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国栋 杨小丽
淮安市老张集乡中心小学
摘要:小学德育教育中融入传统节日文化,既可以丰富德育内容,又能增加德育的趣味性,大幅度提升小学德育教育质量,保证小学生健康成长。文中分析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探讨小学德育中如何有效渗透传统节日文化,提高小学德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德育;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实效性
从古至今,道德问题一直是人们所看重的,特别是对于那些正在成长中的学生来说,只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德育习惯,以后才不至于走歪路。教师队伍如果想要提升小学生的德育水平,首先应加强自己的德育素质。本文将针对如何提高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实效性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一系列重要的措施和建议。
1、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生的三观正处于一个形成的重要阶段,如果在这一时期,他们不能够掌握良好的德育知识,那么在今后的发展中将会遇到甚至做出许多的错误。这些年来,校园暴力事件一直存在,而且小学生违法的事件也是层出不穷的,这就使得教师重新思考,我们对于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是否过于轻视,这会导致了他们无法判断是非黑白,所以提升小学生德育教育是当前大势所趋,相关教师队伍要加大对其的重视力度。
德育教育是小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其对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在某些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们人格和良好品德的形成。小学生如果能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格,这就能够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能更加全面地去分析和看待问题,对于生活中的人和事也能进行更加辩证地判断。
2、小学德育教育中传统节日文化的作用
2.1 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
传统文化当中不乏优秀的道德品质:爱国主义、诚信守诺以及团结友爱等。上述品质对提高小学生个人综合素质而言具有积极意义,也为其之后融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在目前小学教育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强化思政教育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使得学生可以接受优秀的人文素质教育,在提高学生学术能力的同时,也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2.2 有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由于学生长期接受应试教育,容易导致将学生变成一个学习的“工具”,学生的素质没有得到重视,长此以往,导致学生不能全面发展,学生往往会忽视人文素养的提高,只是重视知识的学习,往往会形成一种“有才无德”的局面,这种教育的不平衡往往会产生很多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结,正是党中央结合当今的社会实际,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科学的归纳和总结后所提出来的。因此,在小学生理解和应用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
2.3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中华文明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无数炎黄子孙世代相传,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美德。例如:雷锋精神、自强不息、诚实守信等精神,这些美德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当前,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倾向,小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部分小学生受到西方腐朽没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出现了盲目崇拜西方的价值观,抛弃,蔑视,诋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滋生了不良现象和思想。因此,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生德育教育显得尤为必要。
3、小学德育融入传统节日文化的措施
3.1 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想要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不仅要重视德育的理论知识,更应该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因为一味的“死知识”会降低学生的兴趣,甚至会让他们产生一个厌恶心理,这样的教育带来的效果反而不如人意。
例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来为学生播放与道德相关的社会案例,还可以把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与道德相关的案例引入课堂之中。让他们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形成对德育知识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还会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和理解,这也有助于小学生更好地去掌握和学习。这种方法比一味的讲解死知识更加受学生们的欢迎,也能提高教学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在学生在更加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掌握德育知识。
3.2 渗透传统文化
小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而且我认为小学阶段他们完全可以利用课后的时间去诵读名家名篇,诵读千古美文,通过耳濡目染的方式不断的加深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经典的著作其实和传统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两者都是归属于中国文化的,再者,从相同方面来看,两者都是中国历史上承传下来的文化。
比如说,像《百家姓》、《三字经》和《弟子规》等这些经典著作,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去进行阅读,或者一周抽出几节课组织他们学习,然后在朗读学习的过程中慢慢的去了解传统文化。其实这些书目中也蕴涵了很多的传统美德,这对于小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也带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和意义。
3.3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来渗透传统文化
中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的五千年历史在日常生活中被人们口头和行为有效传承了下来,而且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发展,我们的地球已经逐渐变成了“地球村,”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在慢慢走出国门,小学的相关教师应该在小学阶段不断的去渗透传统文化,让小学生对这些知识有更加深刻的认知。那么教师就可以结合他们的年龄特点,采用一些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可以借助游戏,也可以通过进行一系列的课外课内活动来不断渗透传统文化。
比如,教师可以在课下组织学生们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要把自己所了解所知道的知识都充分的展现出来,彼此学习和借鉴。可以说一个节日,让学生们说出与其相关的古诗词,李白的《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与我们的传统节日重阳节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就可以再继续引申,给小学生讲解与重阳节有关的知识。
4、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培养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相关的教师队伍理应采取更加合理科学的教学手段来进行日常的德育教育,有效的在潜移默化中去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而学生也应该主动积极的去配合教师所开展的一切工作,共同努力,不断提升学生的德育素质。
参考文献
[1]谌鹞.小学德育管理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分析[J].贵州教育,2020(09):19-20.
[2]刘增彦.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小学生德育发展中的实践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15):238-239.
[3]吴金平.中华传统文化与藏区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合[J].课程教育研究,2020(1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