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威
山东省机场管理集团 济南 251400
摘要:在我国进入21世纪的新时期,我国的经济、科技和社会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得益于这一改变,我国建筑行业在这一趋势下也开始寻找发展的契机,在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在追求质量的完美化。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对建筑工程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施工方法已经无法满足于现代建筑工程的施工需求,因此,建筑单位在保留了一部分传统施工技术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创新和改革新的施工方法。在现有的施工技术中,建筑工程遇到最主要的难题是结构裂缝问题,这一问题广泛存在于各大施工单位,但又迟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即给建筑工程埋下了质量的隐患,又给施工单位技术处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解决掉当前各大工程存在的结构裂缝问题,本文简要分析一下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希望能够给施工方提供一定的借鉴,从而更好的促进建筑工程施工环节中对结构裂缝的控制及处理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控制;处理技术
引言
目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水平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有了质的飞跃,越来越多的人们想要改善自己的居住环境,我国的房地产行业也就得到了快速发展,而老百姓对所购买的房屋建筑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得到了保证,人们才会去购买,房屋建筑的结构裂缝问题现阶段也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1防止裂缝出现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材料是在施工现场搅拌和加工的,极易受到其施工工艺、施工作业人员水平和施工现场环境等因素影响,因此在实际施工作业中容易导致裂缝问题的产生,从而给建筑工程的防水抗渗等性能带来直接损失,严重者还可能给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水平带来安全隐患。建筑裂缝一般表现为外纵墙上的斜裂缝以及女儿墙上的竖向裂缝。现阶段,随着对混凝土材料特性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混凝土材料出现裂缝的原因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根据这些原因采取针对性的裂缝防治措施,可以将裂缝问题控制在安全合理的范围之内,从而充分保障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
2建筑工程结构裂缝的危害
2.1材料问题
材料因素导致的混凝土裂缝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原材料问题,二是材料配比问题。其中原材料问题包括水泥、骨料、水配比等,这些是混凝土的组成部分,其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会使混凝土出现裂缝。水泥是混凝土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型号的选择和强度的利用不能满足房屋建筑的需求就会出现裂缝。因此在水泥的选择上,一定要符合国家制定的标准,根据工程的实际用途和工程环境进行选择。混凝土中如果水泥的含量较少,混凝土会出现裂缝,过多则会出现成本问题。细骨料也是混凝土的一大组成部分,对于质量的要求比较严格,但由于细骨料中会存在杂质,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会导致粘度降低,进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配比问题是混凝土性能的关键,对工程质量有着很大影响。常见的因配合比造成的混凝土裂缝主要有水与水泥的配比、沙子与水泥的配比、外加剂的计量等。水与水泥之间的配比不合理,太过会造成混凝土有较强的流动性,凝结成形太慢,整体强度下降,比例过小则会导致混凝土搅拌受阻,从而使混凝土伸缩性变大。沙子与水泥的配比不合理就会造成成本的增加。外加剂的剂量不合理会使混凝土的收缩量增加,进而造成混凝土裂缝。
2.2施工人员的操作因素
施工人员的操作是否得当、正确、合理,也是影响土木建筑工程裂缝是否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而言,若在土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较高,专业能力和水平较强,操作技巧熟练,那么就较小可能出现相关的施工问题,从而有利于保证土木建筑工程的施工工作的质量,提升土木工程建筑的使用质量。相对的,若在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专业能力和水平较差,操作技巧生疏,那么就较大可能出现相关的施工问题,从而不利于保证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工作的质量,进而影响土木工程建筑的使用质量。
