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波
荆门技师学院,湖北荆门 448000
摘要:本文对典型盘类零件---由多个端面、深孔、薄壁、曲面、外轮廓组合而成的较复杂的盘形零件进行了详细的加工工艺分析,包括图纸分析、确定加工工艺、选用机床型号、选用毛坯大小、确定走刀路线与加工顺序及主要部分程序编制等。
关键词:盘类零件;图纸分析;加工工艺;程序;MASTERCAM
一、盘类零件概述
盘类零件是由多个端面、深孔、螺纹孔、曲面、沟槽、外轮廓组合而成的较复杂的盘形零件。其特点是零件基本形状呈盘形块状,零件表面汇集了多种典型表面。加工时,装夹次数一般较少,但所用刀具一般较多,编制程序较繁琐。加工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图纸分析、确定加工工艺、选用机床型号、选用毛坯大小、确定走刀路线与加工顺序等,其前期的准备工作比较复杂。
二、零件结构工艺分析
1、零件图(如图1)分析。
2、工艺方案编制
三、零件加工
1、毛坯选择
该加工材料45钢,调质硬度在200HRB左右,外形尺寸180mm*180mm*40mm。
2、机床选择
VMC0650h型立式高速加工中心采用高刚性点主轴结构,功率大,转速高;三轴采用大导程精密滚珠丝杠,可实现高速传动;三坐标均采用精密直线导轨副,动静摩擦系数低,动态特性高,可满足高精度模具加工;
3、夹具及基准的选择
毛坯形状比较规则,所以用平口钳装夹。
机械加工中基准的选择,工件的找正和定位对于工件最终加工质量影响很大。毛坯最好选择规范,加工部位对外形没有尺寸和形位公差要求,较为简单。由于是平口钳夹紧,在粗加工外形时,工件容易产生微量移动,为了保证销孔和型面间位置精度,首先进行型面粗精加工,最后精加工销孔。如果不采用这种做法,型面精度可能保证,但销孔配合可能不好,原因是销孔相对于型面位置精度有误差。零件加工过程中,各工序定位基准的选择,首先应根据工件定位时要限制的自由度个数来确定定位基面的个数,然后根据基准选择的规律正确地选择每个定位基面。粗基准应保证各加工表面都有足够的加工余量。精基准的选择应该便于工件的安装和加工,最好选择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为定位基准,即“基准重合”原则,另外尽可能在多数工序中采用此同一组精基准定位,这就是“基准统一”原则。
4、刀具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加工参数,对于金属切屑加工,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该加工材料45钢,调质硬度在200HRB左右,外形尺寸180mm*180mm,平口钳夹紧,刀柄夹紧形式有侧固,弹簧夹头夹柄,分为强力和普通ER刀柄,¢32机夹立铣刀切屑参数推荐如下:端铣刀V=150~200/min,单齿轮进给量0.1~0.15mm/r。¢20机夹端铣刀V=150~200m/min单齿进给量0.10mm/r。,¢12整体合金立铣刀为精加工用刀具,尽量不要用于粗加工。
四、质量误差分析
在数控加工的整个过程中,经常会产生以下几种误差:
(1)近似计算误差:主要产生在加工列表曲线、曲面轮廓时,采用近似计算法所发生的逼近误差。
(2)插补误差:这是由于用直线段或圆弧段逼近零件轮廓曲线所产生的误差。减少插补误差的方法是密化插补点,但这会增加程序段数目,增加计算和编程的工作量。
(3)尺寸圆整误差:这是将计算尺寸换算成机床的脉冲当量时由于圆整化所产生的误差。数控机床能反映出的最小位移量是一个脉冲当量,小于一个脉冲当量的数据只能四舍五入,于是就产生了误差。
(4)操作误差:在加工过程中,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工件的安装引起的误差和寻找工件坐标原点过程中容易引起误差。首先安装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工件面与定位面之间靠不紧,解决办法:在安装过程中四个压板要同时压紧,不能其中某个压紧。先让四个螺栓稍微拧一下但是不要彻底拧紧,并且用尼龙棒或者木棒在工件上轻轻敲打,使工件底面与定位面之间靠实。并且拧紧顺序为对角拧紧。
寻找坐标原点过程中,由于使用的设备的精度不同,会带来不同的误差。解决办法:使用精度高的仪器,如:千分表、寻边器等等。
五、结论
通过对盘类零件的工艺分析,合理制定了其加工工艺过程,选择了合适的加工刀具及切削参数,合理的编制了加工盘类零件的数控程序,经过独立的分析、计算及改善加工过程,避免了可能产生的各种误差,使用数控加工中心加工出的盘类零件,精度较高,尺寸符合图纸要求。即提高了产品的加工质量和效率,又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对我个人的数控技术及独立完成加工的技能有了很大的帮助,并且使我更加喜欢数控技术专业。是我充分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是我的技术有了一次跨越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袭洪浪主编.数控加工工艺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6
[2][3]郑红主编.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