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艳
明光市第二中学,安徽 明光 239400
摘要:本文围绕初中物理教学展开探究,就激励策略在此方面的实践与探索展开。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其具备强烈的好胜心,通过适度激励能够有效调动其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高效课堂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文章从目标激励、过程激励以及评价激励等三个方面阐述具体的激励策略与方法,用以激励学生,构建高效初中物理课堂。
关键词:激励策略;初中物理;物理教学;实践探索
引言:
众所周知,物理学科在整个初中教学体系中难度较大,是教师和学生较为头疼的学科,教师头疼学生学习低效低能,学生头疼学科难懂难学,这也就造成学生逐渐对此学科产生一定的畏惧与厌恶。而这一阶段的学生的好胜心是比较强的,通过适度的激励能够助推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索,从难懂难学变成好学好问,本文就激励策略在此方面的应用展开。
一、目标激励
(一)内容
这一激励策略就是通过指定目标的设立来调动学生,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需求来确立教学目标,这个目标既能够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又能够增强学生的目标感,增强其课堂参与意识[1]。
(二)具体应用
在应用这一激励策略时应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切实性。教师在目标的确立时要切实,让学生可触及,不能制定一些虚无缥缈的目标,如若目标脱离实际,不仅可能会影响学生的情绪,还会为学生带来巨大的压力,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在制定目标时要基于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并适度增设一些挑战性目标,以进一步激励学生更上一层楼;第二,层次性。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是不可否认的,这也是当下分层教学备受青睐的重要原因之一[2]。对此,教师在目标的制定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层次性、差异性,分层制目标,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激励需求;第三,递进性。通过逐层递进的目标实现对学生更能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教师可将教学目标划分为多个子目标,层层递进,通过完成一个个子目标来实现最终的目标,既能拓宽学生的思维,又能让学生获得足够的成就感,对其物理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二、过程激励
(一)内容
这一激励方式主要是在整个授课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激励,以此来让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递增,在此方面激励时方法不唯一,可以是言语激励、情感激励,亦可以是行为激励、竞赛激励,间接丰富了课堂形式和内容,对学生吸引有更强的效果。
(二)具体应用
此处以竞赛激励为例,在课堂中引入竞争元素,创设一个竞争的环境,以此来激励学生。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其强烈的好胜心为竞赛激励的实施提供了前提,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会产生强烈的表现欲,从而在学生方面更加积极和主动,课堂效率和质量自然会得到巨大的提升。
竞赛内容依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确定,可以是以往课程的回顾,可以是新课程的讲授。总之,要根据具体的授课情况进行确定[3]。在实施竞赛时,可穿插其他教学方式,如,合作学习,在竞赛时,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竞赛,将班级后进生与优等生穿插分组,能够实现“互补、互助”的教学目标,从而实现班级学生的整体进步。当然,还需要合理规划竞赛的实施流程,从备课环节开始,分析教材与授课内容,确定竞赛形式,同时,对竞赛所需资料、设备作以准备,并确定竞赛的相关规则;接着,便是在客厅的具体实施,由教师率先宣布竞赛的相关内容、流程以及注意事项,然后组织学生实施,要求学生依据竞赛的规则进行竞赛,教师在此期间,只需要做好引导与指导即可,确保竞赛井然有序地进行;最后,需要对整个竞赛活动作以全面的总结,指出学生的不足与亮点,进行科学的分析与指导,弥补其不足,从而实现学生学习的进步。
三、评价激励
(一)内容
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评价是十分重要的存在,其既能帮助学生找到不足,又能对其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并且,教师的评价并非课堂的某一环节,其是贯穿于课堂的始末,既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又能起到归纳总结的作用,是课堂激励学生的重要举措之一[4]。
(二)具体应用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先将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前期评价。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学习开始之前,就需要对学生进行适度评价,综合学生以往的学习情况,对其进行略带激励的评价,一方面能够对学生给予肯定,另一方面能够增强其自信心,使其在接下来的学习探索中更积极、更主动;第二,中期评价。在学生学习期间,也就是课堂实施期间,教师亦要进行评价,此处的评价兼具指导与激励的作用,能够为“当局者”提供方向,避免其盲目探索,同时,通过评价还能够激励学生,使其能够持续地投入学习,有效避免学生中期兴趣缺失,中途退出的现象,为其学习的持久性提供一定的保障;第三,后期评价。此处的评价便是学生学习的总结,其要综合前期与中期的评价,给学生一个全面综合性的评价,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一一指出,对其亮点之处也要给予赞扬,进一步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助推其探索物理学科。在整个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言辞表述与行为、神态,要用最真诚的评价,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以激励性的言辞与行为来激励学生,增强其学习自信心。为保证评价实效性,教师在此期间要做到全面、统一,不遗漏学生的亮点与不足,不偏向于某一个或多个学生,给予学生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激励。
四、结束语
物理学科抽象的内容让学生难以接受,而通过激励学生来借助其好胜心克服学生物理学习的心理障碍是极其有效的措施之一。对此,教师要积极探索和实践激励策略,将其合理运用至物理课堂教学。可通过目标激励、过程激励以及评价激励等多种方式进行落实,通过课堂目标的确立,在授课期间实施适度引导与激励,最后作以公正客观的评价总结激励,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在主动探索物理学科,从而克服学生物理学习的种种障碍,构建高效物理课堂。
参考文献:
[1]郭占生. 激励策略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9, 000(006):156.
[2]陆长林.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激励策略[C]// 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三期座谈会资料汇编. 2019.
[3]陈百玉. 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激励性教育的策略探究[J]. 新课程·中旬, 2019(9).
[4]朱新荣.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弱势学生"激励策略[J]. 西藏教育, 2018, 000(006):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