2.3温度裂缝
一般情况下,水泥内部的自缩速度会因为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由于物体本身存在热胀冷缩的性质,即使这种热胀冷缩的程度在可控范围内,但是在大体积建筑中,物体的热胀冷缩开始逐渐变得不可控,当外界温度过低时,混凝土内部的水分甚至会冻结起来,而内部机器运动则会使内部环境升温,物体会因为温度升高而膨胀,这一冷一热使内部材料的强度大大降低,从而会导致墙体出现裂缝。再就是房屋内外部的温差,由于房屋内部的大体积混凝土散热比较快,导致内部温度急剧升高,而房屋外部的环境温度比较低,这会使内外部的温差很大,导致建筑结构受力不均匀,一旦这种外作用力大于建筑结构本身的抗力,建构机构就会产生裂缝,并且还会随着温度差现象的持续而不断扩大。因此温度的不均匀性以及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是导致建筑工程结构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
2.4施工技术以及保养工作的不科学性
我们都知道混凝土材料是房屋建筑工程中需要的最基本材料,所有建筑结构几乎都是由混凝土材料构成的,这就说明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对房屋建筑工程的整质量及其科学合理性都是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的,而房屋建筑是否会出现裂缝问题也会受到混凝土的配置比例以及原材料质量等因素的影响,从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环境来看,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工艺仍处于起步阶段,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针对混凝土材料的配比技术仍是相对滞后的,因此,在进行这一工作时还需要借助施工人员的技术经验或是仍采用传统的技术,这是很难保证配比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的,那么结构裂缝在这一情况下就是容易出现。另外,一些施工建设单位为了追求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他们往往会尽可能的降低施工成本,他们并没有配置整体性能更为优异的混凝土材料,混凝土结构可能就不具备最优的承载力,无法与建筑物所需要的承重力相匹配,也可能会导致房屋建筑出现大面积的结构裂缝。房屋建筑项目是一个长时间的工程,即使是前期工作建设完成了,也应定期的对其采取科学的保养和养护措施,只有后期进行了科学的养护,才能更好的保证前期工作的整体效果。最大限度的保证混凝土结构所具备的强度和整体承载力,才能有效避免结构裂缝的出现。
2.5影响建筑结构的整体性能
通过对建筑工程结构施工状况的分析,当出现结构裂缝问题,会严重降低工程结构的稳定性,无法提高混凝土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主要是由于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结构裂缝不仅会降低工程结构的载荷能力,而且也会增加建筑项目的安全隐患,无法满足人们对建筑工程的安全需求。
2.6结构基础不均匀导致的裂缝
若建筑工程在施工时地基出现了不牢靠的问题,会导致上层建筑出现不均匀沉降,随着不均匀沉降范围的增加,混凝土内部抗拉应力低于外界拉应力时,就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较大范围的裂缝,这种情况下,给建筑工程带来的威胁通常情况下是致命的。
2.7塑性沉降引发的裂缝
在现阶段的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混凝土浇筑过程,往往对含水率的把握不够严谨,导致混凝土内部骨料颗粒发生团聚和沉降的情况,水分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出现析出,最终导致浇筑完成的混凝土材料出现塌陷。同时,一些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使用的骨料在沉降过程中受到不利影响,会引发塑性沉降现象,进而引发裂缝的出现。
2.8养护方案不合理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质量及运输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如果缺少专业的材料养护方案,不仅会影响工程质量,也会降低建筑结构的承载能力,增加工程裂缝隐患。而且,在具体的工程养护中,不同阶段的养护方案落实是十分重要的,若在建筑工程中缺少有效的养护管理方案,会降低建筑结构的承载能力,无法满足工程施工的稳步需求。
2.9塑性沉降裂缝
在实际情况下,建筑的钢筋和模板等元素会影响混凝土骨料的沉降,造成塑性沉降裂缝。如果不按常规标准对模板进行绑扎施工,建筑结构中便可能会出现塑性沉积裂缝。塑性沉降裂缝是呈梭形,其中心较宽且两端较窄,经常发生在结构的可变横截面、梁板节点、梁柱节点和板肋节点处,裂缝深度通常达到钢筋的表面。因此,应控制此类裂缝需要控制水灰比、砂率和坍落度不要太大,对于横截面差异较大的组件,必须先浇注较深的部分,静置1-1.5h后,沉降会稳定下来,然后再浇筑顶部。
