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化学课堂走进“微时代” ——浅谈“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4期   作者: 张海滨
[导读] 近些年来,伴随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已经在教育领域当中得到广泛运
        张海滨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朝邑中学   715102
        摘要:近些年来,伴随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已经在教育领域当中得到广泛运用,微课就是把信息技术当作依托发展起来的新型教学方法。而在化学教学当中对微课进行运用,可以对抽象知识进行直观化、形象化与生动化,帮助高中生对化学知识进行理解。本文旨在对高中阶段化学教学当中微课的具体应用展开探究,希望能够给实际教学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微课;微时代

        前言:在高中阶段,化学知识非常繁琐复杂,其中包含很多实验以及深奥的现象,使得不少高中生在对化学知识进行学习期间遇到困难。这样一来,就使得高中生对化学学科产生抵触心理。而在化学教学当中对微课进行运用,可以有效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对高中生碎片化的时间进行高效运用,促使高中生学习效率不断提升。所以,对高中阶段化学教学当中微课的具体应用展开探究意义重大。
一、在导入环节对微课加以运用
        在课堂教学之中,导入环节属于重要部分,由于导入是否成功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所有教师必须对导入环节进行设计。导入作用体现在激发高中生学习兴趣,集中高中生注意力,对教学目标加以明确以及引导高中生思考四个方面。所以,化学教师需对导入环节加以设计,借助微课教学具有的趣味性以及多设计性这些特征,针对新旧内容的关联点与新知识来设计导入环节,这样可以有效集中高中生注意力。而且,进行导入期间,化学教师可以运用互动教学这种方式,借助问题进行导入,以此来引导高中生带着问题展开思考,提高高中生自主思考这一能力,促使其学习效率不断提升。比如,在讲解金属活泼性以前,化学教师可对金属和酸溶液、氧气这些反应微视频进行播放,之后设计以下问题:各类金属和不同的化学物质进行反应之时,产生的化学现象存在哪些区别?产生此种差别的原因具体是因为什么原因?借助此种问题引发高中共生思考,积极引导高中生带着一些问题学习金属具有的活泼性,有助于高中生进行主动思考,从而提高高中生的学习效率。
二、对化学实验进行直观化
        高中阶段的化学知识涉及到不少实验内容个和结果判断,同时在高考当中占比很大。实验教学具有的根本目的是为培养高中生自主思考以及事件分析这些能力,同时引导高中生运用规范、科学及严谨目光来看待问题。然而,现阶段国内高中时期的化学课程仅包含一点实验内容,因为设施配置存在缺陷,因此无法让所有人直观清晰的感到实验发生的整个过程。比如,化学教师进行实验操作,后排高中生难以看到。但微课能够对这个缺陷进行有效弥补,借多媒体进行投影,能够实现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近距离、全方位以及重复观看。

比如,开展“金属钠的特性”教学期间,化学教师进行演示实验期间,可把教材当中坩埚换成石棉网,这样便于观察。尽管如此,依然有不少高中生并未全程看到相应的燃烧现象,无法对实验内容进行全年记录。然而,借助微课能够对实验缺陷进行有效弥补,慢速播放燃烧过程,直观观看实验过程以及结果。这样不仅能够调动高中生积极性,同时还能提升其学习效率。
三、排除课堂教学障碍
        在化学教学之中对微课加以运用,可以对教学障碍进行有效排除。例如,进行“反应原理”教学期间,其中一个环节就是氧化还原反应。对这一知识进行学习期间,高中生需对氧化还原反应具有的本质进行了解,除了对反应原理加以了解之外,同时对有关概念进行了解,对氧化还原性的枪托对比与方程式配平,全都能够在网上找到对应微课内容。这样一来,高中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促使其对所学知识进行掌握[1]。
四、对化学实践进行生活化
        尽管多数高中生都觉得元素知识、化学反应和现实生活存在一定距离,然而实际上化学和现实生活存在紧密关联。现阶段,学生培养早已不能局限于知识引导,教师应当注重素质教育以及实践能力的提升[2-3]。以往教学比较单一以及固定,多数教师在教学期间只是将逻辑知识加以堆叠,并未对化学反应具体发生原因进行系统以及深入讲解,这样导致多数高中生进行学习期间只是进行死记硬背,如果遇到具有较强灵活性的题目,极易出现失误。所以,化学教师可借助微课对化学和现实生活间的联系进行补充说明,如氧化还原为高中化学当中的重点知识,化学教师可在视频当中添加苹果氧化的视频,以此来加深高中生对于氧化概念的认识与理解。
五、对教学方法进行动态化
        在高中阶段,化学知识非常繁琐以及复杂,多数课程之间没有明显联系,所以化学教师在建立知识结构期间较为困难。在微课之中,借助动态化这个优势可以借助音频、视频这种方式突出难点与重点内容,而且内容非常灵活,精悍简明。在高中时期,受到高中生兴趣、学习方式以及理解能力的影响,在对化学知识进行学习期间,体现出明显差异性。为此,化学教师可通过微课具有的动态化这一特征实施教学。比如,在课堂之上添加难以程度的闯关模式,在对初级内容加以掌握以后在打开相应的中级内容,之后以此类推,这样可以在闯关当中调动高中生的好胜心、积极性与求知欲望,促使所有高中生一同进步。
结论:综上可知,微课是现代科技和教学方式进行结合的一个产物。在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之中对微课加以运用,能够对抽象知识进行生动化以及直观化,对化学实验进行宏观化,以此来帮助高中生对化学知识进行理解。为此,教学期间,化学教师可在导入环节对微课加以运用,对化学实验进行直观化,排除课堂教学障碍,对化学实践进行生活化,同时对教学方法进行动态化,进而促使教学效果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高文科,庞静.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案例设计与应用分析[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8(04):8.
[2]朱瑞瑾.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和思考[J].才智,2017(06):62.
[3]刘岩.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初步探索——以“乙醛”教学的微课应用模型为例[J].化学教育,2015,36(11):22-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