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超
建湖县城南实验初中教育集团城南校区 江苏盐城 224700
摘要:在我国快速发展过程中,我国教育在不断改革完善,“教育为本,德育为先”,这是每一名教师都应该肩负的历史责任。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尤其是在当今的教育形势下,更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因为地理学科在加强学生德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德育渗透
引言
相较于语文、数学、英语,初中地理是一门小学科,部分教师及学生忽视地理知识,致使初中地理教学质量不高,让教师在其中渗透德育,更成为空谈。针对以上情况,初中地理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条件,即以德育为初中地理教学的着力点,采用有趣的地理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德育的熏陶下,全身心地投入地理学习过程中,促进地理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平的双向提升,获得良好的地理教学成果。
1深挖教材内容,丰富学生德育知识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首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并且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的渗透和引导。所以教师必须要设置多元化的教学方案,能够根据学生最近的发展需求进行针对性引导,可以将学生兴趣点与地理教材内容巧妙的进行结合,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跟随教师的引导,进行地理知识探索,提高学生的思考问题能力与分析解题能力。教师也要避免重理论,少实践的教学引导,使学生能够在实践学习的过程当中更好的把握德育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且根据学生的反馈状况来进行教材内容的拓展和延伸,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掌握能力。
2树立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
第一,树立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以学生为中心是全面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是提高地理德育教育质量乃至于保障地理学科教学有效性的核心关键所在。我们过去的地理教学强调教师中心地位,中规中矩,不仅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还使得说教式教学思想成为一代又一代的“正统”教学思想,其负面效应之大之深不能够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作为地理教师,要从德育教育角度加强思想认识,不能够为了分数、省力而剥夺学生更好发展的借口,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要为了学生的一切提高责任意识,唤起崇高的职业理想,把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充分展示在三尺讲台上。第二,尊重学生学习体验。尊重学生体验是新课标改革的基本教学理念,是开展“生活教育”、“情感教育”等的基本遵循,是地理教师灵活多样教学实践的基本原则之一。
地理是社会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每个学生个体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要把贴近生活实际的地理教学理念充分作用于每个学生,我们不得不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的基本教学实情,因此要注重个性教育,在布置任务和任务结果上要注重多维性,没有最好的答案,只有最好的过程。
3网络教学,了解国情,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具有多种地形地貌和气候等,并具有不同的气候带。为此,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网络方式开展教学,延伸知识的广度,让学生更生动地了解我国地理的整体概况,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例如,在讲授“辽阔的疆域”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网络展示我国不同的地貌,如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以及我国自北向南的各种植被带,了解我国各地区在自然区域分类中存在的特殊地貌,从而让学生更形象地感知我国的地大物博以及物产丰富的特点,让学生心生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4生活切入,了解环境,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地理教师可切入学生熟知的场景开展地理教学,拉近学生和地理知识的心理距离,调动学生的地理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初中地理教师应适时融入社会责任理念,让学生更全面和立体地掌握我国资源与环境的概况,引导学生思考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鼓励他们将这些措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让学生在无形之中增强社会责任感。例如,讲授“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着手,适当提升学生看问题的高度,从而以小见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着眼。第一,巧借生活情境,使学生建立与初中地理知识的连接。教师可以列举生活中汽车单双号限行的生活实例,引导性地询问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你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提出具体可行的方案?”第二,实施引导。教师在生活化教学过程中,应统筹考虑学生的认知及地理知识的难度,从而进行针对性的引导,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第三,展示探究成果。在大部分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询问学生探究成果。学生积极举手说:“我国近几年出现的雾霾严重状况,究其原因是空气中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我们应在熟知背景和原因的条件下,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如减少私家车的使用数量,推行绿色、环保的交通方式,多乘坐公共汽车。”初中地理教师应从生活切入,让学生站在更高的维度思考地理环境问题,并提出对应的措施,进行自我约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初中地理德育教学的质量。
结语
总之,地理教学与德育教育存在密切的联系。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我们应以把握学生情感为中心,以深刻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以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以激情满怀的教学风格感染学生,最终达到地理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程莹莹.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J].教育学,2018(10).
[2]孙芳,殷竹.德育渗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