2.10我国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的主要危害
对于我国的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来说,即使施工建设工作做的再严谨,施工质量控制的再好,裂缝问题也可能是存在的,这与我们目前所应用的建筑技术是有着重要关联的,而一旦建筑结构产生了大面积的裂缝问题,那么就必须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了,这对于建筑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当房屋建筑施工建设完成后,必须对其进行严格验收才能交付使用,如果验收过程中发现了过多或是过大的裂缝,那么这一项目就是不能交付给用户居住的,也无法进行买卖,开发商所能获得的市场效益会受到较大影响;混凝土是房屋建筑工程的最基本原材料,而如果这种原材料的采购质量不过关,或是没有对其进行精确的配比,那么房屋建筑的整体粘度和承载力就都会受到影响,部分墙体就容易出现下沉和裂缝的问题,房屋的施工建设质量也会随之受到影响,当出现这一问题后,施工单位应立即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举例来说,想要买房子的老百姓看到感兴趣的房间有墙体裂缝存在后,他们一定会担心房屋的建设质量,这一现象可能会直接让用户打消买房子的念头,因此,开发商应立即进行处理,这不仅仅是让用户安心,更是对老百姓的人身安全负责,应最大限度的避免裂缝问题的出现。
3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
3.1混凝土搅拌技术
为了使建筑工程的质量更加优质,就必须要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在对混凝土进行配置之前,施工方要明确工程结构的范围,充分明确搅拌时间、骨料投入量以及骨料的投入顺序等,在搅拌时间上也有所考究,应根据地理位置来确定搅拌时间。在搅拌技术上,不可向搅拌桶内投放任何其他材料,以免影响混凝土质量,有效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韧性。
3.2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的处理技术
在我国各类规模的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中,施工单位往往都会面对不同程度的裂缝问题,而怎样妥善的处理好已经出现的结构裂缝就是一项重要内容了。要想处理好这类结构裂缝,就应查找出其出现的本质原因,是因为材料质量的原因还是因为施工工艺的原因,只有找到了原因,才能制定出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其次,为了能够更加明确结构裂缝的具体类型,那么就应找专业的人员对裂缝进行检查,之后再有针对性的修复结构裂缝。针对已经出现的结构裂缝,目前已经有一些取得了良好效果的处理技术,举例来说,如果房屋建筑墙体上出现了一些细长的并且面积不大的裂缝,那么只需要采取最直接的填充的方式来处理裂缝即可,既能够很好的处理裂缝,也能够保证墙体不受到破坏;而如果出现的裂缝面积较大的,充填法是行业中普遍采用的处理技术,其不但能够很好的解决大面积的裂缝问题,也能够很好的提升墙体的粘度和整体承载力。其具体的操作方法为将房屋建筑的墙体表面凿出U形的槽或是V型的槽,填充物通常会选择树脂砂浆材料或是水泥砂浆和沥青材料,充填法对于房屋建筑的结构裂缝是能取得很好的效果的。
3.3设计混凝土结构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工程项目设计环节的审查,可以引导施工人员按照具体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增强各阶段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也可以避免结构裂缝问题的出现。因此,在建筑工程的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应该做到:第一,对于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人员,需要将工程项目的结构平衡作为重点,根据整个建筑项目的需求,细化建筑项目的力学结构,以增强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同时避免工程裂缝问题的出现。第二,在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案审查中,审查人员应该按照项目设计的特点以及建筑工程的受力结构等,对各个工程环节的受力体系进行分析,并通过建筑方案的模拟以及承载力的确定等,增强建筑工程结构的稳定性,以更好的满足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的需求。
3.4适时改变温度条件
