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阅明
广西贵港市桂平市社步镇中心小学 537209
摘要: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现代化教学,需要具有深刻的启发性、探究性、参与性和讨论性,并鼓励广大人民教师进行发展性评价,在探索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性教学模式的同时,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下面本文将对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深度融合案例进行解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案例解析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深度融合之长方形周长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相融合的方式有很多,但大多只表现在形式上。所谓深度融合,我们可以理解成,通过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帮助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包括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其关键点在于对学习重点和难点的把握。关于长方形周长的教学,我们将会用到Scratch图形化编程软件,绘图过程是一只小猫在一个横轴为x、纵轴为y的坐标系原点,从(0,0)位置开始,根据图形化模块指令控制,在平面坐标系中移动,从而在它走路的路径上绘制图形。
下载好Scratch软件后,双击打开桌面上的Scratch图标(软件版本:Scratch2.0,如图一);点击事件,添加当按下空格键命令(如图二);点击画笔,添加落笔命令(如图三);点击运动,添加如图四红色框中的命令;按下空格键,小猫开始运动,因为添加了落笔命令,所以会记录下小猫的运动轨迹,因此画出了一个长方形(如图五)。
.png)
需要注意的是图四中的移动步数和面向方向,根据长方形的性质我们知道,长方形对边相等,邻边不相等,因此在操作时,我们需要对步数进行调整;并且,长方形邻边所成的角度为90°,所以我们在调整角度时,全部应该是90°。但图四的面向方向却是90°、180°、-90°和0°,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我们所选择的面向方向是以小猫的行走方向为基准的,图中的小猫是水平向右走的,与y轴成90°,所以我们在选择面向方向时应该选90°;当它行走100步后应该向右转90°(从我们的视角看是向下),再走50步,此时它与 y轴成180°(规定顺时针为正,逆时针为负),所以面向方向选择180°;再次向右转90°后行走100步,由于此时是向x轴负方向走,所以面向角度是-90°;再次向右转90°后走50步便回到起点,由于此时是y轴正方向,所以面向角度是0°。这样,一个长为100,宽为50的长方形就被绘制出来了,它的周长为300,也就是小猫所走的全部路程。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深度融合之长方形面积教学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个概念----单位面积。所谓的单位面积就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1后面单位可以是厘米、米,也可以是千米,由于我们在画图时,是按照小猫走路的步数来计算长度的,所以我们可以将1步视为单位面积的边长。
在本次教学中,我们以长方形周长教学中的图形(图五)为基础,用填补单位面积正方形个数的方式来向学生展示长方形面积计算的过程。有关小猫行走和转向的流程图在这里就不做详细说明了,与周长教学基本相似,除了需要改动步数外。为了不让小猫阻挡住我们的视线,可以点击图五中小猫头上的“i”,然后将显示框中的“√”去掉(如图六),这样小猫就会被隐藏起来了。
由于长方形的长是100步,所以小猫在x轴正向(或逆向)的移动过程中会走出100个单位面积的小正方形;又由于长方形的宽是50步,所以小猫要来回走50次(此时要求把小猫画一个单位面积正方形的过程看成是一个整体,这样就相当于是一个点在水平方向来回移动50次),当全部完成后,我们数一下共有多少个单位面积的正方形,就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了(如果觉得单位面积正方形的数量太多,可以适当减少长方形的长度和宽度)。在绘制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Scratch的循环命令来减少操作流程,使教学更有效率,具体方法就是在一个完整单位面积正方形的命令外侧套入一个循环命令框(如图七),然后在重复执行次数中输入100;接下来重新编写一个x轴负向的命令,同时套上一个循环命令框,重复次数同样是100;最后在上面的两组小循环外侧套入一个大循环,重复次数输入25。这样小猫就会自动执行命令,直到填满整个长方形了。
.png)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深度融合之长方体体积教学
在长方体体积教学中,我们会先引导学生去计算长方体每行、每列所包含的体积单位的个数,所谓体积单位就是边长为1cm的正方体,然后将长方体每行所对应的体积单位个数,每列所对应的体积单位个数,以及层数所对应的体积单位个数的乘积就是长方体里边所包含的体积单位的个数,也就是长方体的体积。换句话说,由于长方体每行所对应的体积单位个数与长方体长的数据相同,长方体每列所对应的体积单位个数与长方体宽的数据相同,长方体层数所对应的体积单位个数与长方体的高的数据也相同,所以将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便可写成:长 × 宽 × 高。
由于之前有了Scratch绘制基础,所以在教学长方体体积时就会容易很多,但要注意,长方体体图形共有上下前后左右6个面,在绘制不同“面”时需要调整角度。如下图:
在绘制上一排长方体时,我们需要设置如下命令:
面向90°,移动1步;
面向180°,移动1步;
面向-90°,移动1步;
面向0°,移动1步;
面向45°,移动1步;
面向90°,移动1步;
面向-45°,移动1步;
这样一个体积单位就绘制完了,现在我们在整套命令外套上一个循环,并设定重复次数为6次,然后在循环外面再加上一组命令:
面向180°,移动1步;
面向45°,移动1步;
面向0°,移动1步;
面向-45°,移动1步;
面向180°,移动2步;
面向45°,移动1步;
面向0°,移动1步;
面向-45°,移动1步;
这样两排长方体的右侧面就绘制完成了。现在我们来绘制下面这排长方体的“正面”:
面向-90°,移动1步;
面向180°,移动1步;
面向90°,移动1步;
面向0°,移动1步;
面向-90°,移动2步;
面向180°,移动1步;
面向90°,移动1步;
面向0°,移动1步;
从“面向-90°,移动2步”这条命令开始到“面向0°,移动1步”我们可以加上一个循环,并设置循环次数为5次,这样整个图形就绘制好了。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教学一体机或电子白板给每一个长方体上颜色,这样在解释长方体体积计算时会更加直观,也有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需要指出的是,Scratch绘制图形的整个过程要求老师去完成,尽量不要让学生去操作,以免偏离教学主题。
结束语: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的深度融合,更多是体现在对信息化设备的操作上和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上。这首先要求老师对信息技术有足够广且深的认识,掌握灵活的操作技巧,用简单有效、恰当合理的方式融合进具体课堂教学中,带给学生新鲜感的同时,实现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何敏. 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C].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一).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115-117.
[2]张祺.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融合的教学应用研究[D].渤海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