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对小学德育的影响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4期   作者:叶大奕
[导读] 教学改革思想的全面贯彻和落实,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全面增强学
        叶大奕
        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钱排镇竹垌小学 广东 信宜  525342
        摘要:教学改革思想的全面贯彻和落实,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全面增强学生的学习素养。因此,小学德育课堂中的教学内容逐渐凸显其重要性,小学德育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以及社会现状完成知识点的教学,通过不同方式让德育课堂教学内容更加完善。教师要认识到网络环境带来的优势和弊端,通过德育内容的融合为学生提供宽泛的平台,保证小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文章中主要分析了网络环境对小学德育内容教学的影响和应对策略。
        关键词:网络环境;小学德育;影响;对策;分析

        前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人类生活逐渐走向大数据时代,网络环境呈现缤纷色彩,在为人类生活带来方便和便捷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弊端。在对小学学校的日常教学过程的调查中发现,学生容易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形成一定的负面情绪,但是网络同时又为教师的日常知识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方便。因此,在小学学校的德育课堂教学内容讲解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应对网络资源带来的挑战和影响,同时积极改变策略,为学生创建优秀平台。
一、网络环境对小学生的影响分析
(一)影响小学生的价值观念
        网络中消极、暴力、黄色等不同内容直接影响小学生的价值观念,影响小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意识,网络中的影响和陋习此起彼伏,会直接威胁小学生的健康成长[1]。
此外,网络中的一些过激言论会阻碍学生的进步,部分学者会形成消极、颓废的情绪,甚至会产生变态性的思想,直接导致小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对事物的判断意识降低,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2]。
(二)影响小学生的日常行为
        网络中的游戏、暴力情节、暴力电视内容、暴力视频资料严重影响学生的行为,导致学生在日常事务的处理过程中多半会选择暴力方式解决问题,致使少年犯罪现象层出不穷。学生在日常事务的处理过程中会选择粗暴性手段,甚至部分小学生形成怪异孤僻的性格,不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阻碍了小学德育课堂内容的教学[3]。
二、网络环境下小学德育课堂的应对策略分析
(一)正确认识网络,完善德育课堂教学过程
        教师在日常课堂知识内容的讲解过程中要做到充分的认知网络、善于利用网络优势、善于为学生提供宽泛的平台条件,通过教师网络资源的合理运用,为学生创建宽泛的环境和学习平台,保证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认清自我,教师指引学生善于利用网络完成知识学习、善于规避网络的弊端,有助于小学德育课堂教学质量的增强。
        例如:教师正确认知网络的方式可以通过学习方式,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学习或集体备课,相互交流在知识点教学过程中的不同方法。

此外,教师正确认识网络的方式可以与学生共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利用网络完成的不同事件,教师依据学生的表现加以指引,教师通过正确认知网络德育思想的渗透,可以让学生学会选择、学会正确选择、正确判断事物,促使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念。
(二)融合学生生活,完善德育课堂教学过程
        生活是学生较为熟悉的场景。因此,在小学德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做到网络与德育内容的融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认识网络,通过与学生生活环境相似的情境,教师完成相应知识点的渗透教学,会保证学生理解能力的增强,也会推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面认知,能够在课堂教学内让学生善于在生活中应用德育思想,正确使用网络方便生活,为学生的日常学习提供方便。
        例如:当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渗透感恩德育思想时,可以通过网络向学生介绍不同的人群,在祖国的边疆,官兵战士的无私奉献保卫了家园环境的和谐、医院中医务人员的辛勤工作保卫了人类的健康、家庭中父母的辛勤工作保障了孩子的正常生活。教师通过信息技术传播正确思想意识,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井然有序、国民正常生活背后不同人的无私奉献。随后,教师可以对比展示网络中的消极思想意识,让学生认识到消极思想的偏激,以此能够正确认识网络中的思想意识,在德育课堂内学会感恩,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正确表述自己内心的想法,学会说“谢谢”,强化学生的德育思想意识。
(三)开展实践活动,完善德育课堂教学过程
        实践活动的开展会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保证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因此,在小学德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活动,让实践活动过程完善学生的思维意识,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网络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认识到网络与实践活动的融合点,通过实践活动方式完善德育思想的教学过程,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取得全面发展。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开展“网络伴我成长”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实际在生活中搜集使用网络、优化生活的不同点,同时搜集网络的消极影响,在实践活动成果汇报时加以充分展示,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自主认知网络,相互交流规避网络风险的方式,也会为教师日常知识点教学做好铺垫。在学生的分享结束以后,教师要向学生渗透明辨是非的德育思想内容,让学生强化对日常生活中不同事物的判断能力,保证学生强化学习成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语:综上所述,在新时期小学德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迎接挑战,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更新策略,为学生提供宽泛的环境,同时教师分析德育课堂中的教学现状,针对性加以改革和方法策略的更新,会促进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成长。小学德育课堂中的教学内容会为学生提供优质的环境,保证学生的进步。但是,在取得丰硕的成果之后,教师仍需探索网络环境下小学德育课堂的应对策略和使用方式,争取全面增强学生的学习素养,促进学生学习成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巫梅芳.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9):26.
[2]王超.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德育教育模式创设与实践研究[J].才智,2019(23):58.
[3]杨玲,陈树发.网络时代小学德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南昌县小学为例[J].景德镇学院学报,2019,34(02):124-1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