第一,在施工时,为了高效使用水泥,使其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要全方位考虑工程具体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制定适合的方案。因水泥具有一定独特的性质,比如:在水化过程中,因热量散失,水泥内部会聚集大量的热量,随之混凝土温度应力也会增加。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水泥便可投入实际应用,用来防止混凝土内部温度上升。第二,加强重视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所需要的温度控制。在注入混凝土时,要时刻关注其温度变化,在实际施工时,要尽可能减少在高温环境中施工的时间,在大面积混凝土浇筑中,如温度条件不足,应及时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降温工作,保证混凝土在浇筑施工中的温度能得到合理控制。
3.5做好预应力结构设计
在设计预应力结构时,需要对建筑物的几何尺寸、预应力钢筋的数量以及预应力结构的抗裂性进行综合分析。通常在设计中使用梁长度的1/15,根据现有的设计和施工技术水平,通常使用1/18~1/20,不仅可以减少钢筋数量,也可以减少建筑物本身的结构重量,但是必须根据相关规范和要求严格控制建筑结构的长度。
如果建筑物的结构超出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限制,则需要在地下设置后浇筑区,并在地面上设置膨胀加强带。通过在上层和下层均匀布置水平钢筋并混合12%的膨胀混凝土,可以将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提高一级。
3.6表面覆盖法处理混凝土裂缝
这种方法在处理混凝土裂缝方面是较为普遍且简单的方法。主要适用于对建筑工程结构影响较小的静止裂缝。通过对混凝土裂缝进行密封的方式,有效组织水汽、二氧化碳等化学物质进入到裂缝中。对于裂缝宽度在0.1mm之下的混凝土,选择使用这种方法不仅可将裂缝有效修补,同时还可以实现对混凝土的较好保护。具体可选择两种方式,其一,乳液法。水是该方法的分散剂,通过将聚合物改性水泥浆等材料在混凝土表明,通过辊涂或者刷涂的方式进行涂抹。该方法的主要优势是成本较低,没有毒副作用,但是材料保管较为困难,在冬天等温度较低的环境下使用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在选择该方法时,应注意该方法的使用条件。其二是溶剂法。选择使用缝涂料,注意区分面层涂料与底层涂料,按照功能不同,先后进行涂抹,可选择辊涂或者刷涂的方式。该方法相对于前者的优势时,耐低温,涂抹后表层也相对光滑美观,但是成本也相对较高,在储藏时必须注意防火。施工技术人员应当结合具体工程实际,因地制宜的选择这种方法。
3.7优化施工工艺
混凝土材料的选定和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是减少建筑结构裂缝的理论基础,施工工艺的优化和施工质量的保证,是减少建筑结构裂缝的关键环节。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中,一定要以混凝土设计要求为基准进行浇筑,尤其要注意浇筑施工顺序的掌控。在大规模复杂工程项目的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中,要充分考量可能对混凝土质量产生影响的潜在因素,从而完善混凝土施工工艺,确保混凝土浇筑作业高质量地完成。同时,施工工艺优化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混凝土浇筑施工人员进行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施工人员自身职业素养,进而使建筑工程质量得到保障,减少建筑结构裂缝的产生。
3.8控制施工流程
对于房屋建筑工程来说,混凝土的浇筑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推移式,一种是分层式,不管采取哪种浇筑方法,都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的时间间隔。间隔的时间越短,混凝土的黏粘性越强,开裂的可能性就越低,如果存在新旧混凝土接缝浇筑的情况,就要进行精细化处理,确保混凝土之间的黏粘性。第二就是在浇筑的过程中,要充分对混凝土进行振捣作业,严格执行混凝土浇筑中振捣方面的要求和规定,确保混凝土分布均匀。第三就是混凝土的铺摊厚度控制,要充分考虑所使用振捣工具的型号和性能,确定合适的铺摊厚度,使混凝土的浇筑作业能够有序、密实。
3.9粘钢板加固技术
粘钢板加固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薄弱部分进行粘钢板的技术加固,从而提高整体的建筑工程结构稳定性,进而保证建筑施工工作的质量。在使用粘钢板加固技术时,需要对粘钢板的建筑工程结构部分进行仔细地清洁,确保该部位的干净和清洁,以免有灰尘误入,影响粘钢板的工作的进行。除此之外,对粘钢板技术中所使用的粘性辅助物品,也要进行仔细的挑选,确保其粘性的强度,保证粘钢板工作质量的安全可靠性。
3.10填充处理技术
填充处理技术针对的是在裂缝出现后所采取的措施,建筑在出现裂缝之后,要运用相应的技术方法来对裂缝进行填充,特别是一些比较大的裂缝,需要有足够的尺度来进行完善和加固。裂缝填充技术属于一种比较简单的施工方法,步骤简便且难度较低,施工效果也比较明显,对于一些裂缝比较小的墙体,可以进行完善填充处理。
3.11施工过程的裂缝控制
在建筑工程结构施工中,工程施工等规范与工程质量的联系较大,所以,为了避免建筑工程裂缝的出现,施工单位应该对各个工序进行控制。首先,在混凝土振捣控制中,应该保证材料振捣密实及均匀,并按照建筑工程的施工标准,进行分层浇筑,有效避免混凝土漏振以及过振问题的出现,提高混凝土施工的稳定性。其次,在混凝土浇筑之前,施工人员应该仔细核查模板支撑系统,根据建筑工程的施工特点,保证模板支护的稳定性,有效避免模板浇筑变形及松动问题的出现。最后,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状况的分析,交将混凝土自由下落的高度控制在2m以内,有效避免混凝土施工中出现离析问题,为建筑工程的稳步施工提供技术支持。
