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贤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沙湾镇混子小学 563115
摘要:纵观长期以来的小学数学教学,我们可以发现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些弊端已经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教师需要不断优化和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从学科特点来看,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同时,在新课程标准的设计理念中,更加强调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在此背景下,生活体验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逐渐凸显。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体验式教学
引言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管是从年龄上看,还是从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来看,都不同于其他阶段的学生。小学生在课堂上常常表现出贪玩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的问题,这就是由此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决定的。此时,教师的正确引导显得极为重要,教师上课的教学方式也会影响学生的表现。教师运用生活情境进行教学,就能很好地化解这一问题。
一、创设体验情境,激发体验意愿
正如前文所述,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缺乏学习动机是一个十分明显的弊端。大量的教学实践研究证明,学习态度会在极大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影响。所以在生活体验式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体验意愿。为此,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借助教学情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容易被新鲜有趣的事物吸引,所以情境化的教学内容有利于促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也只有这样,才能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圆的认识》为例,在此前平面图形的学习以及日常生活当中,学生已经对圆形的相关知识有了初步的认知。为了激发学生更加积极地探索圆形的特征,我在教学中首先结合现实生活进行了教学情境的创设。我问学生:“同学们,现在日常生活中的交通工具越来越丰富,自行车、汽车、火车等等,这些都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那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交通工具存在一些共同的特点呢?”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马上有学生回答:“这些交通工具的轮子都是圆形的”。我说:“不错,大家觉得为什么交通工具的轮子要设计成圆形呢?如果换成其他形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然后,我借助多媒体的动画功能,给学生演示了不同形状在转动过程中的特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发现如果轮子换成其他形状,那么在运行过程中就会出现上下颠簸的情况,只有圆形才能平稳地运行。对于这一现象,学生都十分好奇。于是,我顺势引出了这节课的教学主题。最终,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引发了学生对圆形知识的回忆,而且激发了学生深入探究新知识的意愿。由此可见,在生活体验式教学中,利用恰当的方式创设教学情境是十分必要的。
二、注重为学生开展实践教学
教师应注重为学生开展实践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教师应该在教学工作中优化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手段,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授课。所以,在大部分教师都意识到采用生活情境教学法这一背景下,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安排实践活动。因为数学学科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实践性,教师应在后续的教学工作中合理地开展实践活动来加强学生对各种数学知识的应用,提升学生的实践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将在课堂上掌握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目的。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对学生加强引导和帮助,让学生具备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生活和学习中要善于观察各种和数学知识相关的问题,并尝试利用自身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进行解答。例如,在为学生讲解多边形面积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导入环节中对学生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如“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多边形面积,那么你们可以回忆一下在自己生活中或者教室里有哪些物体是多边形?”然后再让学生进行相互研究讨论,当学生讨论结束后再升华教学主题,让学生对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再进行探究。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亲自测量来了解多边形面积计算的过程和方法,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三、教学中使用生活化的语言
由于数学本身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不容易理解。再加上小学阶段的学生一般年纪尚小,他们的认知水平以及理解能力都比较低下。在这样的情形下,教师如果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而且会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严重挫伤,甚至逐渐对数学学习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生活情境时可以尝试使用生活化的语言,将一些专业的、难理解的名词简化,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去进行教学,将深奥抽象的数学知识有效地化解。比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学习中,对于“顶点”“棱”等不好理解的名词,教师也可以用通俗的生活化语言来形容,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如果学生还不能很地好理解,可以让学生从家中带来一些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物品,比如魔方、药盒等,在课堂上观察和测量这些实际的物体,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名词概念以及定理公式,加深对其的记忆。生活化的语言能够大大拉近学生与课堂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能更好地投入到数学课堂中来。
结束语
将生活体验式教学策略合理融入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是一种十分契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学活动组织策略。为此,教师应该充分重视这种教学策略的重要意义,同时更加熟练地掌握具体的教学手段。唯有如此,才能使这一教学策略的应用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马林.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学周刊,2019(34):75.
[2]黄杰.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探究[C].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新教育时代教育学术成果汇编.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2019:80.
[3]许丽冰.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现状调查与策略研究[J].教育观察,2019,8(2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