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晓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麻家渡镇九年制学校 湖北 十堰 442217
摘要:初中阶段落实班级管理工作对促进学生素质培育具有积极的影响,关乎学生思想素质的塑造。此时是初中生建立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班主任应加强班级管理工作的落实。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时期,思想和心理尚不成熟,不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的能力,这个时期他们的心灵都是脆弱的。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善于观察学生的心理状态。利用人性化管理,帮助学生释放青春期的压力,对提高班级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 管理工作 困难及对策
前言:随着我国教育机制不断创新和改革,国家非常重视对初中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初中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初中生有着开阔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班主任作为学生的引领者、班级的管理者,应具备优秀的管理能力。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积极的寻找正确的工作的方法和态度,充分发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职能优势,把德育教育融合到班级管理中,这对学生素质培养和学习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一、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遇到的困难
(一)初中生处于青春叛逆时期,自制能力弱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的时期,心理和思想尚在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于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会有极大的阻碍。大多数班主任以一个管理者的姿态面对学生,习惯以说教的方式管理学生,导致其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反而使班级管理工作无法顺利的进行。在小学生的逻辑思维里,往往缺乏对自我认知,对自己的行为把控能力和约束能力弱,现在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很多学生沉迷网络游戏无法自拔,非常不利于其身心健康的成长。
(二)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观念陈旧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升学率作为初中班主任教学任务的重点,班主任常常以自我为主导,只注重学习成绩的好坏,而忽略了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班主任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问题的,当学生犯了错误或者出现矛盾时,班主任则是按照自己的观点对其进行说教,促使学生对老师产生疏远。这样的教育方式导致学生学习心理压力大,从而失去对学习的乐趣,对学生未来的身心发展有着严重的影响。
(三)班级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一个班级中,每个学生的性格和思维方式都是不同的,他们展现出的情感和行为也是不同的。大多数班主任在制定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过于机械化和片面化,导致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发挥不出管理的作用,无法落实到每个学生的问题。例如,选班级干部的时候,班主任在没有听取学生的建议时,通过自身对学生的了解,独自任命班级干部。这使大部分学生产生不公平的心理,导致班级干部无法落实班级管理工作。
(四)缺乏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培养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主要阶段,是培育学生德育教育的基础阶段。初中生在这个阶段的成长容易的受到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侧重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导致无法及时的引导其正确的心理建设。德育教育的培养不仅影响了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导致无法顺利开展班级管理。
二、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对策
(一)培养学生自主管理,帮助学生正确面对青春期心理
现如今在教育部门的新课程改革中,初中班主任要时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立足于素质教育,助力学生健康成长以及品质方面的有效建设。初中生尚在思想发育不成熟时期,很多社会因素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班主任应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将网络有效的运用到学习中,实现在乐趣中学习。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从学生的立场出发,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此阶段,班主任要正常面对初中生的青春逆反心理,加强与学生的平等交流,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尊重,对有效地提高班级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完善自身管理能力,给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
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为学生树立起一个优秀的榜样,做到正确的指引,给学生起带头作用。初中生处于身心成长的发育阶段,班主任的言行时刻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因此这就要求班主任能够积极转变对班级管理的态度。课下多跟学生进行交流,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跟学生交朋友,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多倾听学生提出的意见,多鼓励学生相互学习。通过给学生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建立与学生的互动,为其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1]。班主任通过对自身管理能力的提升,给予学生积极正面的形象,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善于运用多种方式,完善班级管理制度。
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是班主任开展管理工作的关键,班干部在初中班级管理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首先,班主任要通过民主的方式选举班干部,让学生们都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能够让班内学生理解和支持班干部的管理。其次,班主任要严格管理好班干部,对班干部的要求要高于一般学生的要求,班主任要在班内让学生明确一点,如果班干部不认真履行职责,则会受到相应的批评。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在接受管理的过程中实现全面发展。
(四)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加强德育教育
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以德育教育为重,提高小学生的品质道德,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的思想观念[2]。在开展班级管理活动时,不断地加强培养学生品德教育,给学生灌输正确的思想道德,激励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应积极的寻找正确的工作的方法和态度,为提升学生素质教育打基础,有效地提高了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
结论:综上所述,初中阶段是学生养成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特殊时期,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充分发挥其重要职能。同样也要在探索中学习更多有效的管理方法,以人性化管理为基础,落实德育教育的教学工作,启蒙和引领学生全面发展。作为班主任要把班级管理作为工作重心,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合理的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在教学和生活中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对学生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何宇.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6):29.
[2]王元英.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05):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