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鹏 李妍妍
身份证号:41022119890303****
身份证号:41022119910420****
摘要:海绵城市技术是一种在创新理念下产生的绿化新技术,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在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中充分结合海绵城市技术,不仅能够减轻城市积水问题,还能通过实行下沉式绿化工程措施、绿色屋顶应用、建设园林植草沟应用和海绵城市理念中绿化带的应用等方式净化城市空气,进一步加强城市节能环保工作,为全球绿化工作提供有效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海绵城市技术;应用
海绵城市技术作为城市园林绿化的技术手段之一,不仅能有效地控制城市内涝,而且能不同程度地解决城市干旱问题。因此,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根据具体情况和城市发展方向,灵活使用海绵城市技术,真正意义上建立城市,充分发挥城市海绵的作用技术,彻底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以确保城市绿化的有效性。探讨了海绵城市技术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1海绵城市技术的概述
海绵城市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相关的技术手段,使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并充分利用。这种集雨技术在面对环境变化和自然灾害时具有很强的抗逆性。为了满足当前的生态保护原则,从而保证雨水的合理利用,并达到一定程度的保护城市。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城市海绵技术被用于城市建设,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洪涝灾害问题发生在城市的操作,可以有效地收集和利用雨水资源,相对较大的降雨季节,有良好的吸水功能,可以有效地存储起来。通过城市自身的一些设施,可以净化雨水,这些雨水资源在城市运行过程中得到充分利用。基于此,海绵城市既能有效提高城市的抗洪、抗涝能力,又符合现代生态保护理念,值得在我国广泛推广和应用。
2城市园林绿化和海绵城市的关系
生态化城市建设理念的积极落实,对于城市、自然、人之间的协调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工作中,离不开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持。水资源动力是城市生态系统发展的源泉,无论是动物的生长还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均需水循环的积极推动。水资源在土壤之中能够起到渗水的重要功效,继而形成一定的水循环。在城市道路不断规划的情境下,城市土壤逐渐被大面积水泥等覆盖,故而使得水循环受到了抑制,极易出现城市内涝。海绵城市的相关措施有助于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高效落实,可为城市植物生长、市民生活提供充足水分,使得城市绿化更加科学、合理。
3城市园林绿化中海绵城市技术的应用
3.1合理规划园林绿地
在对绿地进行建设时需要具有良好的弹性,绿地应具有吸水、渗水以及蓄水的功能,避免城市出现内涝的情况。在园林绿化绿地建设中,需要对绿地进行层次化建设,主要可分为三个层次:①冠层滞留层次。路边树木、草丛等职务都能够起到一定的蓄水作用,当发生暴雨状况时,可以避免出现水土大量流失的情况,还能减轻城市下水管道的压力;②表土疏渗层次。通过改善园林绿化中绿地的表土层,将表土层更改为更利于植被根系生长、吸收雨水能力更强的土层,可提高海绵城市的建设效果;③根际滞留层次。园林绿化建设中增加植被的覆盖率,利用植被的根系来吸收更多水分,起到吸收雨水、储蓄雨水的作用。
3.2海绵城市中屋顶的绿化设计
第一,植被层的截水设计,该设计要基于植被距离10cm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雨水截留量为3mm;第二,土壤层的截水设计,该设计要基于屋顶土壤基质高、空隙小且植被距离为10cm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雨水截留量为8mm;第三,蓄水层的截水设计,该设计主要针对蓄水层结构,且基于蓄水层为容器的基础上,实现雨水截留量为30mm的设计;第四,蓄水系统的截水设计,该设计原理主要是通构建屋顶排水系统,实现对溢出雨水的收集,并将其存入到蓄水池内,以实现后期备用。
3.3透水路面结构设计的海绵城市设计
在透水路面结构设计中,技术人员应做好透水砖铺装和透水沥青铺装的操作和处理。在设计活动中,在路面不积水的条件下,从源头控制雨水的水量和水质,确保城市园林植物的搭配和生长效果达到最佳状态。在城市园林的规划设计活动中,强调将雨水线性排入下沉式绿化带蓄水池,通过管道输送的方式消除部分超标的雨水径流。在绿化带的功能开发活动中,采用下凹绿化带的设计方法,以种植和贮水箱的形式进行施工。确保园林设计系统具有较强的雨水储存功能,同时也能具有一定的雨水净化功能。在路面结构设计上,采用透水路面结构,保证洪峰天气下海绵城市的道路安全。
3.4下沉式绿地的建设
如今,城市的绿化部分高于路面,以条石作为主要材料将道路与绿化部分分开。但是这种形式是雨水回收,所以想提高城市景观绿化项目,吸水性应积极落实平息绿化,使城市绿化项目可以重用雨水资源的影响,并在某种程度上,满足城市净化水体和节水的功能。就现阶段而言,主要的平息潮湿池塘绿这种方式是两种形式存在,与北方气候条件相比,降雨量很大,经常出现路面水现象,这种方式,防止城市内涝的南方城市在中国具有很高的适用性,同时也可以起到绿化作用。因此,下沉绿地的推广有助于实现南方海绵城市的目的。
3.5园林植草沟
植草沟是在地表沟种植绿色植物的方法,不仅对环境能起到净化作用,还能够充分吸收水分,在降雨量增多时路面积水会流入低处的沟渠中,通过此方法能够有效地处理积水问题,提升城市排水功能,种植绿色植物还具有净化水资源功效。一般情况下,为了缓解降雨量过大造成的积水问题,通常采用建设植草沟和雨中花园等措施进行排水处理工作。但在进行此项措施之前,需要对该城市的排水系统做好全面了考察工作,保障植草沟的规划更加合理,促使排水系统与植草沟建设能够充分融合到一起共同建造绿色城市。
3.6设计生物滞留带
海绵城市技术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可以以生物保留区的建设为出发点进行综合考虑。生物保留区以加强雨水调控功能为核心目标,通过园林植被、雨水土壤净化、径流重建等方式形成相应的控制区。同时,充分发挥隔离区的过滤效果,土壤和植被和其他保留区域,防止雨水流动太快,严重削弱其渗透效果,并大大增强其雨水处理函数通过调整植被和土壤景观项目,从而达到满意的雨水净化效果。雨水经过彻底净化后,可以有效地输送到各个环节,真正满足海绵城市正常运行的要求。
3.7加入园林生态铺装内容
在园林绿化建设工作中,加入园林生态铺装内容,既能够达到园林绿化的目的,还符合海绵城市建设的观念,达到良好的蓄水、渗水功能。在进行园林生态铺装工作时,为了体现园林绿化工作的合理性,需要综合考虑自然铺装、江湖水体以及绿地建设互相的联系,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将园林绿化内容合理的融合在一起。其中园林生态铺装工作在建设前,规划人员需要根据道路情况、河流情况等基本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天津市目前的实际铺装情况,利用人工铺装方式,以种植植被的方式实现园林生态铺装工作内容。
总之,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海绵技术相辅相成,二者不可或缺。科学合理的使用城市海绵技术,能有效的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的质量,促进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创造更加宜居的城市环境。
参考文献:
[1]梁红.城市园林绿化中海绵城市技术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8(08)
[2]王向阳.城市园林绿化中海绵城市技术的应用[J].中国市场.2018(24)
[3]王飞燕.海绵城市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8(06)
[4]谢田富.城市园林绿化中海绵城市技术的应用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