3.12严格控制建筑施工质量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团队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要不断提高技术层次,对于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施工标准执行工作。当建筑施工工作在一些温度较高的环境下时,施工人员应采用分层浇筑施工,且分层浇筑不能大于50cm,利用浇筑面自身的散热功能降低外部环境高温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此外,还可运用物理降温,比如埋设水管,通过这种方式不但保证了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温度,还维持了混凝土结构的湿润度,加强了建筑结构的抗裂能力。在进行混凝土材料的浇筑时,建筑施工人员必须要时刻考虑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位置因素,要充分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不会扰动到钢筋结构,从而有效保证整个建筑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例如,建筑结构大多用混凝土构成,应将建筑结构的梁和楼板的混凝土强度保持一致,最好选用中级。当建筑结构的梁、板混凝土强度低于墙、柱的强度等级时,节点核心区域的混凝土强度要与墙、柱混凝土材料保持一致。当建筑结构的底板混凝土强度低于梁、柱和墙的混凝土等级时,便将节点核心区域的混凝土前度大小来进行必要的调整,从而提高建筑结构的抗开裂能力。
3.13碳纤维粘贴法处理混凝土裂缝
该方法在处理裂缝宽度超过0.5mm的情况下,可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主要选择使用结构胶将碳纤维布粘贴在裂缝上,能够较好提升裂缝整体的承载能力,这种修复材料抗拉强度相对于钢材较高,耐久性较强,通过对裂缝的修补也不会增加混凝土质量,一般情况下不需采用特殊方式进行养护,施工操作较为便捷。但若裂缝宽度相对较大时,应当对裂缝首先采用压浆处理,再将碳纤维布进行粘贴。整体修复成本较高,若修复面积较大,则返修造价提升明显,施工技术人员可根据工程实际科学选择该方法。
3.14注重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养护
混凝土材料的强度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展的,如果对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不重视,也可能出现混凝土强度不足,从而引起裂缝。混凝土在浇筑作业完成后,应当在现场设置醒目的混凝土养护标识,并采取必要的混凝土养护措施。混凝土材料强度的形成同养护过程有密切关系,保温措施的采用和湿气固化对混凝土的养护有着积极作用。在实际养护过程中,一般要注意对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进行监测,从而保证养护过程顺利进行。
3.15采用结构加固法进行修补
当混凝土裂缝影响到建筑结构的性能时,要根据裂缝的具体情况来进行修补以加固建筑,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常用的结构加固方法如下:1)混凝土置换法当混凝土出现断裂时,需要采用新的混凝土材料或者其它优质并能够替换的材料来对断裂处进行置换,以修补好断裂处,从而解决混凝土裂缝的问题。2)仿生白愈合法当混凝土出现裂缝而没有形成断裂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仿生白愈合法来对混凝土建筑裂缝处进行加固处理[4]。该方法主要原理是通过外加剂的使用而使得原混凝土内部能够自动进行愈合而拉拢混凝土断裂的地方。3)电化学防护法电化学防护法是从源头上解决混凝土出现裂缝的问题,利用电化学作用来改变混凝土的环境,而使得外界环境不会过多的干扰到混凝土的特性,从而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该方法被大量运用在混凝土的防护过程中。
3.16严格控制混凝土入模的环境
混凝土入模的环境需要严格控制,要保证好混凝土模具的状况,以免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问题。混凝土模具的良好状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式来保持。首先,要合理的选择模具的存放地,保持模具的整体性和完好性。其次,要保持模具的清洁度和整洁性,从而避免杂物进入其中。最后,保持模具的温度适宜,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添加凝缓剂,从而避免产生温度差,建少裂缝的产生。
3.17嵌缝封堵法处理混凝土裂缝
该种方法需要沿着裂缝的方向进行凿槽,并在槽中加入刚性止水材料或者塑性材料,实现对裂缝的有效封堵。主要选择的材料有丁基橡胶、塑料油膏及聚氯乙烯胶泥。也可选择刚性止水材料,主要是聚合物水泥砂浆进行灌注。该种方法凿槽难度相对较高,对于周边混凝土有一定的伤害,在处理凿槽界面时也相对复杂。
