号教学培养学生数学符号感
        小学阶段学生可以学习到很多的数学符号,可以是计算过程中能够应用到的数学符号,也可以是在解决位置问题的过程中应用到的数学符号,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方程应用题的教学,让学生理解不一样的数学符号,让学生学会利用特殊的数学符号表示数学知识中的数量关系。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进行应用题的设计,圆珠笔3元一支,小丽共花费15元买圆珠笔,那么小丽一共买了多少支圆珠笔?这时有的学生可能会直接应用除法进行计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假设用一个字母表达小丽购买圆珠笔的数量,之后进行数量关系的表示。利用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解决方程应用题的过程中学会特殊数学符号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符号感。
总结:
        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数学符号涵盖着学生数学学习的整个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利用数学知识的教学,将其与数学知识以及学生的生活等等方面相联系,利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更好的感知和学习数学符号,实现对学生数学符号感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洪月莲.加强数学符号意识培养提升学生数学综合能力[J].考试周刊,2019,(35):78. DOI:10.3969/j.issn.1673-8918.2019.35.076.
[2]姜中良.如何加强小学生数学符号感的培养[J].新课程导学,2014,(17):28. DOI:10.3969/j.issn.1673-9582.2014.17.026.
[3]张雅婷.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符号意识[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0):90-91. DOI:10.16681/j.cnki.wcqe.202010040.
[4]阮书铃,周志平.小学生数学符号意识的感悟与培养——以《字母表示数》一课教学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12):86-87.
[5]李志强.从“符号感”到“符号意识” ——论小学数学符号意识的培养[J].年轻人,2019,(30):202. DOI:10.12214/j.1672-3872.2019.30.1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