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艳
河北省南运河河务管理处 河北省沧州市 061000
摘要:在我国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水资源分布的不均匀严重阻碍了各种生产生活,农业、工业发展等都深受其影响。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各个地区都加大了在水利工程方面的投入,此类工程项目的开展能够兼顾大坝、水库、桥梁、泄洪区与灌排渠道等功能,降低水旱灾害的威胁,进一步为周边人们的生产生活服务。现阶段,一些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需着力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措施
我国是农业大国,所以水利工程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现如今,我国在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上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其中有建设方面的问题,同时也有管理方面的问题。想要有效改善我国的水利设施建设就必须要针对这两方面的问题进行有效改善,这对于我国的农业发展和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1我国当前形势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要求
1.1与时俱进
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我国建设了很多闻名于世的水利工程,从表面上看中国的水利工程建设似乎趋于完善,但随着新问题的不断出现,建设与管理中仍然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观念陈旧,不能与时俱进是主要问题。中国幅员辽阔,南北方差异巨大,有的地方旱灾严重,连基本的饮水问题都难以得到保障,有的地方却有洪涝灾害。怎样合理配置和利用水资源,使我国人民都能得到基本的水源保障,并在此基础上带动全体人民共同发展是当前水利工程的主要任务。在这种形势下,水利工程就不能只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要提高眼界、与时俱进,实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人居生活环境。
1.2建设完善的监督体系
水利工程建设是一个大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耗资巨大,有时候还牵扯到施工地区的人员安置问题,如三峡工程的建设就造成了不少人举家搬迁,改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如果水利工程建设的结果不尽人意、偷工减料,就会使国家遭受极大的损失,人口的迁移也就失去意义,附近人民的正常生活也难以得到保障。所以,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是必须要建立的,只要监管工作做到位、施工人员认真负责,那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将会变的更加完善。
2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偏低
就当前状况来看,我国很多的水利工作人员年纪比较大,而水利工程的工作内容较为繁杂,例如总体设计、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安全等,在传统水利工程管理中这些一般都是由建筑单位负责的,而且需要管理的内容也比较少,导致工作人员对于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不足,没有根据工程的实际状况对自身的管理水平进行提高,这都是导致水利工作人员在管理水平偏低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水利工作人员多数都只是传递相关信息,少有机会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上级部门也没有针对现状开展相关培训,水利人员没有渠道学习相关技能和知识,也无法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其他工作。
2.2建设过程监管力度不够
对水利工程建设过程的质量监管是建设方参与施工过程、保证建设成果的重要保障,但由于水利工程面广量大,而工作人员相对缺乏,致使水利工程监管难以全面有效的开展。建设方工程监管力量的不足、监管工作的不到位不仅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还会埋下安全隐患,不利于水利工程后续的竣工投产效果。
2.3工程安全意识不充分
安全意识的一定缺失也是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方面临的阻碍之一。由于水利工程体量相对较小,工程施工难度相对较低,施工单位对施工安全存在一定的忽视,施工现场安全问题未能充分考虑。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即便是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也会伴随着一些带有安全隐患的施工工作。水利工程的施工现场往往管理不到位,物料堆放杂乱无章,设备电线未进行架空,施工区域未进行必要的围护警示,这些都会在无形中增加施工安全隐患。
3推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措施
3.1改善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水平
就我国目前的水利工程建设而言,其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所以为了有效避免由于各种问题的出现而导致杂乱无章的现状,相关部门需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制定,从而有效提升管理水平。首先在水利工程的设计,相关部门需要对设计图纸进行严格的监管,需要严格保证设计图纸符合当地的实际状况。然后在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强化施工要求以及施工监督,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需要及时有效的进行解决。并且聘请一些具有专业素养的施工队伍进行水利工程的修建,以及来有效保障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而最后在工程验收环节,有关部门更需要严格把关,在充分提高验收工作人员专业素养的同时也需要充分提高验收人员的职业素养和道德素养,从而以严格的标准进行工程质量的验收,以此来充分确保高质量的工程投入使用。与此同时,在改善管理制度的过程中,不光要对水利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验收进行严格的监管以及制定严格的监管制度,还需要针对项目的审批进行统筹规划。需要以中水利工程建设为首选,在契合当地需求的基础上予以审批和规划,在建设过程中需要避免出现重复建设的现象,需要充分利用各个资源,不得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
3.2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工作中,水管所的能力极为关键,如果水管所的能力较强,就能够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切实履行好自身的管理职责,发挥其专业素质优势。因此,有关企业需在实际的工作中需加强对职工工作能力、工作水平的培养,并结合职工的具体情况,制定更为科学、完善的培训计划。比如,在职工能力的培养方面,可以建立在职培训、脱产学习等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培训来提高职工的专业能力,使得所有的员工都具备基本的水利知识、工程建设与管理能力。为保障职工培训的有效性,相关企业可以定期对职工进行业务培训与技能考核,使得职工能够在自身的岗位上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不断积累工程经验。有关水利部门在实际的工作中可以定期组织专家来开展相应的学术讲座,在此过程中加强专家与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交流,切实解决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各种问题。
3.3加大资金投入
各级政府部门在推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应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确保所有工作人员均能主动参与水利工程建设。同时,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激励机制,吸引社会团体和企业参与水利工程建设,拓展资金来源渠道,为水利工程发展提供可靠支撑。例如,为水利建设贷款提供减免税费的政策,减轻承贷主体的经济负担;地方政府按投资比例给予辖内支持水利建设的金融机构奖励,充分调动金融机构支持水利建设的积极性。另外,为了杜绝挤占挪用水利专项资金现象的发生,工程建设的主管部门应设立专门的财务管理单位,并在重点工程依情况设立监察团队,要求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周期性的资金账目总结,以确保资金使用方向有账可查、有迹可循。
3.4抓好工程质量监管,加快建设进度
质量是项目的生命,对工程的有效应用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标准化程序操作,并要求施工招标和监理相关的单位一定要对此进行有效落实。从计划、设计到施工的各个阶段必须按照既定的质量标准和要求来实施,加快各工程的施工进度,但是在保持速度的同时也要控制好质量。相关部门应当及早制定验收措施,严格控制,如果发现工程存在问题,要及时督促返工。
3.5加强成本控制
成本管理是水利工程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做好成本管理工作才能实现成本的合理把控,实现成本节约,对提供工程效益起着积极作用。因此,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中,应将成本控制作为施工重要工作来进行合理开展,结合水利项目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预估成本定额。同时,相关人员还要对工程项目特点与管理目标做出合理分析,将其作为管理的重要依据,并将建立完善的内控机制来促进成本管理监督工作顺利开展。另外,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对于一些不规范的行为要勇于做出批判,并积极进行整改,避免因人为因素而带来项目成本损失。
4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对保障水利工程建设顺利开展,提高工程效益水平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只有积极开展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真正使水利工程建设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为经济建设做贡献的同时,还能促进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左光耀.政府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风险管理分析[J].农家参谋,2020(17):200.
[2]花建华,花从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风,2020(13):198.
[3]朱建归,汪洋,魏晋繁,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问题及应对措施研究[J].新农业,2020(8):28.
[4]赵会婷.探究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与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9(35):290-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