结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行业运行及发展中,为了提高工程结构裂缝的处理效率,施工单位应该根据引发建筑项目裂缝的原因,确定具体的裂缝控制及防治方案,有效避免裂缝出现对建筑工程造成的隐患,全面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而且,在具体的建筑工程裂缝处理中,施工单位应该合理设计混凝土结构,通过材料的选择以及混凝土的科学浇筑等,细化裂缝问题的处理方案,以保证裂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为建筑行业的稳步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欧志坚.浅谈混凝土建筑结构裂缝控制的技术及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6.
[2]张学霖.试论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J].建材发展导向,2017.
[3]杨跃民.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与处理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
[4]卢水良.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防治与控制研究[J].价值工程,2018.
[5]王帅.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管理[J].民营科技,2017.
[6]李想.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J].建材与装饰,2020(5):37-38.
[7]白飞云.对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与处理技术的研究[J].居舍,2019(36):31.
[8]杨跃民.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与处理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5):183.
[9]王苏.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与处理技术研究[J].四川水泥,2019(11):205.
[10]孙启兴.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技术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7(3):44-45.
[1]李梅.关于建筑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控制和预防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15)18-19.
[12]曹陈.土建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0)2101-2101.
[4]王奇,杜岩石.房屋建筑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J].商品与质量,2016,(51):46-47.
[13]夏涛.建筑结构设计出现裂缝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2):24-25.
[14]王翔翔.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裂缝问题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6):222-223.
[15]刘威.建筑结构设计裂缝原因及措施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2014,23(4):159-160.
[16]苑振芳,刘斌.关于砌体结构裂缝控制措施的建议[J].建筑结构,2000(8):11-14+27.
[17]王俊荣.对建筑结构设计裂缝原因及措施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34):1600.
[18]王士军.对建筑结构设计裂缝原因及措施的研究[J].投资与创业,2018(8):203-204.
[3]谢玉见.建筑结构设计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探究[J].建筑·建材·装饰,2019(1):202-203.
[19]莫庆华.对建筑结构设计裂缝原因及措施的探讨[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3(6):223-224.
[20]王渊.探讨建筑结构设计出现裂缝的原因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6(8):97-98.
[21]滕飞.建筑结构设计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探析[J].建材发展导向,2019,17(8):150.
[22]韩斐.建筑结构设计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9):4427.