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活动化的实践探索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4期   作者:池燕
[导读] 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不断的推动下,使得小学德育教育在开展的过程中也
        池燕
        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钱排镇竹垌小学 广东 信宜  525342
        摘要: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不断的推动下,使得小学德育教育在开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全新的形式和内容,应该不断加强德育活动化的建设,这样才可以避免传统教育中的生硬说教,使得学生在接受教育和引导的过程中更加轻松和自然。所以,在当前,就应该对德育活动化加强实践和探索,使得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接受教育和引导。
        关键词:小学德育;活动化;实践探索

        前言:在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德育教育的实施是非常关键的,可以实现对学生心理、法律、道德、政治、思想上的教育和引导,在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意义重大。所以,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了保障德育教育得到顺利的实施和开展,学校和教师则可以选择德育活动化这样的方式,使得学生的德育体验得到增强,带给学生更多的感染和启示。
一、小学德育教育现状分析
        虽然在素质教育的实际开展中,教育已经得到一定的改善[1]。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情况上看,小学德育教育在实际的开展中依旧存在问题和不足,是学校和教师在后续德育活动化中应该积极改善的。首先,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学校和教师依旧对德育教育的实施和开展缺乏重视,很难使得德育的育人性得到展现。其次,在德育教育的开展中,教师过于看重教育中的理论说教,在德育形式和方法上也是比较单一和陈旧的。这样就导致德育课程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形同虚设,很难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帮助的作用。最后,在德育教育实际开展的过程中依旧是“以师为本”,很难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展现,使得学生遭到忽视,很难达到预期的教育成效。
二、小学德育活动化的内涵
        在小学教育实际开展的过程中,所谓的德育活动化一般情况下就是指,教师在充分开发好教育资源后,实现德育资源和教育内容的有效整合,指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体验、感知和提高,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建设,促使学生三观和道德品质的构建。在德育活动化开展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做好充分的活动准备,应该在活动开展之前就对德育内容加以充分的研究,并需要对学校资源、家庭资源、自然资源、社区资源充分开发等。这样才可以使得学生在德育活动中不断深化自己的情感体验,使得德育教育最终的实施效果得到不断的深化和提升。
三、小学德育活动化的实践路径探索
(一)让德育活动化在“思想转变”中实践
        在教育的开展中,为了保障德育活动化得到顺利的实施,教师首先就应该追求自身教育观念和思想的积极转变,应该对德育教育的开展引起关注和重视,并且能够加强对德育内容深度的分析和研究,对活动化及生活化等因素充分挖掘,这样就可以在思想转变中落实德育,能够为后续德育活动的开展指明正确的实施方向。例如,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将“现实”作为立足点,对教育资源充分开发,应该将学生实际生活当中的每个小细节都体现德育。

另外,在面对学生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兼顾到学生的实际需求,对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凸显,推动学生的发展,使得德育活动化的价值得到不断的展现。
(二)让德育活动化在“班队活动”中实践
        通过班队活动的有效开展,可以使得学生在活动中不断的深化自己的体会,并可以使得学生的动手探究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得到锻炼,使得学生在方方面面受益。所以,在德育活动化实现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将“班队活动”作为载体,使得最佳的活动开展效果得到实现。例如1.可以将报刊中的内容作为参考,引导学生搜集最近的社会热点,在信息收集后对活动的名称进行设计。2.引导学生对活动方案进行制定,应该保障活动内容的丰富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进展情况,为学生提供指导。3.在活动结束后,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收获,加强反思,让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感得到深化。
(三)让德育活动化在“红领巾活动”中实践
        在学校的教育系统中,也可以借助“红领巾”活动的开展使得德育活动得到更好的实践[2]。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在活动中生成爱心,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非常有益的。例如,利用节假日时间,队员可以在村、镇开展调查。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可以将小队作为主要的形式,使得活动在实际的开展中更加多姿多彩。可以将“献爱心”、“手拉手”活动作为主要形式,使得学生在活动的参与中受到相应的熏陶、诱导、启发和点拨等,使得育人目标得到实现。
(四)让德育活动化在“三方合力”中实践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教师也可以在社会、家庭、学校的三方合力下使得德育活动化得到实现,使得德育活动化的价值和意义得到不断的体现[3]。例如1.在家庭方面,可以对“大手拉小手”的活动进行展开,将提升家庭人员道德和思想素质作为目标等。比如可以借助各个节日实施德育活动。如在丽人节,可以让孩子给妈妈制作一份小礼物,对妈妈、奶奶、姥姥说一句“辛苦了!”在父亲节可以让孩子为爸爸洗脚并说出感动的话。这样都可以在无形中达到德育教育的效果,使得亲子关系得到增进。2.学校中则可以通过各式各样的活动实现德育渗透,并可以为家长家庭的德育建设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使得家校联动得到实现。3.在社区中则可以定期举行一些教育和文娱活动,家长和孩子在其中也可以积极参与,感受传统文化,受到来自于德育的感染和熏陶。使得学生的道德水平和三观得到构建,使得德育活动化得到有效的落实。
结论:总之,在面对小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积极追求德育活动化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将德育的思想和理念融入到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去,使得德育在开展的过程中更加自然和顺畅,达到预期当中的德育水平和效果。所以,教师在教学的开展中就可以从“思想转变”、“班队活动”、“红领巾活动”、“三方合力”当中使得德育得到实践,达到理想中最佳的德育教育成效。

参考文献:
[1]杨文贞.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学周刊,2020(24):80-81.
[2]凌泽奎.小学“诚信教育”德育模式探索[J].贵州教育,2020(14):6-8.
[3]丁凤良.浸润“中国心”  培育“文化根”——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第一小学“若水德育”实践研究[J].中国教师,2020(07):103-1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