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德育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4期   作者:高慧萍 姜梅梅 于姗姗
[导读] 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再一次强调,提高国民素质,
        高慧萍  姜梅梅 于姗姗
        山东省青岛市  青岛黄海学院  266427
        摘要: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再一次强调,提高国民素质,提升大学生的德育工作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任务。同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应当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积极展开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既要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也要健全大学生的德育教育,确保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不断优化德育教育的内容,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保障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关键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核心价值观;德育教育
        一、德育教育的内涵和核心
        学校是进行教育的中心,学校的教育中心是育人。而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它的地位和作用与学校贯彻全面教育方针和人才培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德育教育工作历来是教育工作的中心,是党和政府,教育界和人民共同关注的问题。从建国起,我国就十分重视德育教育工作,不论是毛泽东提出的三号号召,还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两手抓方针,都是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德育工作对教育的意义可见一斑。在我国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应当弘扬民族之魂,将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融入到教育中,让学生懂得如何爱国,如何做人,如何维护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如何维护民族的利益和人民的生命安全,如何对国家负责,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实现小康社会等等。
        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行,对于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也日趋重要,在高校的人才培养教育体系中,素质教育和立德教育是大学思政教育最终重要的任务之一,加强德育工作的建设,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不断探索,不断发展,是我们新时代高校教育的任务,也是高校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但是在高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中,我们也认识到自己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现象,比如说对于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相互的融合不够深入,比如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中的受限性等等,这就要求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实施对学生有利的教育,促进学生的成长。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通过我们对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的调研来看,我们发现大学生目前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明显是不利的。
        首先是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不够,致使大学生的心里独立能力不足,具体来说,大学生的心里独立是说,他们要从高中时候的那种学生状态向社会上的成人状态相转换的体现,在高校中,我们看到,各个系的老师都会以学生的学习和技能为主要部分,但是对于学生如何在社会立足,如何在社会发展的问题谈的很少,学生呆在象牙塔里,与社会的沟通不足,势必会造成对是非鉴别能力不足的问题,因此,我们应当对学生进行足够的心理引导,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
        其次,大学生的人际交流的能力也需要我们心理健康教育的帮助。在大学中,会有各种各样的社团,学生需要在社团中跟各种老师和同学进行沟通和交流,在与他人交往的时候,每个人的心理都会产生不同的变化,可是,只有不断的沟通和交流才能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才能帮助他们走上未来社会的交往和交流方式,但是,有一些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不足,自己又希望可以发展自己的交际能力,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帮助他们实现心里的愿望,以防因为不擅长沟通而引发的心理障碍。
        最后,我们也应当重视大学生的未来人生规划。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帮助他们明确未来发展的道路,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定位,走得更高更远。如果大学生在大学中没有得到足够的心理辅导,他们会对自己的未来产生迷茫的情绪,这种迷茫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负面作用,这就要求我们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未来发展的目标,给予他们未来明媚的动力。


        三、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实践
        (一)、开展的德育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如上文所说,在大学的教育中,各个学生的状况不一样,因此,我们在进行德育工作教育的时候,应当结合不同同学的情况,开展具有比较针性的活动,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学生找到人生价值和意义。比如说,我们可以开展一定的主体活动,从活动中发掘学生的问题,由辅导员等工作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走出迷茫中,走出困境,明白德育的内涵,茁长成长为中华民族的接班人。
        (二)、利用现代科技,更便捷的服务于学生
        治水之道在于疏而非堵。当下,绝大多数的到学生都拥有电脑和手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将更便捷的服务提供给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增进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在和同学日常的聊天中,或是他们日常的朋友圈或者动态中,我们就可以掌握他们的情绪问题,及时沟通,及时帮助,另外,我们可以通过自己分享的优秀内容,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举个例子,对于缺乏社会经验的同学,我们可以找一些求职的影片或者文章与他们沟通交流,增强他们的价值意识,另外,德育工作是循序渐进的工作,不是一蹴而成的,因此,我们在进行德育工作教育的时候,要寓理于事,寓理于人,相比于苦口婆心的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才更加的“润物细无声”。
        (三)、丰富德育的方式,增强德育教育的内涵
        对于当下的大学生德育教育,我们常常采用的是大课串讲的方式,这种方式通常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因为对于他们的专业影响不大,所以同学们常常以消极的情绪应对,这种情况的发生,不利于学生对于德育知识的消化,更无法让德育教育发挥它应有的价值。因此,我们应当优化德育教育的内涵,运用更合适的方法进行教育。比如说,德育工作常常是由辅导员完成的,在常见的辅导员工作中,师生的关系并不理想,学生对辅导员有一种天然的抵触心理,因此,如果辅导员能够抛开自己老师的身份,融入到学生的生活里,共情学生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处理不会的事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
        (四)、增加学生的情感参与
        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中,我们应当建设以德育为核心的师资队伍,这种核心内涵,要求老师对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具有高尚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情操,具有完善的人格品质和文化修养。因此,学校可以适当的对教师系统进行德育教育培训,比如说阅读经典著作,感受经典教育理念,关心教师遇到的具体教学问题,帮助老师用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进行分析和解决。当老师的德育素质提到提高,学生在学习和日常中是一定可以感受到的,不论是从课堂的渗透,还是从日常的交流,我们都可以通过自身的感染力调动学生的参与和感受,通过自己体悟,对于德育内涵的理解才能更加深刻。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改革深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日趋重要,对于如何帮助学生追求自然的美好品行,形成善良的人格,心中怀有道德理想,最终构建和谐的社会和人际关系是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在教育教学中,老师应当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多角度多方向的进行探索,积极有效的指导,运用合理的途径和方法,能够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更好发展,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一条明媚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马全芝.成都市建筑职业中专校校园心理剧的实践探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34):41-45.
[2]张珊珊. 心理咨询技能在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中的应用[J]. 淮海工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 8) : 124 - 126.
        [3]邓选梅.高等院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校园心理,2013(2).
[4]中国德育教育网,http://www.chinadyjy.cn/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